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化可译性角度分析诗歌可译性

2013-04-29金烁

西江月·上旬 2013年8期
关键词:诗歌文本文化

金烁

【摘 要】原本是可用另一种语言翻译出来的。对可译性的论证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众所周知,文化的民族性给可译性带来了一定的限制,但是文化的普同性、开放性和时代性却从另一角度说明了文化的可译性。

【关键词】可译性;文化;诗歌;文本

可译性认为原本(包括他的问题和风格)是可用另一种语言翻译出来的。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众所周知,文化的民族性给可译性带来了一定的限制,但是文化的普同性、开放性和时代性却从另一角度说明了文化的可译性。

1、可译性及相关概念的定义

《译学辞典》为可译性提供了几个定义。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相对,认为原本(包括他的问题和风格)是可用另一种语言翻译出来的。

因语言形式和文化不同是可译性受到局限。表现在两方面:1、语言的不可译性;2、文化的不可译性。这是由文化差异和文化缺失造成的。可译性的限度是相对的。

在翻译中所产生的许多与文化相关的问题及译论的文化转向使学界对可译性有了新的认识。

刘传注在《可译性问题的语言功能观》一文中指出可译性问题又可译性、相对不可译性和绝对不可译性之说。作者认为,语言的认识表达功能表达决定了语言之间的总体可译性。

王以铸通过对杜甫《月夜》的分析,认为诗歌的神韵在很大程度上有机的溶化在诗人写诗时用的语言之中不易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英译者路易.艾黎(Rewi Alley)对《月夜》英译为例。在译评中王以铸承认英译者的“译文无疑是高水平的”,但是他根据自己对该诗的理解,指出译者在“信”的方面没有充分的传达“独”字,“云鬓”作为头发的同义语在汉语中不仅指其黑,而更多地指其密,所以black hair概括不了云鬓的全部含义,“香雾”一词不是说雾有香味,而是暗示头发有香味等等。

2、文化之可译问题的提出

周志培在《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一书中对“文化翻译”这个术语提出了质疑,探讨了文化能不能翻译。他写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载体中A语言转换成了B语言。此时,原来由A语言承载的A文化是否也要跟着转化成为由B语言承载的B文化呢?显然,A文化是不能也不该转化为B文化的。文化还是那个文化,不过是换了一个载体。

周志培的论述有其积极性和正确性,但我不能赞成其中的某些逻辑及对语言与文化相互关系的认识。

他的论点建立在奈达对“文化翻译”定义的局限性上。奈达把文化翻译定义为:“文化翻译与语言翻译相对,是为了迎合接受文化在信息内容上作了某种改变的翻译,和引进了原文中原来没有的信息翻译。”把文化翻译等同于“规划”无疑会导致奈达在理论论述中的矛盾。它一方面认为好的《圣经》翻译不应当是“文化翻译”,另一方面从等效角度出发推崇对《圣经》进行“文化翻译”。

3、文化可译性的论证

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所以语言的可译性不完全等同于文化的可译性。众所周知,文化的民族性给可译性带来了一定的限制,但是文化的普同性、开放性和时代性却从另一角度说明了文化的可译性。

3.1 文化普同性和文化的可译性

文化的普同性与民族性辩证统一。世界各民族各有其特征,但我们不能因为差异性的存在而认为不同文化不可交流、不可沟通。我们必须了解,差异性是以普同性为基础的没有同就没有异。

文化普同性。人类生活在同一地球,在相同的宇宙和生态环境中,人类相同的东西远大于不同。人类有着基本相同的生理特征、生存需要、生活模式和思想情感,这种生理和心理的类似性形成了生物共相。在表达美的过程中,彼此间尽管有一些表面的差别,但本质却没有什么不同。

3.2 文化翻译的对等

前苏联的翻译界首先提出了等值概念,费奥多罗夫认为翻译的等值性表示对原文思想内容的完全传达并在功能修辞作用上与其完全一致等值论在一定研究阶段囿于形式上的对等。杨宪益认为,在翻译语际意义转换中所说的意义应包括以下六种:1.概念意义;2.语境意义;3.形式意义;4.风格意义;5.形象意义;6.文化意义。

3.3 关于莎士比亚sonnet106的翻译

本诗是莎翁的一篇经典诗作,其文最经典的是最后两句,其文如下:

For we, which now behold these present days,

Had eyes to wonder, but lack tongues to praise.

本文自传入中国以来,译者甚众。有梁宗岱,屠岸,曹明伦等人,竞相翻译。但对原诗后两句的翻译,我认为都存在着过分直译的不足。比如梁宗岱译之为“只有眼睛羡,却没有舌头咏叹”;屠岸译为“有眼睛惊讶,却没有舌头颂扬”;曹明伦译为“也只有眼睛惊羡而无口才赞美”。“诗文贵曲”,尤其是中国诗,讲究含蓄,讲求弦外之音。要得含蓄,需有意象随行。那我们就要寻找意象了。文直译“eyes”为眼,“tongues”为舌,拘泥字句,难称佳译。不符神似化境之说。eye或眼,应首先要考虑他的意象,在中国,可称为秋水,明眸,双瞳等,基于本文,作者明显对文中的“美人”充满爱意和赞美,秋水则更为适合。接下来要解决tongue了,我认为完全不用译为舌头。其中曹译为“口才”,似有引申。我译为“倩语”,美好的文辞。我的全译如下:

秋水空怀惊玉态,更无倩语赋仙颜。

4、总结

文化可译,诗也可译。这需要译者深通中英两种语言。具备高超的创作水平,对中英两国诗体成竹在胸,方可言译。可译不是字对字的死译、硬译,而是要传神。诗以神为主,韵为其声,句为其形,若云出深岫,变幻不定。所以,得其神则知其法,变英声为夏韵,则可得其精要,出神入化。

【参考文献】

[1]Bassnett,Susan&AndreLefevere.Translation,History and Culture[M].

London and New York:Printer Publisher,1990

[2]张静,李树春.“文化转向”及其在翻译中的重要性[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4).

[5]曾文雄.文化转向核心问题与出路[J].外语学刊,2006(2).

[6]黄锦炎.语际信息传递与等值原则//耿龙名.翻译论丛[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7]宁一中.文化比喻的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8]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28-29.

[9]王佐良.翻译:思考与随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0]任生名.杨宪益的文学翻译思想散记[J].中国翻译,1993(4).

猜你喜欢

诗歌文本文化
诗歌不除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谁远谁近?
诗歌岛·八面来风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