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朗读能力的培养
2013-04-29徐海燕
徐海燕
社会不断地发展,教学方法也不断更新。为了适应教学改革需要,我园认真研究、摸索新的汉字教学方法 ,积极开展“幼儿听读游戏识字”的教学实验活动。听读游戏过程又包括:欣赏、跟读、朗读(独立朗读)三个过程。独立朗读是语言表达训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独立朗读不仅能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而且能增强幼儿对艺术的鉴赏力,通过朗读能有效地培养幼儿对语言、词汇的体味能力。
幼儿独立朗读,可分为集中读和散读。集中读指的是每天定在听读课时间里朗读。分散读指的是课余时间或自由活动时间由幼儿自己练习朗读。“双手拿书身要正,声音宏亮有感情”这是朗读常规的要求。它跟听读游戏过程中的欣赏、跟读不一样,朗读时不要再要求幼儿手指字,而是身体坐正双手拿书,眼睛看着书的字,大声有感情地朗读,它能使幼儿眼、口、脑三种感官同时并用协调一致。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幼儿经过“欣赏、跟读”课文后,对课文已经背得很熟悉,所以幼儿在朗读时不指字,造成幼儿不看字的“背读”下来的习惯。那么如何教幼儿感情地独立朗读,如何纠正和克服朗读时一些不正确的做法呢?我做了如下的尝试:
一、用标准的普通话纠正地方音、错音
幼儿由于受到地方性语言的影响,常常把一些语音发错。如“阅Yue 读 Ye ” ,“跑Pao 读 bao”,“脑Nao读 Lao”等,有的平舌音和翘舌音分不开,zh和z 、ch和c 、sh和s等,还有的送气q 和不送气 x分不开。我以录音带里标准的普通话为准,注意纠正自己发音和幼儿发音,让幼儿有一个标准音。我又根据幼儿好模仿这一特点,把易读错的字集中起来组词或造句,让幼儿反反复复听正确音,从而达到纠正地方音和错音的目的。
二、进行朗读评价,激发幼儿的朗读兴趣,增强幼儿对朗读的理解
由于幼儿在朗读时对课文已很熟悉,在朗读时,往往是“背读”,这样就不能达到朗读时复习学过汉字的要求。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发生,我根据幼儿的特点——有意注意,在点名一幼儿朗读时,让其他幼儿集中精力看课文,然后给其他幼儿评价朗读情况,使他们在朗读时吸取别人的优点,而且能锻炼幼儿艺术鉴赏评价能力,同时还增强了幼儿独立的口语表达能力。朗读评价能激发幼儿的朗读兴趣,而且加强对朗读的理解。
三、纠正幼儿“唱读”
“唱读”是幼儿朗读中,为了和其他幼儿同步而形成的拉长声。为了避免这一问题,我在教幼儿朗读时,首先教会幼儿如何划好每个句子的节律。如我们在学习《蝴蝶花》这 一课中的:
小小蝴蝶小小花,二二三律
快快乐乐来玩耍,二二三律
一个开在春风里,二二三律
一个飞在阳光下。二二三律
教幼儿把节律分好,幼儿对一篇课文在朗读时,已知道哪些地方该停顿,哪些地方连着念都非常清楚,幼儿感受到节奏美和韵律美,从而达到了纠正“唱读”目的。
四、教幼儿掌握课文内容,体味文中的角色
在教幼儿朗读课文时,我首先和幼儿一起分析文中的内容和人物对话、心态,使幼儿对角色有着深刻的体味,“进入角色、进入情境”。如学习课文《风救火》,我同幼儿一起欣赏、跟读、分节律后,再和幼儿一起分析课文中人物在同一情况下的不同感受:房子突然着火了,烟囱心情是怎样着急?风救火关键时刻如何表达?乌云是怎样救火的?又怎样对风说的?风见自己帮了倒忙心情怎样?幼儿通过课文中主题情节、情境分析,从而进入文中的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让幼儿在充分的时间、空间里来自由朗读课文,提高幼儿对文艺作品鉴赏能力
朗读是对课文的艺术再创造,它要融入朗读者的感情、理解、评价和鉴赏,给予课文新的生命。在幼儿会朗读之后,教师用鼓励、表扬的语言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幼儿就有自已朗读或给他人朗读的欲望,那么教师就应尽量为幼儿创造条件,如教室周围设有讲故事角、阅读角,让幼儿在自由时间、自由在环境中学习朗读。
总之,加强幼儿独立朗读的技能技巧,让幼儿边朗读边复习上过的字,再学生字,了解作品内容,品味作品,促进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想象力、注意力、记忆力等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使幼儿认识大量的汉字,丰富了词汇量,拓宽了视野,提高了幼儿的朗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从而达到独立朗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