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长》教学中“咬文嚼字”的魅力
2013-04-29张梦姣陆其中
张梦姣 陆其中
“咬文嚼字”是语文教学中开掘文本和利用文本的一种基本策略,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咬嚼、品析文本,获得理解,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从张富军老师执教《船长》一课的案例,可以看到其魅力。
【教学案例】
师:(大声)海水猛烈地——
生:(齐)涌进船舱。
师:同学们,为什么不是“流”呀?
生:因为,那个“玛丽”号巨轮是全速前进撞过来,肯定口子很大,如果是流的话,说明水流不急,用“涌”字说明水一下子都冲进了船里。
师:体会真切,他告诉我们,这个字让我们感受到水流的速度——
生:(齐)快。
师:水量非常——
生:(齐)大。
师:文中有一词“不可开交”,谁能用朗读读出“乱”的感觉吗?
生:(读)整个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师:稍微读得有点味道了。同学们,要注意,这时候疯的可不是一个、两个人呀,而是——
生:整个人群。(齐读)
师:我们一起读,读出“乱”字。
师:然而,——(出示: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斗殴。)与“不可开交”鲜明对比的是——
生:救援工作井然有序。
师:什么是“井然有序”?
生:“井然有序”的意思就是救援工作进行得非常有秩序,一点都不乱。
师:同学们,从“乱得不可开交”到“井然有序”,这是根本性的转变。怎么会发生这样的改变呢?船长是关键。从船长这个威严的声音当中了解到了哪些情况?
生:人们大概了解到,炉子被海水淹了,灭了,机器已经停了。
生:还了解了,这个船还能坚持20分钟。
师:这20分钟非常重要。哪个词告诉了我们?
生:我觉得应该是“坚持”这个词语。
师:坚持20分钟。这20分钟确实很重要,因为哈尔威船长说——
生:够了。
师:够了,每个人都听到哈尔威船长能用20分钟,拯救他们的——
生:性命。
师:这20分钟给了人们——
生:希望。
师:谁来像哈尔威船长一样,用最简短的一句话——
生:(大声地)够了。
师:是的,够了,这20分钟足以给每个船员生的希望。
【评析一】
张老师执教的《船长》一课,是那样灵动,尤其是抓住“词句”进行品味咀嚼,是那样自然、轻盈。
1. 抓住“涌”字,“四两拨千斤”。大部分教师会引导学生抓住“猛烈”一词进行突破,让学生体会到船受损严重,船上所有人面临的危险。可是,张老师却“引”学生抓住了容易被忽略的“涌”字,并采用了比较法巧妙地与“流”相比较,但又丝毫不露痕迹地用“为什么不是‘流呀”进行反问,进而用“水流的速度——”“水量非常——”进行指向明确的引领。一个“引”,一个“比较”,一个“反问”,两个“指引”,环环紧扣,如行云流水,把学生带进了文本所创设的“遇险”情境,为后文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 抓住“不可开交”,演绎“梅花三弄”。让学生通過朗读进行体会。尤其是朗读指导,更是妙不可言:“谁能用朗读读出乱的感觉吗?”“你还有一些理智。”“疯的可不是一个、两个人呀,而是——”这样精妙的点评,每一处都抓到了学生的心痒处,闪烁着智慧的火花。一个“不可开交”的挖掘,使学生也仿佛就在即将沉没的“诺曼底”号上!
3. 从“井然有序”处“峰回路转”。正当学生沉浸在“不可开交”的情境中,张老师却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然
而,——(出示: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斗殴。)与‘不可开交鲜明对比的是——”“什么是井然有序?”在这里,张老师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通过“从不可开交到井然有序”的“根本性的转变”,引领学生去感悟“船长是怎么指挥的”这一重难点,实在令人啧啧赞叹。
【评析二】
在文章中,往往会出现“中心词”,语文教师也会抓住这个契机进行挖掘,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去理解、感悟。然而在文章中有一些词并不是“中心词”,甚至连“重点词”也算不上,不过这些词却如肉中的“筋”一般,耐人“咀嚼”,耐人寻味。张老师执教的《船长》片段,给我们作了最好的诠释。
首先,设计时抓准了“词筋”。课文中船长与船员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部分,由15个自然段(对话)组成,极为精彩。怎样进行突破呢?通常情况下,都会让学生朗读这段话,然后说说哈尔威船长是个怎样的人,最后再分角色朗读加以体会。这样也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不过所用的时间会较多。张老师却抓住了“够了”一词进行展开,效果极佳,让人大开眼界。
其次,引导学生找到“词筋”。由于“词筋”不一定是中心词、重点词,学生往往忽略,教师就应该精心设计问题。张老师采用了“引”——“从船长这个威严的声音当中了解到了哪些情况?”“追”——“这20分钟非常重要。哪个词告诉了我们?”“转”——“这20分钟确实很重要,因为哈尔威船长说——”。为了让学生找到“够了”这个“词筋”,张老师着实花了一番工夫。
其三,反复咀嚼“词筋”。一是通过词意、内涵咀嚼:“够了!每个人都听到哈尔威船长能用20分钟,拯救他们的——(生:性命)”;“这20分钟给了人们——(生:希望)”;“还有——”哈尔威船长的果断、机智都悟出来了。二是反复朗读咀嚼。有人说“三分文章七分读”,在读中悟、悟中读,把“词筋”嚼烂、嚼透,其滋味也就出来了。
(注:本文为教育部规划课题《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态势下区域推进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FFB108165)
(作者单位:宜兴市和桥第二小学、宜兴市官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