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2013-04-29孙美华
孙美华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是构建和谐校园的落脚点,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始终必须追求的。因此,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每一位语文老师的职责。我结合教学实际,就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谈谈看法。
1.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课堂学习只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学习语文,就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而必须由课堂扩大到社会。“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善于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联系”。这在语文教学大纲已经提及。我们应以此为导向,引导学生关注课外语文现象,加强课外实践。比如带学生到阅览室,课内学读书,课外爱读书,会读书。只有这样把课外的书籍和文章也看做是语文教材,才能有意识地由课堂延伸到课外,从课堂拓展到社会,为培养学生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和习惯提供广阔的天地。由于语文是人类社会交流、交际的工具,所谓语文能力就是在听说读写等语文活动中形成的能力,因此,我们时时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成为爱读书、会读书、能说会写的真正的“文化人”。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这一点要求教师必须能唤起学生的“求知热情”。在课堂上应该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采取积极的态度肯定学生、激励学生,要创造使学生心情愉快,能激起强烈求知欲的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才能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比如:当课堂上学生对老师的讲解或同学的发言有问题和看法时,应让他们各抒己见,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或回答有创造性时,学生可以自由鼓掌喝彩。学生回答有困难时,教师可以说“你再想一想”,“谁来帮帮他”。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应允许其改正,并允许其坐下来思考。老师评价学生答问时用一些简短而有激励性的语言,如“你讲得真好”,“你真会动脑”,“这个解法很独特”等。这些鼓励性的语言,会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增强表现欲,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促进有效学习。
3.在教学中师生积极互动。
3.1关注学生,实现学生与老师对话。关注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打造师生关系平等、民主、愉悦的课堂是实现学生与老师对话的前提。学生与老师的对话,应是师生之间“教学相长”的导读活动。
3.2引导学生自学,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小学语文教材负载着传承基础的文化功能,其本身就是一个敞开的文本。学生只有善于与文本对话,从“对话”中自主获取知识,才能适应信息社会对知识学习的要求,才会终生受用。
3.3沟通合作,实现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只有沟通、合作才有对话,才有学生与学生心灵的交汇。由此可见,合作学习是对话教学的组织形式。新课程下,语文老师要有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意识,善于把学生对话逐步引入正题或组织正反两方面的辩论,让学生置身于合作氛围中,参与合作学习活动,这有利于他们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
3.4知识碰撞,实现学生与知识信息对话。“给”永远只能给死的知识,而“碰撞”却能激活活的源泉。引导同学相互间用知识交换并碰撞,是实现学生与知识信息对话的关键。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比较、猜想、推理、交流、知识碰撞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与知识信息对话,产生碰撞,从而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总之,课堂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学生与知识信息等全方位对话,使探究性的语文课堂成为一个多元的立体交叉的对话空间。在不断生成的对话中,实现了语文教学的互动。
4.从农村生活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作文生活化理论认为,小学生作文应是学生真实世界和想象世界的反映,只有储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学生才能有话可写,有事可叙,有情可抒。农村教师应根据农村学生的生活特点,引领学生积极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4.1观察自然山水之美。农村虽没有城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但有碧空沃野、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有春之绿、夏之花、秋之果、冬之雪,可为什么学生感受不到这些自然之美,表达不出这些自然之韵呢?关键是缺少“对美的发现”。教师要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使他们都有敏锐的眼睛,有细腻的心灵。除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自由观察外,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观察的引导,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4.2了解丰富的人文风情。我国农村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悠久的文化、独特的地域风土培育出了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这些民俗风情往往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并且蕴涵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很大变化。了解、感受当地农村人文风情,不仅有助于学生积累这方面的写作素材,而且可以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热爱家乡的感情。
5.利用电教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可以采用文字、音响和动感画面等手段,多管齐下,这样容易使学生得到感情的熏陶与感染,并在逼真的动感画面的情景中真实地感触到课文所体现的主题或内容,有利于学生眼、口、手、耳、脑多方位同时调动,全身心投入,犹如身临其境。这样,教师活教了教材,学生活学了知识。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把其他地方的山和水利用多媒体展现在学生眼前,再展示桂林的山水,老师只要引导学生看图,通过视觉就能让学生感知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根本老师不用多说和多讲解。
6.利用教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要认知语言文字还必须借助语言文字形成的生动的表象,并在形象的感染中受到教育。越是具体形象的东西,越能唤起小学生的无意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的特点,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熟知的内容,充分利用直观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