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2013-04-29徐峰

考试周刊 2013年84期
关键词:阅读体验语言教学

徐峰

摘 要: 语言教学在宏观上即语文教学,所以语文教学的目的中也包括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即培养学生在语言文字方面的感受和表达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有新理念、新策略,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育。而这其中最关键的便是“读”。

关键词: 语言教学 语感意识 阅读体验

语文教学的主题随着新教学理念的日益明确发生了重大变化,可用“不断变化”几个字来概括。太多的新理念、新观点、新说法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叫人应接不暇。问题设置千变万化,却让学生越来越摸不着头绪。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这一教学宗旨放在首位。语言能力的考察即是阅读训练,而语感培养则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环节。只有基础夯实了,我们才能有效地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这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十几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基础是提高学生感受文字能力的关键

初中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是语感培养。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中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有同样的说法。可见语感培养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成为语文教学的关键。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更应该重视它。

语言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的点点滴滴之中,它作为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要求表达者、聆听者、阅读者具备一定的专门的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准确地达意、会情。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量的字词,对这些文字的功能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作为初学者,他们还缺乏敏锐的语言感受力,所以培养语感是很重要的。语感培养的第一步便是字词积累。

初中学生有哪些方式可以积累大量词语呢?我想除了依靠字典、词典外,阅读是最好的方式。但很多作品表达的内涵意义并不明显,还有的具有流动的、多样的、极强个人倾向的内涵。所以学生要真正体会其中韵味,就必须有相应的语文知识的积淀。如宋词女才子李清照的那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中的一个“瘦”字,浸透了深深的愁丝和独守空闺的孤独寂寞,这种意义字典上哪能查到呢?这样新的问题就出了,一些学生原先的知识积累和储存的经验会与当前面临的问题产生矛盾,这时就真正地迸发出了耀眼的思维火花。记得我在讲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时,强调了“涨”这个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水量增加,水面高起来。”这就说明他们还没有弄清楚“涨”在本句中的“意境”意。后来我把“涨”这个字解释清楚,再读这句诗时,学生边读边思考,反应就非常强烈。显然,他们已获得了“涨”这个字准确、强烈的语感,就更能体会李商隐内心那满满的几欲溢出的相思之愁了。布洛赫说:“直觉思维和经验二者是密切相关的。”这就是说没有主体原有的经验、知识作为前提,直觉思维只能是飘忽不定的镜花水月。因此要求学生必须有一定的语文学习经验,要对知识有一个透彻的理解,这样才可以轻松地对语文中出现的现象与问题产生最直接的感觉。

二、反复诵读是加强语段整体感知力的有效手段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看似简单,却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同样强调了诵读的效果。通过反复诵读与激发学生情感相结合的方式來诱发学生的语感感受能力是最简单也是最好的方法。古人的经验已然说明了这个道理:只有经过反复朗读,才能读出其中的真义与真味。朱光潜曾说:“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含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把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里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时,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在现代中学语文教学中,朗读不但在所有的语言活动中起到关键作用,是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质量的杠杆,而且是语感最初形成的基本手段。因此,在学生已掌握语言基础的情况下,通过反复诵读把握教材传递的感情信息,通过朗读进行语感训练和培养,可使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得到强化,从而拓展、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

初中教材中有许多内涵丰富的美文,如《春》、《背影》、《鼎湖山听泉》、《美丽的西双版纳》、《蓝蓝的威尼斯》、《散步》、《紫藤萝瀑布》等,教学中应合理安排时间,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合音效指导学生潜心诵读,使其逐步感受作者的情感,捕捉作者的情感变化和语言的音韵变化,真切理解作者的用心和文章的内涵。同时,在指导学生诵读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扩大学生的视读广度,力求在学生掌握文意的同时,能将作品中的语言文字内化为自己的文字,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提高其写作水平,这是不是一举多得呢?

三、语感培养是促进学生精神境界提升的最好方式

语感作为一种技能,对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不仅是学生应掌握的,而且要学生天天进行训练。每个学生修养的体现往往是他对语言的感受力的最直接体现。我们在长期的规范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来。吴济南指出:“学生在语文课中感受直觉形象,诱发审美情趣,进行审美鉴赏都必须基于语感。从语感入手对学生进行文学美育,旨在健康的审美心理、高尚的审美观的形成和确立。”这就告诉我们语感除了可以帮助学习理解文章的内容外,还和一个人的思想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在长期的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阅读,从而积淀了社会生活和文化熏陶的内容和性质。如朱自清先生的《春》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轻婉、柔美的月下荷塘,表达了作者自己身处月下、看似如月色般平静,却揣着一颗十分不平静的心,从而激励青年们在国家罹难时奋然向前。再如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也传达出作者被排挤出朝廷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学生通过阅读,与作者进行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从而获得审美体验。所以,语感培养不仅可以拓展、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更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情感教育的特有手段。

因此,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真正重视语感的训练和培养,并按照切实的步骤和方法,使之落到实处,这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观、提高学生的语感技能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借此,笔者呼吁:同行们,行动起来吧!让学生在我们设计的语言天堂里快乐地培养自己的语感。

参考文献:

[1]中国科教学导刊.2010(15).

[2]语文学刊.2002.

[3]江苏教育学院学报.江苏教育学院出版社,1997(2).

猜你喜欢

阅读体验语言教学
传统出版突围:构建出版核心竞争力
个性化定制环境下的自动排版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对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的认识及其与语言习得和教学的关系探究
浅谈西班牙语歌曲在教学中的运用
让个性化阅读焕发生命的活力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迁移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紧扣学生跃动的脉搏
初中语文阅读体验的生成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