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踯躅不前
2013-04-29那娜
那娜
无论是阿根廷天气炒作,还是美国出口刺激,抑或是巴西罢工影响,去年11月以来CBOT大豆始终在15美元下方波动,价格出现突破的机会微乎其微。而市场之所以畏缩不前,正是因为前行路上终究会遇上的一座“冰山”南美丰产。全球大豆市场新作供应量将会出现明显增加,美国大豆销售火爆的局面难以为继,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大豆市场的主题似乎依旧是压力。
天气炒作再遇阻
市场见惯不怪
尽管早在大豆播种前就有预报称,今年南美天气有利作物生长,大豆产量将创纪录高位。然而手持大量资金的投机者依然期望天气能够突发异常,给市场带来炒作机会。毕竟,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3月之前,南美才是大豆市场的焦点,而除了天气之外,也很少有其他题材可以刺激大豆价格变动。
去年10月之后南美进入播种期,天气因素粉墨登场。厄尔尼诺气候引发的降雨提前来袭,有利于大豆作物生长。从历年情况来看,自2000年以来,共发生了四次大规模的厄尔尼诺现象,分别是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9-2010,而每次厄尔尼诺的发生都伴随着南美大豆产量的增长。
从种植期开始,巴西的天气一直有利于作物生长,而阿根廷则受制于降雨天气,无论是播种还是生长期,均给予多头可趁之机。然而大量的降雨天气并未对作物市场造成严重影响,天气炒作很难轰轰烈烈的展开,也仅仅是带动CBOT大豆期货出现一小波反弹。
1月中旬以来阿根廷降雨减少引发供应忧虑,导致全球大豆价格再次上涨,并促使机构调降其产量预估。但阿根廷政府表示,最近的阵雨已经令干旱出现缓解迹象。一位气象学家周一表示,在几周干燥天气后,阿根廷主要种植带近日出现的降雨及时避免了大豆和玉米作物遭受严重损害。
巴西的天气情况更是有利于作物收割。专家称,巴西2013/14年度大豆收割在上周加速,因谷物带天气变得较为干燥,使得农户加速收割进程。巴西谷物分析机构Celeres称,截至2月22日,巴西大豆收割完成28%,高于之前一周的19%,但略低于上年同期的29%,当时干旱导致作物产量减少。
阿根廷大豆进入开花至结荚期,巴西大豆则已经开始进入收割高峰期。浙商期货分析师朱磊表示,总体来看,南美大豆再次大幅减产的可能性不是很大。近期更应关注的是南美新豆上市节奏问题,即巴西港口运力不畅以及阿根廷农民严重惜售,这些都会导致市场重拾进口转至美国的紧张情绪。近期来看,南美丰产预期压制期价,期价区间上沿基本确立,而在南美大豆全面上市之前,南美港口运力问题以及当前低库存依旧支撑大豆近月合约,延续美豆近月在1400-1500美分区间震荡的判断。远期来看,南美丰产及美豆播种面积增加的预期逐渐加强,2013年全球大豆供应料将恢复。在这种大背景下,豆类油脂难以大幅上行,整体维持偏空思路。
收割临门
南美丰产胜券在握
对于巴西物流问题的担忧,在国际大豆市场上已经持续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巴西港口工人罢工可能导致发往中国的船货延迟,并加剧阿根廷供应的严峻性。随着大量新收获的大豆运抵拥堵的巴西港口,港口工人的罢工威胁令人担忧。虽然罢工维持时间不长,且取消了原本定于另一场罢工,但巴西港口等待船只队伍现阶段已高达190船,部分船只计划等候时间已超过40天。
巴西大豆将在3月份开始集中收割运往世界各地。上海中期期货分析师朱罡表示,一方面受制于巴西基础设施建设和港口容量限制,以及新的劳工法案对卡车司机8小时工作时间的限制,物流成本大幅上涨在所难免;另一方面巴西港口工人的罢工问题在这一季节处于高发期,庞大的出口量使出口计划大面积延迟的概率提高。这两个因素继续形成短期的局部利多支撑大豆期价。虽无法改变国际大豆市场的供需平衡,难以实质性提振大豆市场买家在高价位的采购热情,但给美豆市场带来的支撑也不容小觑。
目前市场纠结于南美丰产和旧作供给短缺的竞争中,但旧作基本面的时间窗口终将逐步淡化,南美丰产预期则在逐步扩大影响。《油世界》2月19日称,由于阿根廷天气干燥,将该国2013年大豆产量预估下调200万吨至5000万吨,低于1月预估的5200万吨及去年12月预估的5300万吨,但仍高于2012年收获的3990万吨。但上调巴西大豆产量预估50万吨。
除了《油世界》,作物预测机构Lanworth2月20日也表示,预计2013/14作物年度美国大豆产量将增至34.65亿蒲式耳,基于每英亩43.1蒲式耳的平均单产。该机构将阿根廷大豆产量预估自5160万吨下修至4960万吨,将巴西大豆产量预估自8030万吨升至8100万吨。
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2月25日称,阿根廷2012/13年度大豆产量料为4800万吨,较上月预估减少近10%,因长期干旱侵蚀单产。商品咨询机构AgRural同日下调巴西2012/13年度大豆产量预估至8,120万吨,因巴伊亚州缺乏降水。AgRural在去年12月预计大豆产量为8,220万吨。朱罡表示,尽管阿根廷新作大豆产量或将小幅减少,但出现大规模减产的概率较低,天气炒作因素并不强。国际豆类市场将继续保持在南美历史性高产量主导的偏空的大环境压制下,但短期来看,南美新豆上市和出口节奏给予市场的影响将更大,阿根廷的天气因素近期暂时淡出市场视线。
消耗库存
中国等待低价大豆
随着巴西大豆作物即将迎来创记录规模的丰收,国内压榨企业放慢采购大豆的脚步,消耗库存等待大豆价格回落。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在截至2月14日的一周,取消的合约超过购买,自2010年以来首次出现五天净销售为负值的情况。
不过,截至2月14日的销售数据同时显示,美国本年度交货的大豆累计成交3391万吨 ,同比增长20%,中国累计采购美豆2074万吨,同比增长8%;本年度美豆累计装船2914万吨,同比增长30%,累计发往中国1898万吨,同比增长17%。朱罡表示,对比强劲的消费数据和年度总供给的减少,未来美豆的消费需求仍需要受到进一步抑制。虽然,近期发生一些洗船行为,但整体上无法改变北美偏紧的库存状态,在南美大豆物流通畅,出口计划有效实施之前,美豆使用量的削减工作依旧艰巨,这一短期利多始终支撑着美豆近月期价维持高位震荡的格局。
由于美国大豆库存紧张,中国方面正在尽力推迟大豆购买,以等待南美巴西大豆4月的集中到港。海关数据显示,1月大豆进口量为478万吨,较12月的589万吨明显减少,不过较去年同期461万吨增加3.69%。最新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报告显示,2月份大豆进口量维持在300万吨,3月份到货量预估在350万吨,大幅低于去年同期。正因如此,国内市场抛储预期增加,试图通过消耗国内库存延迟进口节奏,以降低国内大豆供给对巴西装运速度的依赖。
近日国内市场出现传言,中国政府将会抛100万吨大豆来满足市场供应。迈科期货分析师马峰表示,我们暂不去判断抛储传言是真是假,就当前中国港口大豆库存依然有605.8万吨,处于历史高位的情况而言,一旦再加上国储流入市场的大豆,将会造成中国市场中大量的大豆供应,这为未来大豆市场走势定下了偏空的基调。
大连豆粕及豆油两品种受CBOT美豆走势直接影响,豆粕合约与美豆走势相关性更要强于豆油。浙商期货分析师朱磊表示,长期来看,美豆作为国内油粕成本的定价基准,引导国内油粕市场走势,但由于压榨亏损,以及国内豆粕现货高升水,棕榈油现货贴水,近期国内豆类市场与美盘走势有所分化,特别是近月合约。国内5月豆粕强于美盘,而豆油则弱于美盘。未来走势是否一致,需要看压榨利润、基差水平能否修复至合理水平。
尽管国内饲料养殖市场处于节后传统饲料需求淡季,但节前饲料企业整体备货水平有限,节后入市采购的“刚需”仍然存在,加上进口成本高企,成交总量较大。近日华东一些地方有所转淡,但是国内沿海大型油厂豆粕价格依然保持在4000元之上的高位。
目前期货市场豆粕合约总持仓量再度超过200万手,持仓的频繁变化也显示多空高位争夺愈加激烈,期价大幅波动。上海中期期货分析师朱罡表示,豆粕合约高位大幅震荡的概率加大,短期内或将具备一定资金市的特征。豆粕下游需求虽在节后步入传统淡季,但依旧好于豆油,油厂挺价力度不减。而豆油方面,节后油脂消费趋于平淡,加之国际原油期价近期迅速走弱,外盘油脂支撑不在,因此豆类品种上做空动能的释放将主要集中于豆油,粕强油弱的格局或将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