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胃肠功能评分在早产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2013-04-29徐业芹周满楚雪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2013年8期
关键词:早产儿护理

徐业芹 周满 楚雪

【摘要】 目的 评价新生儿胃肠功能评分(Scores for Newborn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SNGF)在早产儿喂养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SNGF评分对住院的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进行评估并进行相应的护理,并将不同新生儿胃肠功能评分情况与早产儿胃肠功能紊乱疾病进行比较。结果 SNGF评分<5分早产儿79例,仅予一般观察护理;SNGF评分5-8分14例,患儿按照一级护理干预后,仅1例SNGF评分后来增加;SNGF评分>8分9例,给予新生儿重症监护护理干预后,2例SNGF评分后来增加,予以外科手术治疗,其余SNGF评分均下降,内科保守治疗好转。三类不同SNGF评分早产儿胃肠功能紊乱疾病谱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设计的SNGF能使护理人员客观地对早产儿胃肠功能进行评估,及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防范延误治疗,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 早产儿;胃肠功能评分;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29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357-02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由于胃肠粘膜发育还不成熟及胃肠动力功能低下,容易发生胃肠功能紊乱。临床上极易出现呕吐、腹胀、胃潴留等消化道症状,轻者发生喂养不耐受,重者发生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1]。由于护理人员临床经验存在一些差异,同时这些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相关疾病在早期通常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因而导致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和NEC没有在早期被发现[2]。因而,建立一种简便、实用的评分系统用于早期识别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相关疾病十分必要。

因而,我们在根据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相关疾病如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和NED的症状设计了新生儿胃肠功能评分表(Scores for Newborn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SNGF),于2010年1月——2013年4月对我院我院新生儿科收治了102例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进行SNGF评分并进行相应的护理,现将SNGF评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3年4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了102例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胎龄<37周;出生体重<2500g,但>1500g),其中男53例、女49例。入院时日龄-6h21例,-12h18例,-ld32例,-7d15例,>7d16例。

1.2 新生儿胃肠功能评分表 根据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相关疾病如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和NEC的症状设计了新生儿胃肠功能评分表,确定纳入评分参数的种类和内容,将胃潴留量、胃潴留物性状、腹部情况、肠鸣音情况、呕吐次数、呕吐物性状、大便性状七个方面纳入作为评分的内容,制备新生儿胃肠功能评分表见表1。由专门的护理人员对纳入研究的早产儿按照上面的七个方面进行评价,汇总评分并及时汇报医生,根据评分情况进行相应处理;按<5分、5-8分和>8分进行分类,将不同新生儿胃肠功能评分情况与早产儿胃肠功能紊乱疾病进行比较。引起早产儿胃肠功能紊乱的疾病包括新生儿消化道梗阻、喂养方式不当、咽下综合征、胃食道返流、喂养不耐受、NEC以及神经系统性或感染性疾病性疾病等继发胃肠功能紊乱,见表1。

1.3 不同新生儿胃肠功能评分护理干预 SNGF评分<5分早产儿,仅予以缓慢加奶,一般观察护理;SNGF评分5-8分早产儿,按照喂养不耐受进行护理,按照情况给予减少奶量,微量喂养,非营养性吸吮等一级护理干预;SNGF评分>8分早产儿,应该给予禁食、胃肠减压等重症监护护理干预,同时关注该类患儿控制感染、静脉营养治疗时的相关护理,同时密切观察SNGF评分进展情况,及时汇报医生进行相应处理。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百分比表示资料的构成比,不同新生儿胃肠功能评分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SNGF评分情况及新生儿处理情况 SNGF评分<5分早产儿79例,仅予一般观察护理后,3例SNGF评分后来增加,其余均好转;5-8分14例,患兒按照一级护理干预后,仅1例SNGF评分后来增加,其余SNGF评分均下降;>8分9例,给予新生儿重症监护护理干预后,2例SNGF评分后来增加,予以外科手术治疗,其余SNGF评分均下降,内科保守治疗好转。

2.2 不同SNGF评分引起早产儿胃肠功能紊乱相关疾病情况 三类不同SNGF评分引起早产儿胃肠功能紊乱相关疾病情况见表2。SNGF评分<5分中41例(51.9%)为新生儿咽下综合征,22(27.8%)例为新生儿喂养方式不当,7(8.9%)例为新生儿胃食道返流。SNGF评分5-8分中8(57.1%)例为新生儿喂养不耐受,5(35.7%)例为继发胃肠功能紊乱,1(7.2%)为NEC;NEWS评分>8分中5(55.6%)例为继发胃肠功能紊乱,4(44.4%)为NEC。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发病率在SNGF评分<5与5-8分间存在差异(x2=36.33,P=0.00);NEC发病率在SNGF评分5-8分与>8分间均存在差异(x2=4.48,P=0.03);继发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在SNGF评分>8分与<5分间均有差异(x2=12.89,P=0.00),见表2。

3 讨 论

早产儿胃肠道发育不完善,肠内喂养进展缓慢,使肠内营养缺乏,进一步削弱胃肠结构的完整性和消化功能的成熟,使早产儿易发生喂养不耐受和NEC,严重者发生胃肠穿孔、腹膜炎甚至死亡[3]。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治疗可以减少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但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和NEC早期通常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因而使用规范化、简便、实用的评分系统用于早期识别潜在胃肠功能紊乱十分必要。目前,国内外采用Sharma建立的新生儿肠穿孔危重评分用来识别潜在急危重症患者,但这些患儿病情危重,死亡率较高,需要建立评分系统早期识别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和NEC以免发生新生儿肠穿孔意义更大[4]。

我们根据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相关疾病如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和NEC的症状,设计了新生儿胃肠功能评分表,将胃潴留量、胃潴留物性状、腹部情况、肠鸣音情况、呕吐次数、呕吐物性状、大便性状七个方面纳入作为评分的内容,这些参数简单和容易操作,护理人员也可采用此评分方法,评分后可以早期发现问题,从而能在病情加重前采取措施,并根据评分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以根据病情危重程度针对性的实施护理,提高了整体的医疗护理效果。本研究中三类不同SNGF评分早产儿胃肠功能紊乱疾病谱存在明显差异,随着评分的增加,NEC的发病率也增加,更容易发生肠穿孔,因而,SNGF评分与胃肠功能紊乱病情密切相关。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时,开始喂养后出现呕吐、腹胀、胃潴留、血便等症状体征,SNGF评分很好的反应了这些指标,能早期发现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并及时干预护理,其中SNGF评分中57.1%的发生了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这些患儿按照喂养不耐受进行护理,给予减少奶量,微量喂养,非营养性吸吮等一级护理干预,只有1例SNGF评分增加,其余均好转,病情未再进展。

早产儿NEC起病隐匿,早期腹胀、呕吐、便血等胃肠道症状不典型,临床不易及时诊断,现阶段NEC的诊断主要依据腹平片,但X线检查报告带有主观性,容易误诊[5]。我们通过SNGF评分,不仅观察腹胀、呕吐、便血等参数,还注意胃潴留的量和性状,作为主要的观察指标,结果表明SNGF评分增加,早产儿胃肠功能紊乱加重,其中NEWS评分>8分中44.4%发生NEC,这类患儿给予禁食、胃肠减压等重症监护护理干预,同时注意控制感染、静脉营养治疗时的相关护理,结果仅2例SNGF评分后来增加,予以外科手术治疗,其余均好转,病情未再进展。

本研究针对早产儿消化系统的特点,根据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相关疾病如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和NEC的症状设计了新生儿胃肠功能评分表,对早产儿胃潴留量、胃潴留物性状、腹部情况、肠鸣音情况、呕吐次数、呕吐物性状、大便性状七个方面进行评估,能及时发现异常的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本研究发现该评分标准能佷好的及时早期识别潜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和NEC,真实反映早产儿胃肠功能紊乱的严重程度,也便于护士操作评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參考文献

[1] 程威,吴红敏.早产儿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14):1088-1090.

[2] 余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2例误诊分析[J].海南医学,2010,21(4):128-130.

[3] Wu SF,Caplan M,Lin HC.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old problem with new hope[J].Pediatr Neonatol,2012,53(3):158-163.

[4] 林慧佳,施丽萍,罗芳,等.腹部X线量表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2,14(2):97-100.

[5] 秦嘉丽.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诊断进展[J].重庆医学,2012,41(19):1991-1993.

猜你喜欢

早产儿护理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与养生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高原地区早产儿凝血功能分析与输血浆后疗效观察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预后的影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诊治进展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