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媳妇会念致富经
2013-04-29文章
文章
“高产田、富裕户,家家走上小康路,骑着摩托去相亲”,这里唱的,是富足康乐的云南省宾川苗寨——普中村。而就在十几年前,这里还是“茅草房、贫困户,水冷草枯等救助,黑灯瞎火过大年”的贫困凄苦之地。
说起其间的变化,村民们都会自豪地提到他们的“女书记”熊富英。正是这个20几年前嫁到普中村的“外来媳妇”,用自己一套特有的“兵法”,带领苗寨乡亲们摘掉“穷帽子”,走上致富路。
奇招——
外来媳妇“抛头露面”当村官
1985年12月,熊富英从巍山嫁到了普中村。谁料这个外来媳妇一到村里,就管起了“闲事”。
当时的普中村,住的是简陋的茅草房,走的是坑洼不平的土路,有些村民甚至还吃不饱、穿不暖……可再穷也不能穷了孩子啊!看到村里120名小学生连间像样的教室都没有,熊富英再也坐不住了,这个外来媳妇竟然独自一人跑到省民委去报项目。面对眼前这个有些泼辣的不速之客,领导先是一惊,继而被她的诚恳所打动,给普中村下达了10万元的项目资金。从省民委回家后,熊富英又用自家的贷款证贷了2万元垫付工程费,并义务投入到学校的建设当中。
正是一片爱管“闲事”的热心肠,让熊富英赢得了村里人的认可和尊重。1997年,这个外来媳妇被村民一致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可当上书记的熊富英还没高兴多久,麻烦就来了!“当什么当,女人家就应该呆在家里”,公公严厉地训斥,丈夫也劝她,“这个书记就不干了,你看你一个女人家,怎么能整天在外面抛头露面呢?”
但这个性格刚毅的外来媳妇却“偏不信这个理”,硬是顶着压力,“抛头露面”当起了苗寨的“女村官”!
险招——
“一家两制”打赢稻谷战
当上书记后,胆大心细的熊富英找准了“科技兴农”这条路,计划引进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来提高粮食产量。
然而面对新技术,习惯了“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村民却怎么也说不通。为了让乡亲们放心,熊富英决定“身先士卒”,拿自家的田地做试验。可毕竟是关乎一家老小一年口粮的问题,丈夫这次说什么也不答应,而熊富英也是铁了心不让步。
最后,夫妻俩把田地一分为二,实行起了“一家两制”——一半由丈夫按传统方法栽种,一半给熊富英做试验。说也奇怪,“一家两制”后,老鼠也“偏心”起来,总爱光顾熊富英那一半田,为了不输给丈夫,熊富英每天天一黑就拿上电猫,一个人去田里触老鼠。
一季下来,试验田里的收成由原来的亩产550公斤增加到了770公斤,兵行险招的熊富英打赢了“稻谷战”,也打消了乡亲们的顾虑。
2001年,熊富英又用“科技兴烟”战略改变了普中“三亩烤烟不抵外面一亩效益”的惨状。接下来的一年,她又率先引进了繁殖率高、生产性能好的优良黑山羊,让普中成了宾川的“黑山羊养殖科普示范村”。2004年,这位“女村官”又带头在全村试种起了红提葡萄。
现在的普中村,有红提葡萄400多亩,畜牧业产值达34.24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2860元……这些数据,诉说着普中村脱贫致富的成效,也诉说着“女村官”熊富英的决心和努力。
攻心计——
民族团结示范村的“阳光书记”
“亲戚不亲亲外人”,熊富英的亲戚们总会这样笑骂她。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这些年来,农村低保、危房改造、农机具补贴等等,每次扶持补贴政策,她都公平、公正落实,没有一点私心。
而有些时候,这个“女书记”不仅没有私心,还常常“损己利人”。2008年新农村建设,为了给爱唱爱跳的苗族同胞们一个固定的活动场所,熊富英无偿拿出自家的三分地,建起了文化活动室;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熊富英几乎每天都从早忙到晚,连自家田里丰收在望的小葱都来不及管,因为错过了最佳采收时间,本来可以卖7000多元的小葱,最终只卖了1500元。
“真情的投入,换来丰厚的回报”,熊富英说,“尽管不是物质的,但我十分欣慰”。现在的普中,乡亲们家里有什么大事小情,都会找熊富英帮着出个主意。村里处理什么问题,苗胞们也都非常信任她,“村支书办事,我们不会吃亏!”村民们还给这个办事有法、公道正派的“女村官”取了个时髦的名字——“阳光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