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文·舒尔霍夫和他的《热—奏鸣曲》
2013-04-29吕宇坤
吕宇坤
【摘 要】埃尔文·舒尔霍夫的萨克斯管爵士奏鸣曲《热奏鸣曲》(Hot-Sonata)是受到当时柏林电台委托作曲,这首奏鸣曲既有古典奏鸣曲曲式和更多的爵士元素的表现,还有坚韧不拔的品质,是德国传统古典音乐和爵士音乐的完美融合。乐曲自始至终流露出德国式夹杂美国爵士风格,特别是娴熟的精湛的作曲技艺和富于魅力的音乐旋律使作品具有丰富的深度和内涵,同时拥有淳朴简洁的音乐线条这个是最难能可贵的。这首作品是作者最成功的作品之一,也是一首为欧洲古典萨克斯献礼的作品,作者对爵士乐的痴迷也造就了这首为古典萨克斯演奏家而作的爵士奏鸣曲。全曲以古典传统风格为基石,是一首4乐章现代派古典音乐爵士风格奏鸣曲。
【关键词】埃尔文·舒尔霍夫;《热-奏鸣曲》
说到《Hot-Sonata》,就必须谈谈有传奇色彩的它的作者,埃尔文·舒尔霍夫(德语:Erwin Schulhoff,1894.6.8-1942.8.18),犹太血统的德裔捷克作曲家,钢琴家。20世纪杰出作曲家,擅长歌剧、管弦乐、室内乐、独奏作品的编写。代表作包括歌剧《火焰》,六部交响曲,两部钢琴协奏曲,两部芭蕾舞曲,以及为弦乐四重奏所写的协奏曲和为管乐队所写的协奏曲。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接受了爵士乐的特点,并添加到自己的风格所作萨克斯管爵士奏鸣曲《Hot-Sonata》等。
舒尔霍夫出生于捷克布拉格一个德国犹太人家庭,后来(1939年)加人苏联国籍,身份比较复杂。因此,笼统称他为欧洲人更合适。舒尔霍夫从小显露音乐才能,7岁那年被德沃夏克(Dvorák,)发现而把他送进了布拉格音乐学院学习钢琴,随后赴维也纳学习,最后在德国莱比锡门德尔松音乐与戏剧学院完成学业,跟随里格(Reger)和德彪西(Debussy)学习作曲。1913年获门德尔松(Mendelssohn)钢琴奖,1918年获门德尔松作曲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十来年间,他居住在德国,和画家格罗茨(Grosz)、克利(Klee),诗人道布勒(Daubler),以及达达主义的艺术家们一道搞新艺术活动。他自己也经常举办音乐会演出新维也纳派、爵士以及他自己创作的新音乐作品。1929年他回到捷克,从事音乐教学、演奏古典音乐与爵士乐和作曲,并在捷克布拉格电台里作艺术节目的制作人。后来他对爵士乐产生了浓厚兴趣,和A.哈巴(A. Haba)一起研究微音程,成为一个出色的即兴演奏家,经常在德国各地进行爵士乐演出。1929年的经济危机与纳粹主义的抬头,舒尔霍夫的生活陷入困难。激发他在政治上倾向共产主义。30年代初他成为共产党员。1938年慕尼黑协定英法出卖捷克斯洛伐克向德国求妥协,他不愿当法西斯统治下的捷克人而加入苏联国籍。随后因谴责苏德公约而被苏联驱逐。返回捷克后即遭纳粹逮捕(其实他的主要“罪行”是:他是一个犹太人),被关押在德国的维尔茨堡(Wülzburg)集中营,1942年8月18日死于集中营,年仅48岁。
舒尔霍夫的早期作品受理查·施特劳斯的影响很大,一战后他受达达主义影响开始创作实验性音乐,如一首名为In futurum的小品,全曲并无一个音符,较凯奇(John Cage)的《4分33秒》领先近十年。不久后他的风格又转向新古典主义,并运用爵士乐。他的晚年作品则更为贴近社会现实。他的作品常常运用强烈的节奏和不协和音层,他也曾写无调性作品,但未采用过勋伯格(Sch?觟nberg)的十二音体系。
关于萨克斯管爵士奏鸣曲《热奏鸣曲》(Hot-Sonata),是受到当时柏林电台委托作曲。那个时间在英语世界“热”已经成为爵士萨克斯的代名词,这首奏鸣曲是彻底的“热”,既有古典奏鸣曲曲式和更多的爵士元素的表现,还有坚韧不拔的品质,是德国传统古典音乐和爵士音乐的完美融合。乐曲自始至终流露出德国式夹杂美国爵士风格,特别是娴熟的精湛的作曲技艺和富于魅力的音乐旋律使作品具有丰富的深度和内涵,同时拥有淳朴简洁的音乐线条这个是最难能可贵的。这首作品是作者最成功的作品之一,也是一首为欧洲古典萨克斯献礼的作品,作者对爵士乐的痴迷也造就了这首为古典萨克斯演奏家而作的爵士奏鸣曲。全曲以古典传统风格为基石,是一首4乐章现代派古典音乐爵士风格奏鸣曲。
第一乐章是一首抒情诗,以叙事诗的形式,具有一种爵士乐的俱乐部的民谣风格。以自然、舒展而中庸的速度开始,首先由钢琴引出4/4拍1小节颇为诙谐的小前奏:
这一重要的诙谐节奏型在第一乐章中贯穿,每一段变奏的衔接,乐思的发展都依靠在这个音型之上。紧接着萨克斯管更加深情直接的把主旋律奉上并将主题重新扩展完善,钢琴的大跳音型和萨克斯管的连续的稍显自由的爵士三连音型,把听众带入艺术家不平静的内心世界,适可而止的萨克斯管上滑音古典而又不失爵士气息。紧接着引入更加激动的片段,萨克斯管和钢琴间不断的对答回应,此时的合作尤为重要,一点点的错位和韵律丢失都将导致毫无色彩,这一主题点燃了些许激情,流畅而有活力:
简短的第二乐章可以简单的概括为有即兴的萨克斯,有纹理的切分音的钢琴部分。随着第二乐章的速度加快,音乐情绪更加的高涨热烈,两种乐器之间的切分音群推动音乐的进行,强弱对比显著,音乐情绪活泼,三连音运用巧妙,既起到和第一乐章微妙的关联,又更加显示快速乐章的连贯的音乐性,最终以突强断音收尾。让人有一种无法停下又戛然而止的意味。
第三乐章是唯一一个蓝调音乐方向的流动,这里的节奏不需要节拍器般的生硬,需要一种默契,这是"Lamentuoso ma molto grottesco."(“悲怨而又奇异怪诞的效果”)。 是一个慢下来的的蓝调片段,爵士萨克斯管部分的感觉和音色。大量运用超大跨度的滑音制造出蓝调的懒惰感,钢琴和萨克斯管之间的配合更靠平时的合作产生的默契,眼神、肢体和心灵的碰撞,而钢琴的有规则的断音演奏此时也需要跟随韵律做一点点的变化。就如开始所说的,“悲怨而又奇异怪诞的效果”:
最后一个乐章是爵士探戈。作曲家以其独有的风韵把音乐一步步向上发展,深情而富有激情的探戈,跌宕起伏,又再次出现了前篇的诙谐豪迈奔放的结构形式,使听众情绪完全调动,整个第四乐章热情洋溢,富有内涵。在急速的旋律中展现萨克斯管演奏者成熟的手上基本功和稳健的气息控制,熟练的切换古典音色和爵士音色的能力。恰到好处的滑音和颤音是关键。这个乐章两次再现第一乐章主题,在快速的乐章中,第二次再现出现在最后的结束段,突然的降速,构成势不可挡的辉煌的音响效果,这是最后一个高潮,是全曲的总结,作曲家通过其精准的音乐语言,使音乐变化细腻之极,音域运用恰到好处。全曲在热烈的主题再现中结束。
这首《热奏鸣曲》于柏林广播电台于1930年首演并获空前成功。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已经成为柏林音乐学院学生的必奏曲目之一,也是现今包括巴黎音乐学院在内的大多数专业音乐院校的标准曲目之一。包括笔者的硕士导师柏林音乐学院奔斯曼教授(Prof. Bensmann),巴黎音乐学院迪朗格教授(Prof. Delangle)等在内的萨克斯管大师们的盛赞。这首作品在学院派萨克斯界是一个伟大的标准曲目,和学院派萨克斯管作品中的克里斯顿No.19(Creston)、海顿奏鸣曲(Heiden)和格拉组诺夫降E大调协奏曲(Glazunov)等等一起并列为学院派必奏曲目之一。
通过之前的一些大致介绍,我们能了解到这是相当具有挑战性的作品,需要比较高的基本功、技术和爵士乐感,当你个人完成了这首作品时,可能建议你不要高兴得太早,随之而来将会出现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就是......它的钢琴部分是如此的困难,很难找到愿意陪你一起创造音乐的钢琴家,因为钢琴家甚至要用比对待自己的独奏曲目更加用心的态度去和你合作,面对大量的二对三、三对四的音符和大量的爵士乐韵律。
所以,如果你已经有了一些整块的时间来磨合并且拥有一位强大的伴奏伙伴,我有理由相信热奏鸣曲将是你们非常棒的作品!当然,这里的钢琴或者不应该叫伴奏,是两人的Solo!
舒尔霍夫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很多作品。早期作品属于后浪漫派风格,受德沃夏克与马勒的影响。20年代末以后,受德彪西、亨德米特、巴托克、及爵士音乐的较大影响,呈现出多元化的创作风格,但巴托克的影响对他尤为明显。30年代以后他的作品具有了极强的政治倾向性,代表作是为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著作《共产党宣言》所作的清唱剧等。他是一位少有的精力充沛的天才,富有超强的创造力,仅从他20年代创作的一些优秀作品,就足以证明他可以成为世界一流的作曲大师。但他特殊的年代、处境与经历,却使他在寻找真正自己的独特艺术个性井充分发散自己的才华之前便过世了,令人惋惜。但他始终紧随时代潮流,作品才华横溢,精美的技巧表现和极富时代气息的创作灵感,是一份特殊而宝贵的遗产,值得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