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创新型人才评价的思考
2013-04-29蔡苗
蔡苗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变得十分重要。对创新型人才的科学评价,影响到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创新型人才评价的策略,以建立科学合理的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型人才 评价
生产力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其核心就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关键是拥有创新型人才。由于发达国家在这方面起步早,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而在我国,创新真正成为一种思潮是从20世纪末开始的[1]。所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体,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高校要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构建合理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科学的评价体系。但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仍存在认识不充分、落实不到位、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教学方式保守、评价体系难以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等问题[2]。
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同时具备独立完整的个性品质和高尚情感的人[3]。我国对创新型人才的理解大多局限于“创新”,主要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角度阐释创新型人才,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个性品质等方面的关注不够[4]。所以培养创新型人才,要从日常教学评价抓起,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体系的建构和能力的培养,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目前高校对学生普遍采用的是“综合素质评价”的方式,这种评价体系过于看重结果而淡化过程,过于看重学生知识的吸收而忽视他们能力的锻炼,过于看重学生学业的发展而忽视他们健全人格的塑造,忽视不同层次学生的相对发展,忽视对学生个体的全面评价[5]。人才评价体系的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自由发展,因此,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非常必要。时代的进步要求学校在评价标准上不断改革,建立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新体系,采用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开放、自主、突破的过程。支持创新教育的基础理论,如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教育观等,都要求教育评价呈现多元性、主体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当前的评价体系多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不利于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评价方法单一,与新的教学方式和人才标准不适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因此,高校应该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自主地学习。
1.将评价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目前,我国高校的教育评价还停留在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标準的阶段,老师多以分数评定学生,而学生则把考试成绩看得尤为重要,他们的学习是考试导向型学习,功利性强,对知识的掌握不够深入。这种方式忽视了对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学校可以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如教师可安排小活动、小实验,多进行课堂提问(问题以开放型为主),指引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心中勾画出相关知识的图示;在教学活动中,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学生为主体,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思考,提出对问题的见解和想法;尊重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和建议,并予以合理的评价与指导。
在师生关系上,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辅助者,而不是主导者和知识的独裁者,重视学生个体的认知发展。要看到学生是会思考、有感情、能活动的,具有独立人格的有机体,对学生要循循善诱,不断启发。教师要信任、理解、关心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赞扬并欣赏学生取得的每一个成就,为学生自发、愉快、积极地学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良好的氛围和教学环境。以昨天的眼光看待今天的学生,以静止的眼光看待发展中的学生,以传统的眼光看待有个性的学生,这样就看不到学生的发展潜力,看不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激情。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并且学生的潜能是丰富的、隐蔽的和具有个体差异的,所以,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主动关心学生,在日常教学中多观察学生,了解学生,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素养。
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创新能力不是无源之水,它的发展必定要借助学生扎实的基本功。这样学生才能灵活运用知识,触类旁通,激发创新灵感。
2.创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高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在课程的设置上,学校在保障一定的基础课程和教学时数的同时,要增加选修课程科目,允许学生自主安排所学专业和课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例如,可以建立课程选修制度,允许学生根据个性特点、职业倾向和人生规划,在必修课的基础上,灵活选修课程。课程设计也必须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及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特质的各类课程。改变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的学科课程模式,采用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及问题课程等多种类型同时并存的课程模式。特别是要注重问题课程的研究与开发,突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此外,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学校课程设置的讨论会,或是利用网络平台征求学生对当前课程设置的建议及意见,以充分体现学生的意愿;加大学科课程间的交叉,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多方面知识的建构,多维度地思考问题,以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
3.建立弹性教学管理制度。
改革现有的教学管理体制,形成灵活的评价制度。例如,可以完善学分制,学分制的实施既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又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学习兴趣的需要[6]。高等院校实行学分制是提高办学效益,调整学科结构,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创建特色学科的有效手段。学分制的实施可以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自主选课,教师开放式授课,逐渐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分为杠杆的机制,为学生独立自由地安排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创造必要的条件。
另外,实行弹性修业年限,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依据各自的情况选择毕业时间,自主控制修业的时间长短,决定学习是连续进行或间断进行等,这是保证学生学习自主权的重要条件。
所以,学校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就必须柔化刚性的教学管理制度,使其富有弹性。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个性及职业倾向性选择或中途改学专业;允许学生跨专业选修课程;允许有超常学力的学生跳级,或提前毕业,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弹性学分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际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创新型人才在国家经济、科教文化事业中的战略资源地位日益突出。尤其是在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使得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任务日趋紧迫,它成为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情感和完善的人格为主要内容,为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科学的创新型人才评价标准,合理、完善的人才评价体系,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决定着培养出的创新型人才能否适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并且为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创新型人才评价标准至关重要,随着时代不断向前的发展,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还有待继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宝存,创新人才的国际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3.
[2]朱晓江,陈瀛,我国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探析——与美国创新人才培养现状的比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
[3]吴志华,廖志豪,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2010.
[4]丁钢,创新:新世纪的教育使命[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郭淑英,戴万津.高素质创新人才研究[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
[6]银俊,崔英德,蔡立彬.产学研合作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