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误法”及其在金工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2013-04-29张学民宋述稳高昆

考试周刊 2013年82期
关键词:金工实习应用教学

张学民 宋述稳 高昆

摘 要: “设误”是金工实习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教学设计手段。文章从“设误”的目的、原则、技巧和类型等方面介绍了“设误法”在金工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旨在提高金工实习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正确的意识和习惯。

关键词: “设误法” 金工实习 应用教学

金工实习是理工科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其主要教学目的是学习工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培养优良的思想作风。传统金工实习都是教师先讲解示范,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操作练习,照葫芦画瓢,无须动脑筋,只是简单地重复动作,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造成一听就懂,一看就会,而一干就错,甚至发生设备损坏或人身伤亡事故。如何有效提高金工实习的教学质量,避免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是金工实习指导教师的一贯追求。根据多年多人的实践经验,我们在金工实习中采用“设误法”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设误”的目的

“设误”是金工实习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教学设计手段,其目的是通过演示或者模拟演示学生容易犯、易混淆的错误操作方法和操作步骤,展现出显而易见的错误结果,并通过对导致这一错误结果的原因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操作的难点和重点,不断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正确的意识和习惯,从而达到以“误”防误的教学效果。

1.为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而“设误”

唐朝李端的《鸣筝》诗曰:“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周瑜不仅是军事家,而且精通音乐。弹筝的女艺人为了博得他的青睐,并不是尽力演奏得如何合乎正道,如何精妙悦耳,恰恰相反,故意把筝弹错,吸引欣赏者的注意。对于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果先有意设置错误以造成悬念,引起学生的注意,再在争论中纠错更正、深入分析,则可以形成鲜明的正误对比,刺激强烈,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这种“设误”法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征,因为四平八稳、符合正道的分析讲解固然容易使人接受,而巧设谬误、经过辨别、去伪存真、求得正解的认识过程更能让学生乐意接受。

2.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设误”

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是激发兴趣的焦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利用新旧知识间的空白设置一些错误假设,并形成一个近似合乎逻辑的链条,结果却得到错误的结论,则易使人产生困惑心理,引发定向探究反射,并出现力图解决矛盾,满足心理平衡的内在需要。“设误”犹如一石投入学生的脑海,必会激起思维的浪花,荡起智慧的涟漪,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冲动。

3.为培养良好的意识和习惯而“设误”

树立良好的意识和习惯是教育所要达到的一种目的。金工实习教学不仅要培养与训练学生的技能,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意识和习惯,如安全与文明操作意识、质量意识、成本意识等。良好意识和习惯的培养不仅要靠严格的管理保证,还要渗透于教学活动中。这种渗透靠教师身正为范、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反面的教育有时更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设误”就是一种反面教育法,通过设误将错误方法、步骤造成的不良后果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其产生一定的内心震动,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养成良好意识和习惯的重要性,然后进行科学诱导,使外在驱动力转化为内在驱动力以实现教育的和谐。

二、“设误”的原则

“设误”的关键环节在于教师的科学“设误”。为了达到“设误法”的应用效果,“设误”应讲究时机和方法,遵循一定的原则。

1.时机性原则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不能不分时间和场合、随心所欲地设置所谓的错误让学生讨论、辨别,而是在适当时机,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水平、思维习惯、实习进展等具体情况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设误”。

2.迷惑性原则

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设置的错误既是学生容易出现的,又是学生难以辨别的问题,它看似正确,实质错误,正负模棱两可,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3.多样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所设置的错误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要有多样性。内容的多样性可以涉及实习的各个方面,包括安全性错误、应用性错误、操作性错误等;形式的多样性可以分布在实习的各个环节中,包括实习准备和示范、理论学习和操作实践、集中讲解和个别辅导等。

4.安全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所设置的错误不能“过火”,要在“效果”和安全之间找到平衡点,不能片面追求错误的真实性而不计后果,造成安全事故而得不偿失。

三、“设误”的技巧

“设误”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种教学艺术。授课时不在于多“设误”,而在于善“设误”、巧“设误”。一个好的“设误”,就是使恰当的错误以恰当的形式在恰当的时机出现在恰当的学生面前并给予恰当的点拨和回答。

1.“设误”目的要明确

设计错误事项必须具有明确的教学目的,确保紧扣教学目标和要求设计;错误事项的教学内容必须依据教学重点和难点,确保不偏离教学主题。教师进行“错误”的设置并非随意之举,而是通过对某项错误的认识、纠正和预防使学生掌握什么,这些应该在设计错误事项之前被明确下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知误、改误和防误的过程中顺理成章地完成教学任务。

2.“设误”预见要准确

设计错误事项需要准确地预见什么条件能够引发什么错误,使所设计的錯误事项具有直接相关的引发条件。教师要根据教学经验预见学生对错误事项的反应、在没有达到预想效果时如何加以引导、在出现不同问题时如何加以回答。只有充分考虑“设误”所涉及的一系列情况,才能胸有成竹,把握全局,静待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3.“设误”难度要适当

“设误”难度的掌握要讲究分寸,既要符合大纲对知识的要求,又要不脱离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既要高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又要使他们经过努力后力所能及。如果难度过大,则易使学生产生失败的体验而丧失学习信心;难度过小又往往使学生感到乏味,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掌握好设误的“火候”,其关键在于恰当地确定学生独立探究、力所能及、只要跳一跳就能达到的“最近发展区”。只有教师给学生创设的错误情境处于接近学生实际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时,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得到激发和发展。

四、“设误”的类型及应用

根据“设误”的原则,运用“设误”的技巧,金工实习中的“设误”涉及实习内容的各个方面和实习过程的各个环节。常用的“设误”类型有以下几种:

1.安全性“设误”

安全是金工实习的头等大事。安全性“设误”是指在可控的范围内,有意进行一些违反操作规程的动作,让学生想象或看到由此造成的事故的后果,更真实地感受到安全事故是多么冷血无情,增强学生对安全所应持有的敬畏感。如车工实习中,有意识在工件夹紧后,卡盘扳手没有取下时就启动车床(注:转速设置为最低),并在启动后立即停车,卡盘扳手将会滑出或轻微与导轨相撞,在金属的撞击声中达到卡盘扳手应随手取下的安全教育。当然,对于损失较大,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内容不能轻易采用,如长头发学生不戴工作帽头发容易被绞,不戴护目镜容易被切屑伤眼,焊工实习不戴绝缘手套容易触电或被烫伤等,可以采用安全警示录像教学(相当于另一种形式的“设误”)。总之,通过安全性“设误”,使学生真正明白安全操作规程是用血和泪浇铸的,不能再用血和泪验证。

2.质量性“设误”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加工工件的质量是金工实习追求的目标之一。质量性“设误”是指采用错误的操作、测量和装夹方式,导致加工出现质量问题,由此反推其中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办法。如车工实习中车刀安装过高或过低造成端面车不平、钳工实习中重复画线致使线条不清晰、焊工实习中焊条忽高忽低形成焊缝不一致等。教师通过设置这样的质量问题,暴露错误,并引导和鼓励学生深入研讨,全面、完整地分析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

3.成本性“设误”

金工实习是“真刀真枪”的加工,难免有材料的損耗和刀具的损坏。成本性“设误”是指通过有限的材料损耗和刀具损坏示例,避免更大的实习消耗,达到节约实习成本的目的。如车工实习中切断工件时不及时退刀排屑使切断刀折断、钻中心孔时转速低且进给快使钻心钻折断,钳工实习中锯割操作不当使锯条折断等。这些看似很可惜的浪费和不熟练的操作,实际上起着警示作用,避免学生重蹈覆辙,以“小投入”换取“大产出”,大有“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味道。

4.习惯性“设误”

树立良好的习惯意识是教育所要达到的一种目的。习惯性“设误”是指模仿一些错误的习惯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为文明生产意识的形成做铺垫。如开动机床前不检查手柄的位置、机床运行过程中改变主轴的转速、工夹刀量具的随意摆放等。习惯性“设误”是反面的映衬,发挥“将错误萌芽扼杀在摇篮中”的作用。

五、结语

在金工实习教学中,适时合理地使用“设误法”,能充分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全身心地投入,在“设误—知误—改误—防误”的环节上,在“暴露错误—剖析错误—修正错误—反思错误”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实践操作技能,培养质量安全意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钱鹏.“设错”策略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2010,(3):87.

[2]易忠奇.高职院校实训教学中几种职业意识与习惯的培养[J].湖南农机,2012,(11):209.

[3]孟丽娟.结合金工实习培养学生七种意识[J].科技与生活,2010,(2):75.

[4]李新瑞,劳淑蕾.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中的“设错教学法”[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6,(6):122.

猜你喜欢

金工实习应用教学
思维导图在高职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应用
高校金工实习的改革分析
二项式定理的引入与应用教学研究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二项式定理的引入与应用教学研究
基于自主加工的金工实习组织实施流程
新形势下高校金工实习教学研究
工科高等学校金工实习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