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尺蠖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
2013-04-29赵志清
赵志清
枣尺蠖(又名枣步曲)属鳞翅目尺蛾科,是枣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幼虫危害枣叶、枣吊、幼芽等,在沧州小枣产区发生严重,能造成枣树减产或绝产。
1 发生规律
枣尺蠖的生活习性为1年发生1代,以蛹在树下土内3~10厘米处越冬,多集中于距树干1米左右处,3月下旬至4月中旬为蛹羽化期,雄蛾羽化期潜伏于树干上,等待雌蛾上树交尾。雌蛾羽化后则潜伏于树根杂草处,天黑时爬上树与雄蛾交尾。交尾后第2天即可产卵,卵常产于树干粗皮裂缝处及杂草中。卵期10~25天,4月下旬幼虫开始孵化,5月上旬为孵化盛期。此期正是枣树萌芽期,故枣芽长出后即被吃光,危害严重期为5月中下旬,幼虫危害期25天,5月下旬幼虫开始入土化蛹越冬,6月上旬为入土盛期。
2 症状
初孵幼虫危害嫩芽,常称“顶门吃”,并且吐丝缠绕,阻碍树叶伸展,严重时可将树叶全部吃光,将枣树啃成光杆。
3 防治技术
可采取5道防线防治,即在树干基部周围330米范围的地面上采用一绑、二堆、三挖、四撒、五涂等5项防治措施。3月15—20日完成前3道防线。一绑:在紧贴树干基部距地面5~10厘米处绑1条8~10厘米的塑料布,接口用塑料胶粘合或用小鞋钉钉紧,使雌蛾不能上树;二堆:在塑料袋下,堆筑圆锥形土堆,土堆表面要拍实、光滑,上缘要埋住塑料布1.5厘米,使塑料布更加牢固,无缝可入;三挖:在土堆周围挖宽深各10厘米的小沟,沟壁直而光滑,使爬不上的雌蛾集中跌落在沟里;以上3道防线要求在惊蛰前完成。成虫出土后再进行第4、5道防线,即四撒:春分成虫出土后,在小沟内和土堆上撒施3%辛硫磷粉或2.5%敌百虫粉,或35%甲基硫环磷毒土(药土比例为1∶10),以杀死小沟内和土堆上的雌蛾;五涂:少数产在土块石块缝隙下的卵粒,约于枣芽萌动期开始孵化上树危害,在幼虫上树前,要在塑料布上缘1.5厘米处涂1圈粘杀幼虫的药膏(药膏用黄油10份,机油5份,40%的毒死蜱或其他有触杀作用的有机磷1份混匀制成),药效可维持40~50天。未能及时用5道防线防治的枣区,可采用药剂防治,在幼虫大多处在3龄以前,向树冠喷5%高效顺反氯氰菊酯1000倍液,或25%灭幼脲Ⅲ号1500倍液,或0.5%绿宝威1000~1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