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历史教学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2013-04-29邵玉翠
邵玉翠
摘要:历史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近年来历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地位,采用设疑启发、创设探索意境、锻炼学生概括能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关键词:历史教学;创新思维;素质;意境;概括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8-0114-01
历史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近年来历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地位,采用设疑启发、创设探索意境、锻炼学生概括能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1 教师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成为创新思维精神的传播者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历史教师在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摆脱应试观念的束缚等方面,任重道远。要做好这方面的的工作,历史教师的自身水平亟待提高。历史教师要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树立新型的教育观、人才观、教学观,以创新教育为历史教学的核心和最高境界。长期以来,流行着这样一种错误的观念,即历史研究是学者们的工作,而历史教师只是一个文化的消极传播者和普及者。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做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必须能够随时了解和掌握历史专业内容发展变化的脉络,在更高层次上驾驭教科书。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坚持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合发展统一的过程,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因此,教师不要把自己当作权威的化身,应该是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而不是压制学生的见解,即使学生的想法比较离奇,教师要大量的去引导,尊重学生发表的见解,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观点和看法,创造出民主平等的活跃气氛,这样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潜能,因材施教,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努力构建适合创新教育的教学模式。同时增强科研意识,勇于探索创新,强化自身的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创造能力。
2 设疑启发,拓展思维天地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问题教学法的创立者也认为:促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必须掌握的知识发生激烈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可见这种启发式诱导在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具体做法上,教师可以一方面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自行设计问题和编写答案;另一方面,要时常抓住教材关键,揭示矛盾,并加以发掘深化,让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问题。比如:在讲"辛亥革命"时,要以这样来设计疑难问题:既然同盟会的纲领没有反帝内容,孙中山对帝国主义又抱有极大幻想,那么怎么能说辛亥革命具有反帝性质呢?通过这些递进式的设疑启发,加上学生认真思考,就可概括出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以及与袁世凯出卖维新派的关系,从而使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复杂历史表象背后的深层本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3 创设探索意境,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思维的创造性是指思维方法新颖独特,富有创见。提出问题开展课堂讨论是培养思维创造性的有效办法。比如,在讲"宋代对外贸易"时,可以安排学生讨论问题: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对外贸易史上的黄金时期,而且与汉唐相比,其对外贸易通道由陆路转向海路。如何解释这一现象?由此可引导学生从国际国内环境、经济重心转移、政府的政策、航海技术进步等几方面来分析。这类讨论大大开启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此外,还可利用中学生对新材料的好奇心理,在教学中选用一些辅助材料来帮助教学。例如,在讲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口号时,还可补充义和团的"我皇即日复大柄,义和团民是忠臣、待等逐尽洋人后,即当回转归山林"歌诀,及"拆铁路,拔电杆,旋再破坏大轮船"的口号,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分析,认识义和团存在的排斥先进文明,夜郎自大,具有封建落后的小农意识等缺陷。通过对这些辅助材料的思考,推动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的认识便会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4 重视学生的概括能力的培养
概括能力是人的思维过程的高级阶段,是在思想上把抽象出来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本质结合并联系起来。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在他们身上已经开始发展,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有时也会把正确的与错误的成份混在一起,影响了记忆的准确与确切。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特别重视概括能力的培养。首先,调动学生自觉进行概括的积极性。教师要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在学习环境的创设上,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氛围,放手让学生练习概括历史事件。学生练习得多了,概括能力也就逐步形成了。教师还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同总结正确进行概括的方法。其次,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正确途径。历史事件是历史教材的最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必须在研读历史教材、挖掘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中进行。在引导学生挖掘历史事件内在联系时,一般都按"是什么"、"为什么"、"说明什么"这三步去循序渐进地展开。在训练途径中培养出来的概括能力既准确地抓住了历史事件的重点,又简洁明了不繁冗。第三,利用历史理论提高学生概括能力。要使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提高到一个较理想的境界,那就要在解决"是什么"、"为什么"、"说明什么"的过程中,将必要的历史理论渗透其中,惟其如此,才能使历史事件和历史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否则,便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概括能力。
总之,学历史使人明智,可知古通今,真正要让学生学好历史并非一件易事,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应用发展的意识去参照历史,以人的素质提高和社会的进步为标准,创造富有实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