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间
2013-04-29
我做的第一本科普书,也是科学松鼠会的首本科普文章合集——《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这本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通俗易读的科普书,如今回头来看有些稚嫩,但在当时的确叫人眼前一亮,在业内外都受到不少关注,反响挺大。
时隔四年,今年初,我和朋友高天羽合作出版了另类科普书《鱼为什么放屁》。这本口味独特的科普书,并不解答日常生活问题,却因其趣味性而为一部分读者和媒体所青睐。
坦白说,我在工作中常常不自觉地掺杂一点满足求知欲的私心。编书于我如同一段探索新知的旅程。我时不时触及科普题材,大抵属于这种情况。我的孩提时代,周遭真伪科学氛围迷乱。小学时,我参加过我爸他们的“气功协会”,在文化宫礼堂看过“聋哑人”喝了“气功水”就能开口讲话。我甚至和发小一同梦想成为科学家……还“粉”过一档红遍大江南北的少儿科普电视节目,栏目名如题,讲的是“天地之间神奇的万事万物”。一个文科生对科普如此热衷,或许跟那时的经历有关?
但毕竟一个人的视野和精力都有限,能做到什么程度,除了自己的发现和判断,还得靠贵人相助。我的翻译家朋友高天羽有天在汉源书店看到了这本《鱼为什么放屁》。他兴致勃勃地向好几个出版社朋友推荐这本书,但反应寥寥。而我则顾虑,朋友之间做事,结果若不如预期,失望会是双重的。那时我还在北京,他在MSN那头情绪热烈,我在MSN这头非常犹豫。我一会儿说,你给我目录,一会儿说试译几节给我看看……
高天羽是个在众多领域都有建树的高产翻译,他很快就给来5000字的试译稿。在这些篇目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谁是屁疯子?”这一篇,所讲的是烤面包师约瑟夫·皮若尔改行做了演员,他常穿着开裆裤上台,表演各种曲调的屁声。这个人有两大才华,一是用屁模仿各种声响,二是用肛门抽烟。他能借着一根橡皮管,吹熄30厘米开外的蜡烛――只需弯腰泄气即可。他还能在后面塞进一小支长笛,奏出一两首旋律来。这人可不就是比格斯·鲁纳的电影《乳房与月亮》(La teta i la lluna)里头的莫里斯吗?
天才跟旁人不一样的地方是,他善于发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
“皮若尔是在马赛的海里游泳时发现这个‘天赋的。他当时潜到水下,闭住呼吸,突然感到一股凉飕飕的东西侵入直肠。匆忙上岸后,海水从他的肛门里倾泻而出。他后来发现,通过调节腹部肌肉,他能将大量水吸进直肠,并从肛门激射而出。再后来,他自然从喷水想到了喷气。”
1892年,皮若尔的事迹登上了至少两份主流医学杂志。一位马赛尔·博杜安大夫(Dr. Marcel Baudouin)在一篇详尽的论文中写道:“他的肛门在放松状态下未见任何异常,只是比常人似乎稍显宽大。他的括约肌相当有力,富于弹性。”
你看我朋友的口味实在是太重了。进而我又想到,既然这么重口味也没让我晕厥,还津津有味看下来,那么跟我一样呆萌的也大有人在吧。和高天羽认真讨论后,认为这本书在“票房”方面不会太差。一是轻松好读。全书由142篇短文组成,短的两三百字,长的也不过千字出头,是理想的掌中读物。二是题材新颖。并非一般知识普及类读物中可以找到的大路货,而是自然和历史的边角料,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三是文笔幽默。在写到能以屁声奏乐的法国“屁狂人”时,作者引用他表演时的旁白:“这下是个小姑娘,这下是丈母娘,这下是新娘子的新婚之夜(极轻),然后是第二天早晨(极响)……这下是裁缝,正在撕开两码棉布(连放十来秒)。”读来叫人忍俊不禁。而这样的笔调,全书比比皆是。
号外:
读者对《鱼为什么放屁》的青睐,让我们有些受宠若惊,也促使我们下决心引进出版古德的另外两本书:Why You Should't Eat Your Boogers and Other Useless or Gross Information About Your Body,以及Why Dogs Eat Poop and Other Useless or Gross Information About the Animal Kingdom。目前这两本书都已经完成翻译,顺便在这里征集下书名,希望广大读者继续支持我们。
这里对这两本新书做个剧透。一本讲人体,如粉刺是怎么形成的,人体内血管总共有多长,眼皮为什么会跳等。这本书既有与现代科学相关的内容,又充满了形形色色的历史趣闻。另一本是讲动物们的奇闻趣事。你将看到会爆炸的蟾蜍,用眼睛进食的青蛙,在母亲子宫内就谋杀自己兄弟姐妹的沙虎鲨……
彭毅文
《鱼为什么放屁》责任编辑
鱼为什么放屁
作者:弗朗西斯·古德
译者:高天羽
出版社:上海三联
出版日期:2013年1月
同类推荐
挖鼻史
作者:罗兰·胡弹
译者:庄若愚
出版社:三言社
出版日期:2005年11月
“挖鼻子会上瘾吗?”“什么时候是挖鼻最佳时机?”“我可以挖别人的宝吗?”……挖鼻之乐远胜鱼水之欢,而且毫无风险。这是一本惊世骇俗、图文并茂,看了令人喷饭且拍案叫绝的奇书。作者为我们展示了各种挖、掏、弹、抛的狂想与绝技。
冒烟的耳朵和尖叫的牙齿
作者:特雷弗·诺顿
译者:朱机
出版社:科学
出版日期:2011年10月
升上万米高空,潜下最深海沟;给自己注射患恶性病患者的血液;吞下各种各样简直没法说的东西……他们一次次将自己的肉身推入未知的险境,却欣然而往,冷静记录,甚至为结果而雀跃。他们不是“疯狂科学家”,是一群曾拿自己的身体做实验的人。
笑什么笑,我们搞的是科学
作者:马克·亚伯拉罕斯
译者:李旭大
出版社:浙江大学
出版日期:2012年9月
科学家们用严肃的科学方法来研究看起来非常不严肃的问题,比如说,年轻人都爱抠鼻子吗?蝌蚪尝起来是什么味道的?有什么软件能测试出刚才是你的猫在敲键盘吗?在自己耳朵里养螨虫是什么感觉?——这都是真正的研究人员做的真正的研究,可不开玩笑!
再冷门的问题也有最热闹的答案
作者:科学松鼠会和它的朋友们
出版社:浙江大学
出版日期:2012年9月
在书里,科学松鼠会和它的朋友们一起打造了一位“问不倒先生”Dr. YOU。别小看了,它决不负责回答“人一共有几颗牙齿”这样的简单问题,也不会回答“打呵欠会传染吗”这样被解答过无数次的陈旧问题,它要解决的——是来自我们身处的这个时空中的所有蛋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