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 何 让 “三 困 生” 富 有 起 来
2013-04-29杜燕
杜燕
摘 要: 文章对高校“三困生”的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更多地关注他们,以及应如何对待“三困生”,让“三困生”富有起来的策略。
关键词: 三困生 特征 成因 对待方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大学生之间的差异也变得更明显,高校中“三困生”的人数和比例逐年增加。“三困生”是对大学生中的生活贫困生、学习困难生和思想困惑生的简称。每一个班级都客观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三困生”,他们成了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帮助三困生摆脱困境的成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班主任工作的成败,所以,怎样关注班级中的“三困生”,如何有效地既尊重学生个性又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教育引导,值得班主任细细研究。
一、高校“三困生”的特征
1.心理上主要表现为:自卑、脆弱、敏感、封闭。2.日常行为上常常表现为:不合群、易激动或易消沉、感情用事、常常违反校纪校规。3.人际关系处理:对待教师,敬而避之;对待同学,或疏远、或欺负、或捉弄、或拉拢一批打击一批;对待家长,常常随心所欲,不时地蒙骗。
二、高校“三困生”成因分析
1.家庭因素。“三困生”中的大多数经济困难学生来自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或城市弱势群体家庭,平时比较孤僻,不愿跟别的同学多沟通,特别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很少能在他们的脸上看到笑容。现实生活中的巨大反差、自我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无从得到满足等,都会使“贫困生”产生强烈的自卑感,由此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与心理困惑。
2.学习因素。很多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习惯、升学率等方面与其他学生相距较远,缺少被关注的机会,产生厌学情绪。进入大学后,适应高校学习生活慢,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相对较弱,又导致他们在高校的学习一如既往地没能得到提高,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甚至在考试前,他们也没有半点紧张感。久而久之,学习生活变得越来越空洞乏味,45分钟的上课时间对他们来讲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3.心理及生理因素。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年龄一般在20岁左右,生理上相对成熟,而心理尚未成熟。有的从小养成了各种心理依赖,离开家以后,这种依赖突然消失,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在生理上,身体发育趋于成熟,男女生交往过于亲密,刺激了一部分学生远离同学,越来越孤独,甚至形成了自卑、自闭的性格。
三、如何关注及对待“三困生”
1.想方设法,搜集“三困生”的有关信息。对症下药,是治病的关键。要帮助“三困生”,班主任应该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其“困”的原因。一般方法有:(1)平时观察。老师可以在班级环境中直接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还可以让班委成员和其他任课老师帮助观察。(2)通过班级QQ群了解。“言为心之声”,班主任可以直接通过学生在群里讲的内容捕捉信息,了解学生的心里所想。(3)跟家长沟通。有的家长很配合,我们可以直接获得一些信息,帮助我们教育引导学生。而有的家长可能本身也不是善于沟通交流的人,但至少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之所以成为“三困生”跟他们的家庭有一定的关系。
2.师生沟通,直接面对学生的心灵层面。班主任要主动架设沟通桥梁,如和“三困生”共同就餐,边吃边聊;或饭后邀请他们散步,边走边谈;或课余与他们一起参加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体育活动,活动后和他们交流心得体会,寻找合适的机会进行赏识教育;或可利用“QQ”、短信、邮件等方式。
3.营造关爱氛围,巧妙帮助学生脱困。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班主任要在相关政策上有所倾斜,为他们争取更多的可以减免费用的机会,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勤工俭学的机会;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故意安排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在他们周围,尽心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对思想困惑的学生,多用激励机制、表扬手段或优秀事迹感染等方法。当然,这些做法的关键在于巧妙性,以不伤害“三困生”的自尊为前提,所以,开展工作时,要始终注意因人而异,适时适当地帮助他们。
4.发挥班级的正能量,创造正确的舆论氛围。每一个班级都客观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三困生”。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刚组成班级的时候,都会表现得比较谨慎和低调。“三困生”也不会表现得很明显,这时我们就要在他们还没有完全表现出水平之前,积累班级的正能量,创造正确的舆论氛围。通过学生档案及平时的观察,建立一支正义的班委,释放积极的光芒,引导那些处于边缘地带的“三困生”走向正能量这一边,转化他们的可能性就越大。我们在班级管理中难的不是“三困生”,而是这支队伍的扩张。如果没能及时控制好局面,最后就会变成力不从心的局面。让他们感知周围都是向好的氛围,他们才可能有所改变。
5.注重自身修养,增强管理效果。班主任的举止都在传递着教师的“自律”,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最多,什么样的父母养什么样的孩子,班主任的言行也在时刻影响着学生。因此,班主任应该有良好的形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榜样。古人言“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肯定班主任的各种行为,才会真心信服班主任,才会听取班主任的教诲,否则,班主任苦口婆心的教育也只是无用功。
总之,教育是对人的意义世界的引导、启发和促进。为此,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让社会、学校、老师、同学一道努力,为“三困生”撑起一片晴空,让他们在和谐的高校校园中解脱困境,在逆境中不断拼搏奋斗。
参考文献:
[1]胡晓璐.浅析高校“三困生”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2.
[2]李孔文.浅析高校三困生现存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读与写,2010.
[3]高瑛.浅析“三困生”与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J].网络财富,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