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母,知母
2013-04-29许冬林
许冬林
知母,是草,也是药,中药。
所有的中药都具有母性,所有草都是谦卑的。
五月里,我到中国著名的药都、华佗的故里亳州去。在亳州的中药大厅里见到知母,是知母的根,苍老的根,黄棕色。我拈出一根来嚼,微微的草木气和泥土气之后,是微微的甜,和微微的苦。这是年老的知母。
年轻的知母呢?抬头,年轻的知母在高挂的照片里,一丛无邪生长的葱碧知母,叶片纤瘦呈披针形,欢喜披拂于风日里。像一群十七八岁的乡下姑娘,还没有出嫁,还没有经历浆洗缝补的艰辛日子,她们相约着去垄上看花。我想,年轻的妈妈当年一定也是这样,紫衣翠袄,像绿叶丛中亭亭探出的一枝知母的花。
想象秋风浩荡时,百草凋零,在亳州那片古老的土地上,知母们从泥土里起身。药农挖出知母的根,将一节节棕黄附有毛须的新根,在秋阳里翻晒,空气里飘散着隐约的草香,像植物们在抒情。晒三五日太阳之后,知母们拍拍身上的残泥,簇拥着走进了中药房棕黑色的抽屉,去完成自己的使命。《神农本草经》上说知母“味甘,性寒。主治消渴,消除热邪;治疗肢体浮肿,通利水道;补益不足,增添气力”。这就是知母,不论自己是甘是寒,都不忘自己的使命是救病体于水深火热中。这便是一味草药的母性。
闲来乱翻书,才知知母这名字是有来历的。从前有一位采药老太太,无儿女,给穷人治病不收钱。眼看年老,后继无人,于是她想出认子授艺的法子,但一连认了两个儿子,都是势利之徒,识药的本事就没传。后来老太太在乞讨饿晕时被一樵夫所救,并认作母亲,当作亲母一般奉养。老太太临死前央樵夫背她上山,一一指他认药。老太太问樵夫,为什么我会选你传艺?樵夫说,母亲一定是想找一个厚道之人来传,不想居心不良之人识药行医来发财、来坑害百姓。老太太笑着说,你真懂得我的心!于是指着脚边那一丛还没有名字的草药说,就叫它“知母”吧!
想来,懂得心意才最可贵。想起自己的少年,想起在母亲身边的那些旧事,不禁羞惭。那时,家境窘迫,母亲虽爱打扮,却常常衣衫粗陋。有一年冬天,临近过年,我看见母亲站在镜子前,一个人悄悄试穿一件秋香色上衣。我没有看见我的新衣,于是愤怒至极,当着母亲面,抽出剪刀剪碎了那件秋香色上衣……如今,我也做了母亲,也到了母亲当年试新衣的年龄,我也爱美爱置新衣,想起当年的那一剪刀,一定伤得母亲流了许多泪。
其实,女人不是做了母亲就不该爱美爱新衣了。天下所有的母亲,所有的女人,不论多老,在一面明亮的玻璃镜子前,她永远只是一个小小的、小小的女人。小小的女人,想要美丽,想要自己欢喜自己的样子,别人见了也欢喜。
夏天去商场,给婆婆挑衣服。婆婆胖,衣服难找,但我依然挑到一件短袖,白底子上是繁复的蓝色小花,最美的是领口,镶有一圈同色打褶的荷叶边。回家递给婆婆,她喜欢得要命。春天给妈妈淘得一双布质的绣花鞋,看鞋的时候,心情奇怪,觉得仿佛是给自己的女儿买鞋。想象着妈妈穿上它美美的样子,心里一阵甜蜜。
在岁月的路上绕了一圈之后,终于开始懂得母亲的心意。以一个年轻母亲的心抵达当年另一个母亲的心。是啊,知母,知母。照片上,一丛知母青叶婆娑;而我,在一味中药面前,想起往事,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