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之杰:取舍中成就的科普作家

2013-04-29

书香两岸 2013年8期
关键词:科学史月刊科普

在与张之杰联系采访的过程中,他很热心地把以前的相关采访文章一一发给我,并且认真地把采访提纲做了书面回答。在邮件里,他写道:“我简要地回答了一下你的问题,你可以根据我的回答再作准备。”这让我在感激于他的热情协助之外,也感叹于他做事的严谨态度。虽然他在学术研究和写作方面几易方向,但或许正是因为内里的这份对待工作的积极和严谨,让他终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从文艺青年到科普作家

看张之杰之前的教育履历,很难想象他和“作家”这个职业会有什么关系。台师大生物系本科毕业之后,在“国防医学院”生物形态系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留任教职,担任组织学等课程。张之杰的人生,似乎应该继续朝着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的方向发展才显得顺理成章,但他并没有这样选择。“当时我跟我的指导教授,也就是系主任关系不和,于是很想离开。我很清楚地记得,他拿着烟斗一直敲桌子,说,‘你是学生物的,你离开学校,不教书,不做研究,你还能做什么?”虽然的确还没想清楚接下去要走什么样的路,但张之杰说,自己就只是想离开。彼时他是《科学月刊》杂志的作者,杂志社的人得知他即将离职,遂邀请他到《科学月刊》担任副总编辑。于是,1974年秋天,在结束了4年的专业领域研究和教学工作之后,张之杰来到了《科学月刊》,也是从那时候起,他开始接触科普写作。

张之杰坦言,自己一直有个文学梦,希望有一天能够成为文学家。因此,当他到了《科学月刊》工作,写了一些科普文章,开始有人将他定位为“科普作家”时,他曾经相当厌恶。“因为科普作家是很不受重视的,我在写科普文章的同期,还写了一些其他的文学作品,常会被人提及或评论,而所写的科普作品却鲜有人问及,不管你写得多么认真,都没有人注意。”曾经自诩为“文艺青年”的张之杰,坦言“那时候内心冲突蛮大的”,但随着年龄增长,渐渐就不太在意这些称谓了。“文学的东西我没有放弃,一直都在写,但慢慢也知道自己当不成好的文学家,到了四五十岁的时候也认命了,我就是一个科普作家。”但所幸有了这略微无奈的“认命”,才让他在研究和写作的道路上做了取舍,坊间也才得以出现那些妙趣横生的科普作品。

写作中有取舍

张之杰在《科学月刊》工作的第二年,就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科普书《生命》。虽然之前从未从事过科普写作,但他并未遇到困难,“那本书我是用文学的笔法介绍生命现象,因为那些知识都是我很熟悉的,加上我一直都很热爱文学,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所以写起来没有什么困难。”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张之杰发现,科普写作中最大的困难,是表述自己不甚了解的事物,“包括我在做编辑的过程中,看过很多稿件,有些作者对某个东西不太了解,就那么硬着头皮写,写出来的东西自然漏洞百出。”因此张之杰一直告诫年轻人,也告诫自己,不懂的东西就不要写,要写就只写自己熟悉的事物。

张之杰说,要想成为一个科普作家,首先得先成为一个作家,作文写好了,才有可能把科普文章写好。科普必须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不像科幻能够超越于现实之外,天马行空地幻想,因此科普文章的体裁比较受限制。比如小说需要有人物、情节、冲突等元素,但由于受到科普写作所需的条条框框的限制,各种情节设置无法施展,因此很难成就一部出色的科学小说;而诗歌的字数太少,很难将科学知识交代清楚,只有散文比较好操作。张之杰的科普文章主要以散文为主,在坚持科学知识的专业性和正确性的同时,用文学的写作手法对其进行“包装”,这样即使是专业性很强的知识也能让人读起来很轻松、很有趣。

随着在科普领域中尝试和探索的逐渐深入,张之杰也发现,并不是所有知识都适合写成科普文章,“比如我在‘国防医学院担任的主要是组织学课程,整整教了四年,应该对这门学问比较熟悉了吧?可是至今我从未写过一篇关于组织学的文章,为什么?因为这门学问是将人体的组织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不搭配图片,根本解释不清楚。即使搭配上图片,读者缺少背景知识,还是解释不清。类似的知识,我认为就没法写成科普文章。”

对于科普写作的内容,张之杰有着自己清晰的取舍标准,在以往的采访中,他曾经说过:“我不是专业学者,在治学上只好扬长避短。我的‘长是常识驳杂,洞识力较强,‘短是读书不多,学殖不够深厚,因此尽量做些文献较少,或跨学科的题目,或大陆学者不便做的题目。”十几年来,张之杰一直遵循这样的取舍原则,而有舍才有得,理智的态度也让他在学术研究和科普写作方面少走了不少弯路。

找寻科学与艺术的契合点

自从离开高校,张之杰就一直忙于编辑工作,直到1990年代初才开始进行学术研究。或许是因为心中一直以来的文学梦,刚开始探索学问的时候,张之杰选择的方向是民间宗教、民间文学以及西藏文学,但到了1996年便只研究科学史。再次在自己的研究和写作中进行取舍,张之杰秉持的依然是那个原则:不写自己不熟悉的事物。“宗教、文学我是可以研究,但毕竟我的知识背景不够深,所以不可能研究得多深入。相反,对于科学史,我是学科学的,又从小就很喜欢文史,所以科学史应该是我比较擅长的领域。”

张之杰对于科学史的兴趣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那时《科学月刊》开设了“中国科学家列传”的专栏,由两位台北医学院的学生撰写介绍中国历代科学家的文章,时任《科学月刊》副总编辑的张之杰也由此对科学史产生了兴趣。虽然直到20余年后才开始正式研究科学史,但经过多年的积累以及对这一领域的专注,张之杰很快就在科学史研究中收获了成果,甚至找寻到了跨学科研究的契合点。

查阅近几年张之杰所著的书籍,最具代表性的《画说科学》(重印改名《科学风情画》),就是科学与美术相结合的作品,这两个看似不搭界的领域,在张之杰的笔下却互为补充,呈现出别样的乐趣来。例如《科学风情画》中的一篇散文《哈剌虎剌草上飞》,张之杰对章怀太子壁画《狩猎出行图》中蹲坐在马上的动物按图索骥,认出是沙漠猞猁(狞猫),篇首引言写道:“沙漠猞猁的英文名caracal,源自突厥语karakula(哈剌虎剌)。在印度和波斯,自古养来助猎,此物善跳跃,可跃起捕捉飞鸟,故明代称之为草上飞。”通过生动的语言,将古代画作中蕴含的生物学知识表达出来,读者从中更能领略到当年狩猎出行的热闹场面,张之杰的这个手法可谓另辟了科学史写作的蹊径。

这一富有创意的发想,是张之杰在工作中偶然获得的。锦绣出版公司出版过很多大部头的美术图书,还曾经从大陆引进《中国美术全集》,主持编务的张之杰也就有机会一览中国历代名作,“那套书有60本,以图为主,而且包含了绘画、工艺美术、书法等好几个方向,我挺有兴趣,就开始看。”后来锦绣还出版了总共150册的《中国巨匠美术周刊》,作为总编辑的张之杰自然也需要一本本地把关,这么看下来,美术方面的知识就越积越多,从而收获了不少心得。因为早已对科学史感兴趣,张之杰就将科学史和美术史这两个领域结合起来,将心得体会写成论文,再把论文改写成通俗的科普文章,从而便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妙趣横生的《科学风情画》。

由于是在学术论文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的,张之杰的科普作品实际上就是他个人的研究成果,“我把探索学问的过程写下来,比如有时会碰壁,有时会柳暗花明豁然开朗,这样文章读起来就会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也是张之杰的作品与一般的科普作品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因为近十几年的科普写作主要仰赖自己的学术研究,所以最近他尚无新的科普写作计划,“我的写作没有压力,不是为了什么目的,所以什么时候会有新的成果出现,我也不知道。等哪天遇到什么机缘了,我还会继续写下去。”

选段:

经常翻阅画册,不期然地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历代仕女图所画的美女,全都是单眼皮,双眼皮的一个也没看到。

这是为什么?我开始思索。单眼皮是蒙古人种的特征之一,其起因是由于上眼睑的上方脂肪较多,形成一道褶襞,将上眼睑盖住。这样看来,古代的汉人是“纯系”的蒙古人种?

——节选自《科学风情画》

同类推荐

推理的迷宫

作者:威廉姆·庞德斯通

译者:李大强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

出版日期:2005年5月

本书搜集了经典的思想实验和哲学沉思,这些问题触及逻辑推理和语言的终极界限。作者向读者证明,它们不是脑筋急转弯那么简单,对于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涉及密码学、决策论、亚原子物理和计算机编程等领域。

枪炮、病菌与钢铁

作者:贾雷德·戴蒙德

译者:谢延光

出版社:上海译文

出版日期:2006年4月

为什么是欧亚大陆人征服、赶走或大批杀死印第安人、澳大利亚人和非洲人,而不是相反?为什么小麦和玉米、牛和猪以及现代世界的其他一些“了不起的”作物和牲畜出现在这些特定地区,而不是其他地区?在这部开创性的著作中,演化生物学家贾雷德·戴蒙德揭示了事实上有助于形成历史最广泛模式的环境因素,从而以震撼人心的力量摧毁了以种族主义为基础的人类史理论。

猜你喜欢

科学史月刊科普
科学史上十大革命性理论
——博弈论
人类科学史上的重大发明
诗选刊 月刊
科普达人养成记
画与理
画与理
科学有意思
——“科学史上的今天”10月号
“科学史上的今天”9月号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