APP下载

新加坡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何以成功

2013-04-29陈万宁段培华

群众 2013年8期
关键词:新加坡政府海事新加坡

陈万宁 段培华

新加坡上世纪50年代独立以来,坚持一以贯之地实施国际化、外向型发展策略,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机遇,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将一个无工业基础、无资源优势的城市小国打造成为亚洲金融、航运、贸易中心,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形成了化工、电子、海事海洋、生物制药、金融服务等支柱产业。根据莱坊和花旗私人银行于2012年发布的一份财富报告,新加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56532美元,超过挪威、美国和瑞士等国家,位居全球首位。

一、坚持由政府主导的产业转型长期发展战略。50多年来,新加坡产业结构经历了4次转型:以出口贸易转型升级为重点的初级阶段(1959—1967);以产业结构多样化为重点的中期阶段(1967—1979);以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为重点的中后期阶段(1980—1985);以服务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为重点的后期阶段(1986年以来)。在4次转型中,新加坡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坚持国际化、外向型的发展战略,将产业转型作为经济发展中的永恒主题和一项长期性工作、系统化工程来抓,根据产业发展阶段和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有“新加坡规划之父”之称、曾任新加坡总规划师的刘太格讲过:“新加坡转型比较顺利,是因为我们将此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做,我经常跟朋友开玩笑说,新加坡政府没有能力做短期的思维,因为做惯了长期工作。”正是通过政府牵头,做好前瞻性的规划和基础性的支撑,由上到下通过多个政府部门紧密合作来推进产业发展生态系统的形成;企业跟上,从高度依赖跨国企业的应用型创新模式,慢慢培养到以本地企业为重点的创新与应用平衡的产业创新模式,新加坡产业转型的每一个阶段、每一步才会走得很踏实,才会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坚持以自主创新加快形成产业集群。新加坡是一个弹丸小国,地域有限,国力有限,不适合搞大而全的产业。因此,政府把长期产业发展规划集中在一些能够符合自身资源条件的高精尖技术密集领域,以建立自己的核心技术为长期发展方向,以贯穿拿来主义、形成规模、自主创新为发展主线,通过运用跨国企业的技术到自主技术开发的产业创新,形成化工、电子、海事海洋、生物制药、金融服务等产业集群。在构建产业集群过程中,新加坡特别注重抓好自主创新。新加坡海事海洋产业在二、三十年前,主要从事造船、修船业务,通过不断地消化吸收、自主创新,新加坡政府把零散分布的单个企业,整合成一个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将其提升到海洋钻井平台、海事工程服务全球领先的地位。新加坡现在生产世界70%的海洋钻井平台,拥有世界前两大海洋钻井平台制造公司,占有世界修造船业务市场份额的20%,是世界三大石油天然气设备制造和服务中心之一,国际竞争优势十分明显。从2000年到2009年短短十年间,新加坡海事海洋产业雇佣工人从三万多人上升到十万多人,产值从三十多亿美元增长到两百多亿美元,实现了跨越发展。同时,通过海事海洋产业的提升,带来了港口与船运服务的升级,近十年来,新加坡港集装箱运输一直位于全球的第一位;产生了一些新型的产业,比如说海事保险,海事融资,海洋法律、服务、培训等等,形成了以海事海洋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三、坚持制造业、服务业同步增长。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发达国家都在加快向服务经济转型,新加坡也不例外,服务业在新加坡经济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约占GDP的3/4。与欧美经济发达国家不同,新加坡经济发展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特征,就是实现了制造业、服务业的同步增长。新加坡制作业对GDP的直接贡献率为26%左右,雇佣了全国1/3以上的劳动力。1970年新加坡人口200多万,现在500多万,40年间人口增长达到一倍半。随着人口的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人均工资水平的不断上涨,非但没有压抑就业,相反是就业越来越多。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两个启示:一是在实施产业转型的过程中,人口众多或人口增长较快的国家,要坚持制造业、服务业同步发展,不能忽视或放慢制造业的发展;二是当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升到技术密集型产业之后,实际上会产生很多就业机会,并不会压抑就业机会,关键是人才的转型要跟上产业的转型。

四、注重人才培养引进、产学研结合。新加坡政府坚持以完善人才培训体系为产业转型提供人力支撑,紧密结合产业提升,立足高、中、低三个层面培养人才,高级层面提供研究,中间层面提供可以转化为实施的产品,低层层面实施产品规模化生产,不断强化不同类别的人力资本配置。同时,以人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的转型适应产业转型,提高岗位匹配度,提升就业率。坚持眼睛向外,吸引高层次人才。新加坡政府十分注重以科研院所、机构为载体,引进国外高层次人才。为支撑电子产业发展,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把电子工程作为主体学科,一次性从海外招聘了300多个主攻电子业的工程学博士。由此可见新加坡政府引进人才的决心和力度之大。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在新加坡产业发展过程中,参与面最广的就是教育部,从大学研究机构到大学学位设置,到大学和企业的成立,到社会公共研究机构的设立等,都可以看到新加坡教育部的身影,政府部门以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推动大学和企业的全方位结合。

五、注重产业发展软环境建设。李光耀曾表示:“尽管我们缺乏国内市场和天然资源,我们一定要提供条件让投资者成功营业,有利可图”。多年来,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发展软环境建设。努力打造国家诚信品牌。诚信是新加坡的立国之本,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新加坡政府在国际上以高效、廉洁、诚信和法治而著称。努力打造“亲商型”政府。新加坡政府始终坚持从商家的需求出发,从商家的角度看问题。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为商家提供一切便利,为商家精心打造优良、便利的经营和成长环境。在2010年全球竞争力排名中,新加坡位列第一,被世界银行称为是“世界上最容易做生意的地方”。努力打造多元文化环境。上世纪末期,新加坡虽然有“花园城市”的美称,但往往还被人嘲笑为全球最古板、最无趣的城市之一。在过去10年里,新加坡以打造多元文化为核心,加大力度发展文化产业,城市软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各类投资家和人才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Facebook联合创始人萨维林为能成为新加坡永久居民而放弃了美国国籍,澳大利亚矿业巨头丁克勒、美国著名投资家罗杰斯、印度电信业巨头穆迪等都在此安家。新加坡居民中百万富豪的比例比全球其它任何地方都要高。新加坡不仅成为全球成功人士投资兴业的热土,更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责任编辑:汤建奎

猜你喜欢

新加坡政府海事新加坡
维珍老板拒绝新加坡死刑辩论邀请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新加坡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新加坡政府用机器人解决养老问题
酷炫的新加坡航展
新加坡政府招商引资给我国带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