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建交国内舆论变迁

2013-04-29杨玺

西江月·上旬 2013年8期
关键词:中美关系

杨玺

【摘 要】中美建交之前,中美关系是逐步发展变化的,并不是美国开始对中国的态度就是敌对的,中国对美国的态度。这个变化值得探索。在经历了巨大的国际社会实力的变化后,美国国内需要改善对华关系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国内由于受政府态度影响明显,舆论较为单一,但这种单一的舆论反过来也对美国国内呼吁改善关系的舆论产生作用。

【关键词】中美关系;国内舆论;中美接触

20世纪,新中国成立后,国际形势历经变化,中美关系也几经波折,大致说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的对抗、60的僵持时期和70年代的正常化时期。在中美关系渐变的过程中,两国国内舆论对于对方的形象的塑造和对方国家情况的认知也产生了相应变化。本文将探讨中美建交前,双方国内对对方国舆论情况和转变趋势。本文所述“舆论”主要指国会议员的对华言论、国会组织的听证会、国际问题专家和学者的观点、新闻媒体及各种民意调查的相关文章和调查结果等。

一、中美建交前美国对华舆论及其转变

1949年,新中国成立。对于这场巨大变革,美国公众表现出了矛盾的态度。一方面,一些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美国人不在乎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情,既不支持亲美反共的国民党政府,也不愿承认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另一方面,公众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由于新政权是在中国共产党手中。

冷战开始以后,由于美苏对抗,美国公众对共产党政权有着非常强烈的排斥感。美国民意研究中心于1950年2月举行的一次民意测验显示,有50%的人赞成杜鲁门的决定,只有28%的人不赞成,还有22%的人没有看法。民意的这种特点给美国政府留下了摸索对华新政策的空间。

紧接着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和中美的相继参战,中美之间直接对抗加剧,总体来看,美国舆论中,中国仍然是负面形象,美国公众和主要媒体对中国仍然是敌对态度。但是,在朝鲜战争期间,出现了难得的美国国内舆论对中国短暂的支持和同情——中朝军事分界线。《纽约时报》社论指出,既然在诸如停火这样的大问题上已经达成了协议,为什么还要在开城归属这种无关紧要的小问题上纠缠不休?该报的另一篇报道说“共产党已经做出了重要让步,而联合国军却继续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但这种有力的舆论仅限于朝鲜战争短暂时期和特定问题上,而对于整个中国的态度,毫无影响。

朝鲜战争结束,对中国的反对情绪仍未消减,麦卡锡主义仍支配着美国政治。1954年下半年,台海关系日趋紧张,中国大陆炮击金门。1955年1月,艾森豪威尔提出,“要在他认为必要时,迅速和有效的,为保卫台湾和澎湖列岛及密切相关地点使用美国武装力量”。在此特殊背景下,国会参众两院以409票对3票和85票对3票的压倒性多数通过了《福萨摩决议》。但奇怪的是,美国媒体和民众主流舆论与国会和政府态度之间产生了分歧。美国压倒多数的舆论却不赞成美国军事卷入,据盖洛普民意调查,62%的人反对政府援蒋,82%赞成在通过战争解决之前在联合国用和平方式来解决问题。美国最主要的一些报刊,如《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都反对政府的政策,要求谈判解决。台海危机期间,美国国内舆论的主要导向是不让美国卷入台海战争,对于中国人民共和国的态度,从美国仍坚持帮助蒋介石,提供武器和军事援助上看,仍然是一种敌对的参与。

在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国会对中国出现了罕见的“缓和”态度。1957年2月18日,参院外委会主席的西奥多·格林建议政府“应该迟早承认红色中国”。该年6月,参议员富布赖特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承认红色中国是“不可避免”的。1959年5月,来自加州的参议员克莱尔·英格在参院演讲时,大胆敦促修正对华政策,强调政策不应该是对过去的反应,应该用现实的眼光着眼未来。

纵观20世纪50年代这一时期,由于中美意识形态的不同(冷战爆发)、朝鲜战争和台海危机中美国的“参与”,美国国内舆论总体上是“敌对”态度,虽然出现了短暂的对中国表示同情的国内舆论,但主体上限于新闻媒体和公众。大多数民众显然并不真正了解中国对美国的意义,表现出无知或冷漠,这也印证了美国学者杰里尔·罗赛蒂从另一独特的角度阐释了公众舆论的变化::多数美国人实际上对国际事务缺乏常识和兴趣,这种“低水平的关心程度和知识程度”使公众舆论对有关问题的看法容易随时间推移出现剧烈变动。而这种变动很大程度上受到新闻报道的影响。美国国会对中国的态度呈现从“敌对”走向“缓和”,具体来说,与美国全球战略和中国与苏联关系变化的密切联系。

20世纪60年代,1964年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也导致了民间舆论的转向,美国民众对中国的赞同度大为提高。但是,与此相矛盾的是,随着国际影响力大为增强,特别是中国拥有原子弹的潜在能力,而又拒绝参与禁止核试验条约,中国决定同印度作战等,美国公众此时正接受着“中国威胁”的观点。60年—63年的民意调查充分反映了美国民众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中国的敌对态度,把中国视为危险,在调查中,多数人认为,不论是短期还是长期,中苏一样对美构成严重的威胁,约三分之一的人认为,从长期来说,中国的威胁则大于苏联。

但是,同一时期,国际(中国)问题专家、专业咨询委员会小组委员会和国会却与公众和媒体中的主流舆论有所差异。美国公众对中国的总的态度经历了敌视一缓和一敌视的变化。不仅民意和政策的发展轨迹并不一致,而且在具体问题上舆论或分散或集中,没有固定的模式,舆论或比较情绪化或比较分散。相比之下,学者研究美国舆论的形成都是从意识形态、政治文化和社会群体等角度出发,指出,共产党政权已经在大陆牢固地树立起来,共产党中国正在成为一个世界强国,它必将极大地影响世界事务。同时,建议美国在抵制中国的“侵略扩张”的同时,即使遭断然拒绝,也要不断地寻求与中国的“和平接触”。

但是,随着美国在美苏两极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逐渐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淖中无法自拔,中国的逐渐壮大,原子弹、氢弹的研制成功,国际影响力的增强,美国的全球战略陷入困境,国内舆论逐渐转向。

纵观新中国成立至中美建交这一时期,以下事件对于推动舆论转向有着重要意义。

1、从50年代末开始,出现了改变美国僵硬对华政策的思潮。典型的是1959年《美国对亚洲的外交政策——美国康伦公司研究报告》,主张于中国开始进行“试探性”的交流、对话,放宽对中国的贸易,赞成中国进入联合国,并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等。由于国内对中国第一十分强烈,这份报告对当时的政策几乎没有影响。但实际上已成为后来美国朝野认识考虑对华政策的重要参考;

2、1960年4月间,美国《外交》双月刊发表了切斯特·鲍尔斯的长篇文章《重新考虑中国问题》,提出美国在处理有关地区性的事务和全球性事务时,如没有中国参与,其成效是值得怀疑的。但此时,总统竞选一进入白热化阶段,对华政策的口号可能只是为了更多的选票,事实也证明,肯尼迪和他的政策班子在竞选时期,就对华政策的言论并没有在赢得大选后付诸行动。但可以看出,至少有一部分美国民众还是希望改善中美关系,变敌友为朋友,尽管这部分美国民众数量不多。

3、1962年,在美国政府的授意下,纽约“对外关系委员会”就中苏分裂和美国政策进行讨论,并发布了有关中国问题的八本丛书。《丛书》发表后,美国一些有影响力的报刊给予了报道,一些权威性的报刊,如《纽约时报》、《星期六评论》、《芝加哥论坛报》等,均给予了肯定的评价;

4、继纽约对外关系委员会的中国项目启动后,美国舆论界主张松动对华关系,改变对华政策的言论此起彼伏,其中最有影响的是1966年由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富布莱特主持的听证会。从1964年开始,发表题为《旧神话与新现实》的讲话,抨击美国现行的对外政策僵化,与国际政治脱节,到1966年鲍大可指出:美国政策当前实行对中国的一种“遏制但不孤立”的政策,其最终目的则是与中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在美国舆论界的反响越来越大。富布莱特听证会的意义在于它导致了对美国对华舆论的一次明确的转折。

结合不同事件发生时的主要舆论,从上述事件中可以看出,由于公众舆论的不稳定性、情绪化和短期性等特点,国会和行政部门对于民意并没有足够重视,仅仅是在涉及总统选举等活动时口头上有所涉及。有时候民意舆论的漠然和“无知”往往给国会和行政部门提供了足够的操纵空间,推动舆论导向有利于国内利益集团一方和服务于全球战略。但是,就最终结果来看,国会和行政部门在对待中国问题上落后于公众情绪。当尼克松下定决心打开与中国交往的大门时,美国社会已经形成了不可忽视的舆论力量。

二、中美建交前,中国对美舆论力量

相对于美国国会、专家学者、媒体和公众之间明显的差异和不对称,中国国内对美舆论力量稍显单一。同时,由于中美两国国内媒体舆论的传播渠道和主动权不一样,中国对美舆论比较稳定,并且深受官方态度的影响。

1949年,在新中国即将成立前夕,毛泽东连续为新华社撰写了五篇有关《美中关系白皮书》的评论性文章。这些文章对美国的侵华政策予以揭露和批判并明确阐述了对美国的基本认识。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袖,直至去世,他的话语在中国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因此其美国观自然有着非同寻常的特殊意义。这些基本认识成了1949年后二十多年间中国人美国观的根本指南。

20实际50年代,美国形象是相当负面的。以人民日报为例,消极报道占对美报道总量的绝大多数,高达约95%。而中性报道的数量仅为约5%,并且没有一篇有关美国的新闻或言论报道采用了积极的口吻。这些为数不多的报道充分发挥了反美、仇美的宣传作用。对于国际领域内的美国,人民日报也在着意塑造其罪恶的殖民者、侵略者的负面形象;在塑造国内领域的美国形象时,人民日报也几乎都采取了消极报道的手法报道的主旨就是突出美国政治上的虚伪与反人民性、经济上的危机四伏以及社会生活中的丑恶。

从50年未60年代初开始,尽管中苏两党两国关系也不断恶化,昔日的盟友逐渐成为敌人的情况下,中美关系却没有任何改善,中国的对外战略逐步从“一边倒”转向“反帝反修”的两条线战略,中国政府的反美立场都是毫无疑义的,互相的敌视与对立就是50、60年代中美关系的主要内容。因此在这一时期的中国媒体上美国自然只能是帝国主义敌人的反面形象。

在1949-1971年的22年间,中国对美战略的基调是反美,即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政策,包括反对美国的对华战略和政策。从当时的美国对华政策看,美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就不予承认;在新中国成立不到一年的1950年6月就宣布派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统一中国,并开始鼓吹台湾地位未定论,进而成为新中国国家统一和安全的最大威胁。反美是中国对美国采取对华敌视政策的必然反应。

中国内在发展进程对中国媒体塑造美国形象的影响。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中国人对美国的认识在不断变化,这必然会影响到中国媒体上的美国形象。

1972年尼克松访华是中美关系的重大转折点,但直至中美正式建交时间里,中国媒体上的美国形象并没有出现很大的变化。究其原因,除了因为中美正常化进程缓慢、逐渐陷入僵局以外,中国自身的发展状况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当时的中国正处在文化大革命的后期,左倾影响依然十分严重,国内政治生活混乱,思想禁锢的状况还远未结束。虽然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在外交方面,中国的对美政策出现缓和,但这并不意味中国对美国的认同。从根本上说还是把它当作敌对阵营中的帝国主义国家来看待。

在20世纪70年代,在中国媒体和中国公民眼中,原来那个极其负面的美国形象已经消失。但同时,这一时期国际领域与国内领域中的美国形象20世纪60年代时相比,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从整体上来讲并没有出现明显的转变,仍然是以负面的形象出现。

三、结语

在中美两国建交之前,中美两国国内对于对方国舆论是一个渐变过程。在此过程中,中国舆论变化受官方政策影响明显,在确立建交之前,虽然有了尼克松访华,但是,中国国内舆论仍持否定态度。中国国内舆论较为稳定,但是却丧失了中美关系改善中的主导地位;美国国内舆论恰恰相反,国内民众舆论受新闻报道影响明显,专家委员会则是从社会状况、历史发展潮流和美国全局战略总体考量形成了一股同时影响新闻媒体和国会的舆论力量,国会则更多给予冷战时期国际利益的考量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三中舆论之间互相支持但又互相冲突,因此,美国国内舆论具有极强的不稳定性。但正是这种不稳定性,对于改善中美关系的呼声的崛起有着重要作用,美国逐渐掌握了改善中美关系中的主导权。

【参考文献】

[1]陶文钊.中美关系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熊志勇.试析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对华民意[J].外交评论,2008(10).

[3]徐红艳,徐玉祺.中美关系解冻前夕的美国对华舆论[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2).

[4]柴璐,楚树龙.中国对美战略的历史演变与未来趋势[J].现代国际关系,2006(6).

[5]李黎.冷战时期中国媒体上的美国形象——以《人民日报》为例[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3(1).

猜你喜欢

中美关系
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下的中美关系走向
中美关系新起点
中美关系已不是说翻就翻的“小船”(观察家)
中美关系向何处去
从积极推动到保守谨慎——美国国务院在中美关系缓和中的角色(1969—1972)
“冷战与中美关系”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
略论朝鲜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