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趣味,越美丽
2013-04-29
科普书,科学普及书的简称,以浅显易懂的方式,撰写文章/图书出版,向非科学领域的普罗大众介绍科学知识,用以传播科学思想、精神、方法,以达到推广科学的目的。科普书与科学论文的差别在于,科普作品主要在于引介科学知识与争议,科学论文则是向科学同侪介绍最新的研究成果。科普书为了引起普罗大众的兴趣,除了写作内容必须真实无伪之外,更重要的是写作手法必须带有娱乐性、趣味性,以说故事的方法,将复杂的科学知识简化至一般人能懂的程度,拉近科学与一般人的距离,且引起一般人的喜爱,才算成功。
台湾:持续四十年之久的科普热潮
科普书在台湾,最早的一波热潮,是在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顺利将人送上月球后开始的。当年的台湾,大学理工科很多考生的第一志愿是物理系,许多人抢着投身科学研究。
1970年,《科学月刊》创刊,以“让科学说中文”为号召,掀起一波订阅热潮。只可惜因为月刊主事者后来涉入政治活动,被当时的台湾当局强行以政治力量介入阻止《科学月刊》订阅,使得订户数大减。《科学月刊》销量下降,第一波科普热潮衰退。
1983年,有出版人引介翻译日文版的《牛顿杂志》出刊,以“开启图解科学新页”为招徕,带动了台湾第二波的科普热潮。《牛顿杂志》的创举在于使用彩色印刷,提供大量的彩色图片作为文章辅佐。不过,由于日文版本身后继无力,《牛顿杂志》又无力自制内容,经营上出现疲弱,第二波科普热也没能顺利展开,旋即落幕。
前两波科普出版潮皆以杂志为主,另外还有一些零星的科普出版品点缀,像是面向学生与儿童,以《十万个为什么》为题的科普出版品,不少出版社都曾推出过自己的版本。不过,前两波的科普热潮所种下的种子,总算在1990年代开花结果。1991年,天下文化出版公司推出Science Culture丛书,投入科普书籍的出版,才掀起了台湾第三波科普出版热潮,从此科普书在台湾落地生根。
天下文化的科普丛书,对于推动台湾的科普出版品的确贡献卓越,特别是物理学家费曼的《别闹了,费曼先生》一书出版后,热卖数十万册,更一举将科普书从小众领域的利基型出版拉升为主流大众出版阅读。记得1990年代中期我在大学读书时,便阅读了大量由天下文化出版的科普丛书,认识了碎形理论、蝴蝶效应等科学知识,获益良多。
持续长销,稳定成长的大陆科普书市场
若撇开科普杂志不谈,两岸出版人有志于科普书出版的时间点似乎差不多。台湾是在1991年由天下文化有系统地投入欧美科普经典出版品的翻译引介工作,大陆则是在1992年,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以“第一推动”丛书,推出了包括《时间简史》、《细胞生命的礼赞》、《可怕的对称》、《上帝与新物理学》、《原子中的幽灵》五种图书后,掀起大陆的科普阅读热潮。光是霍金的《时间简史》与《时间简史续篇》就再版高达21次,其它丛书出版品也不断再版。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副教授田松曾说过:“‘第一推动丛书在中国科普传统出版低潮时,领一时风气之先,率先引进了国外优秀科普读物,无论是对于科学的理解、作者的视野和视角,还是写作的手法,都为中国科普和科学传播理论提供了巨大的启示。‘第一推动丛书开宗明义,强调了对科学精神的宏扬,而不仅仅只限于对科学知识的传播……它大大地参与了中国文化的形成,影响了一大批中国人对于科学的理解。”
就像天下文化推出的“科学人文”丛书从此带动了台湾的科普出版热潮,各家出版社纷纷推出自己的科普丛书系列一样,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推出“第一推动”丛书后,也影响了大陆出版人纷纷投身科普丛书的出版,包括“科学大师佳作系列”、“支点丛书”、“三思文库”、“哲人石丛书”、“剑桥文丛”、“科学人文”、“科学与人译丛”、“人与自然”等等,形成一股科普出版热潮。
科普书籍类型:花样繁多
一、从传统的科普经典到生活实用的趣味科普
综观两岸的科普出版品发展趋势,不难发现,1990年代早期一开始引介欧美的科普丛书时,多以科普书的经典为首要选择,仍属传统的、狭义的科学知识普及丛书,只是把大学课堂上的科学知识以文字书籍的方式出版,仍是以科学知识的传授为主,只是将传授对象由专门科系的学生转为全体社会。此类图书的设计概念在于,相信读者只要读了这些书,就好像来到大学修习相关课程,能够获得相关的科学知识(类似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的功能,让不懂科学知识的人可以透过课程了解科学之美)。最多就是大量使用图片、图解或说故事的方法,降低科学知识的困难度,使其变得较为浅显易懂。
虽然这些书已经肩负起了科学普及的功能,但对于科学基础知识不若西方国家厚实的两岸社会来说,其实还是略显菁英化。在国外可能是科普书经典,在两岸当时来看可能已经是科学丛书的水平,完全没有科学知识背景的普罗大众恐怕不易懂。
或许两岸的出版人也发现了此一问题所在,后来坊间出现了不少真的是简单好懂且有趣又充满应用性的科普丛书。我以为最值得一提的是远流出版社翻译的日本柳田理科雄教授的《空想科学读本》系列。柳田的《空想科学读本》从日本畅销漫画中与科学知识有关的部分切入,讲解漫画里的虚构若要透过真实科学原理在真实世界落实,会是什么模样?像是《科学小飞侠》的三号珍珍、《假面骑士强人》的瓢虫女、《人造人类机械者01》的金刚玛丽……她们如此甘冒裙底春光外泄的巨大风险,难道穿迷你裙战斗真的比较有利吗?
此类科普书改变讲故事的方法,从读者身边会碰到的事例切入,带出科学知识原理的探讨,后来逐渐发展成一门出版次领域,在台湾占有稳定的地位,像是《肚皮脂肪要多厚才能够挡子弹》(远流)、《企鹅脚为什么不结冰?》(远流)、《煮一杯水需要多少时间》)(时报)、《艾西莫夫的科普教室(上中下)》(猫头鹰)……近来大陆出版人似乎也发现此一从生活实用切入的科普书的优点,纷纷开始出版,例如《乔乔的物理花园》(科学)、《厨室探险》(商务)等。
总的来说,科普书从单纯出版引介科学殿堂级知识的传统科普经典,演变到以读者日常生活周遭的事物切入介绍科学原理,科学知识的引介日渐考虑到如何引起读者的兴趣以及实用性,也有越来越轻薄短小的趋势。
二、第三种文化的探索
由科学家亲自带领读者,以某一科学主题的知识与科学文化的演变流传,深入探讨科学的演变,科学与社会的交互影响,深思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对社会提出反省与提醒。像是台湾的《我们是火星人?》(天下文化)、《第三种猩猩》(时报),以及大陆的《裸猿》三部曲(复旦大学)、《外星人防御计划》(新星)、《人类六万年》(安徽人民)等。
三、科学(知识)史
这一类的科普书,不一定由科学界的专家执笔,也可能是专门作家或报刊杂志的科学版记者负责,以引介某一科学知识的流变为主题,以及像《费马大定理》(广西师大)、《疯狂实验史》(三联书店)、《雷达英雄传》(天下文化)、《计算机生命天演论》(时报)这类探讨科学界难解之谜题流变发展史的作品。
四、科学与X
第四类是台湾科幻与科普书重要推手叶李华先生所说的“科学与X”,像是科学与文学,迸出了科幻小说,如艾西莫夫的小说;或者以科学手法破解谜团的推理小说,如东野圭吾的汤川学系列、Colin Bruce所写的《爱因斯坦的诡辩》与《数字的陷阱》(时报)这样令人着迷的精彩文类。
除了这四种主要的类型之外,现在的科普书籍也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形式与花样。科学家传记,像是张文亮教授的《科学大师的恋爱与求学理念》系列,是介绍法拉第、门德尔等科学家生平的传记。或者由科学家自己跳出来写的科学自传,像是畅销热卖数十万册的诺贝尔奖得主理查德·费曼所著的《别闹了,费曼先生》、《你管别人怎么想》(天下文化);科学知识与漫画的结合,如《思潮与大师经典漫画》系列(立绪),《漫画佛洛伊德》、《漫画荣格》(先智);图解单一主题知识的百科式科普书,如《新世纪太空百科全书》(猫头鹰)、《DK儿童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科学与环保、全球暖化、食品安全等公共议题的结合,更是近年来科普出版的热门领域,像是《美味的诈欺》(八旗)、《欺骗的种子》(脸谱)、《吃的真相》(清华大学)等等,每个月在新书市场中,都可以见到此类书籍的身影。
科普书的热潮,在相当程度上是由社会环境的需求所催生的。熟悉科学知识的人,以各种不同的文体,撰写推广科学知识或应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作品。例如:当食品安全出现问题时,结合食品安全与科学知识的科普出版品就会问世;当地球生态环境出现问题时,探讨环境保育的科普出版品就应运而生。出版反映社会需求,在“科学与X”类型的科普出版品中,更是明显可见的趋势。
普罗读者可以透过阅读议题型的科普书了解我们这个时代正在发生的问题,可以导入那些科学知识来解决,透过科学与文学的结合享受一场美妙的科学想象之旅,透过科学家生平传记的阅读了解伟大科学家,透过科学史的阅读了解人类科学发展变迁……科普书是一个庞大的出版家族,可以说凡是结合科学知识的介绍传播与应用的出版品都是广义的科普书,这类科普书籍出版越多、越畅销,对于催生客观理性而文明化的社会有相当程度的贡献。
作为传递知识的书籍,什么样的形式更有利于将严肃的科学知识融入到轻松诙谐的阅读中?现今活跃于市场上的各类科普图书,呈现形式五花八门,有标新立异、专门关注边边角角的“冷知识”的搞怪派,有将科学与艺术、历史、社会等学科结合研究的交叉学科派,有通过生活琐事阐述科学知识的日常生活风,有以图文结合的手法讲解科学原理的漫画,有与热播影视剧结合的异业合作类型,还有以美文娓娓道出科学原理与趣味的散文随笔派……通过各类科普书籍的编辑手记或作者/译者采访,我们或许能够寻找到这些形式受读者欢迎的原因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