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丹毒病的诊断及防治

2013-04-29张贤英

湖北畜牧兽医 2013年8期
关键词:猪丹毒治疗诊断

张贤英

摘要:对猪丹毒病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诊断方法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猪丹毒、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8-0039-02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对养猪业危害很大。笔者从事畜牧兽医工作十多年,每年都会接触许多猪丹毒病例,通过这些年的实践积累,现将经验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 临床症状

潜伏期短的1 d,长的7 d,死亡率可达80%~90%。

急性型:此型常见,以突然爆发、急性经过和高死亡为特征。病猪精神不振、高烧不退;不食、呕吐;结膜充血;粪便干硬,附有黏液。仔猪后期下痢。耳、颈、背皮肤潮红、发紫。临死前腋下、股内、腹内有不规则鲜红色斑块,指压褪色后而融合一起。一般3~4天内死亡,不死者转为疹块型或慢性型。

哺乳仔猪和刚断乳的小猪发生猪丹毒时,一般突然发病,表现神经症状,抽搐,倒地而死,病程多不超过1 d。

亚急性型(疹块型):病较轻,发病1~2 d在身体不同部位,尤其胸侧、背部、颈部至全身出现界限明显,圆形、四边形,有热感的疹块,俗称“打火印”,指压退色。疹块突出皮肤2~3 mm,大小约一至数厘米,从几个到几十个不等,干枯后形成棕色痂皮。病猪口渴、便秘、呕吐、体温高。疹块发生后,体温开始下降,病势减轻,经数日可自行康复。也有不少病猪在发病过程中,症状恶化而转变为败血型而死。病程约1~2周。

慢性型:由急性型或亚急性型转变而来,也有原发性,常见的有慢性关节炎、慢性心内膜炎和皮肤坏死等几种。

慢性关节炎型主要表现为四肢关节(腕、跗关节较膝、髋关节最为常见)的炎性肿胀,病腿僵硬、疼痛。以后急性症状消失,而以关节变形为主,呈现一肢或两肢的破行或卧地不起。病猪食欲正常,但生长缓慢,体质虚弱,消瘦。病程数周至数月。

慢性心内膜炎型主要表现消瘦,贫血,全身衰弱,喜卧,强使行走,则举止缓慢,全身摇晃。听诊心脏有杂音,心跳加速、亢进,心律不齐,呼吸急促。此种病猪不能治愈,通常由于心脏麻痹突然倒地死亡。溃疡性或菜花样增生性心内膜炎。心律不齐、呼吸困难、贫血。病程数周至数月。

慢性型的猪丹毒有时形成皮肤坏死。常發生于背、肩、耳、蹄和尾等部。局部皮肤肿胀、隆起、坏死、色黑、干硬、似皮革。逐渐与其下层新生组织分离,犹如一层甲壳。坏死区有时范围很大,可以占整个背部皮肤;有时可在部分耳壳、尾巴、末梢、各蹄壳发生坏死。约经2~3个月坏死皮肤脱落,遗留一片无毛、色淡的疤痕而愈。如有继发感染,则病情复杂,病程延长。

2 剖检变化

败血型猪丹毒主要以急性败血症全身变化和体表皮肤出现红斑为特征。脾脏呈樱红色,质地松软,显著肿大,切面外翻,凸凹不平,切面白髓周围有颜色深于红髓的圆形红晕,脾髓暗红易于刮下,脾小梁和滤泡的结构模糊。肾脏体积增大,急性出血性肾小球肾炎,呈弥漫性暗红色,纵切面皮质部有小红点。整个消化道都有十分明显的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变化,胃底及幽门部尤其严重,黏膜发生弥漫性出血和小点出血,表面有多量黏液,全身淋巴结肿大,呈弥漫性紫红色,心脏瓣膜处具有溃疡性和花菜样增生物及四肢关节的慢性炎症。

3 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综合诊断。猪丹毒流行时,多侵害架子猪,母猪、仔猪也会侵害。败血症的病猪体温42 ℃以上,死亡较突然,疹块型的皮肤有典型症状,剖检主要呈急性胃肠炎,尤以胃底部呈弥漫性出血,肾混浊,肿胀,呈暗红色,切面皮质部肾小球肿胀、出血,脾肿大呈樱红色,淋巴结肿大呈紫红色。

(2)病料采集。①急性败血型。采集病猪高热时期的耳静脉血,死亡的病猪可采血液、心、肝、脾、淋巴结等内脏器官。②亚急性皮肤疹块型。采集病猪皮肤疹块、血液、心、肝、脾、淋巴结等。③慢性关节炎型。采集病猪的关节液、心内膜的增生物。

(3)微生物学诊断。①显微镜检查法。病猪高热时,可抽取静脉血制成涂片做镜检。死亡的病猪取新鲜病料(心血、皮肤、肝、脾、骨髓、淋巴结)制成涂片,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猪丹毒杆菌为革兰氏阳性,平直或稍弯曲杆菌大小约(0.2~0.4)μm×(0.5~2.5) μm,较细长单个散在或成对、成丛,不产生芽孢和荚膜,如发现以上杆菌可初步诊断。②分离真培养。猪丹毒杆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在血琼脂或血清脂上生长较佳。在血琼脂或血清脂上培养24~48 h后生成针尖露珠小菌落,菌落呈现光滑、圆形、灰白色透明,有的菌落周围可形成狭窄的绿色溶血环,在普通琼脂上生长较差,营养肉汤培养呈轻度浑浊,有少量灰白色黏稠沉淀,不形成菌膜和菌环,明胶穿刺呈特征性的试管刷状生长,不液化明胶,接触酶阴性。 ③生化特征。葡萄糖(+)、果糖(+)、乳糖(+)、肌醇(-)、水杨素苷(-)、鼠李糖(-)、蔗糖(-)、菊糖(-)、尿素酶(-)、硫化氢(+)、甲基红(-)、氧化酶(-)、液化明胶(-)、运动性(-)、VP(-)。④动物试验。用病料生成1:10悬液,接种小白鼠(皮下0.2 mL),豚鼠(皮下1 mL)。如为猪丹毒杆菌,则小白鼠2~5 d死亡,取其心血、肝、脾等病料进行分离培养、镜检。如病料为猪丹毒,则可以从死亡动物的内脏和心血涂片中检出大量的猪丹毒杆菌,而豚鼠则无反应。⑤血清学试验。在灭菌3%蛋白胨肉汤中,按1:40~80加入猪丹毒高免血清,再加入0.05%叠氮钠及0.0 005%结晶紫,即为猪丹毒诊断液。试验时将诊断液装入小试管,取病猪耳静脉血一滴或死猪组织病料少许接种培养14~24 h,可见试管底出现凝集颗粒或团块者,可判断为阳性,此法是用已知血清诊断未知抗原的简便易行的方法。

4 治疗

(1)母猪、仔猪治疗。猪丹毒杆菌对青霉素非常敏感,急性病例可用速效青霉素治疗。一天2次,连续3 d,或者也可以采用长效青霉素(需注意该剂型的药效持续时间),一次性治疗,覆盖48 h之后也可再来一次。

用药方式采用肌肉注射,每10 kg体重1mL,也可在饲料中添加200 g∕t青霉素V钾,连续10~14 d,这种方式不仅作为预防性用药非常有效,还可以在大范围爆发的情况下作治疗之用。

(2)断奶仔猪、架子猪。该病首选治疗药为青霉素,药效快。如果患畜为急性发病,应采用短效青霉素每日注射两次,持续4 d;如非急性发病,可采用长效青霉素,临床上用药24 h后病畜即可恢复正常。如果病猪数目较多,则有必要对易感染群体进行全群注射治疗,可先采用饮水用药,再继以饲料用药。在饲料中添加青霉素V钾200 g∕t或四环素500 g∕t,青霉素V钾还可以用在疾病即将爆发时作预防性投药。如果肥育猪中有个别病例出现,则应在不同批次之间对圈舍进行清洗消毒。如果生长猪群不断发病,则有必要采取免疫接种,8周龄一次,最好10~12周龄再来一次,一般8周以前不作免疫接种,因为母源搞体会影响接种效果。

5 预防控制措施

(1)预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加强农贸市场检疫、交通检疫和屠宰检疫,搞好预防注射。在猪丹毒常发地区,每年春秋或夏冬定期进行预防注射,使猪群获得免疫力,此法是防治本病最有效的办法。

(2)疫情控制措施。发现病猪立即隔离治疗,丹毒霉素按每千克体重10 000 U静脉注射,每天2次,连续注射3~4 d(同群猪只用中等剂量),直到病猪体温下降至正常,食欲恢复并维持24 h以上,不能过早停药,否则容易复发或转为慢性。若发现有些病猪用青霉素无效时,可改用四环素(每千克体重5 000~20 000 U),静脉注射,同时注意粪便清理及圈舍消毒。

猜你喜欢

猪丹毒治疗诊断
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
浅谈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猪丹毒的诊断和防控措施
高通量血液滤过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浅谈猪喘气病的病因、诊断及防治
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在当代汽车维修中的应用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