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语文教学中的朗读
2013-04-29曹柒零
曹柒零
摘 要: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作者发现朗读教学是一个极其薄弱的环节,有的教师甚至把它完全省略,致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念读都成问题,导致语文教学似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课堂一潭死水,毫无生气。文章就朗读教学相关问题作探讨。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朗诵 技巧
一、朗读教学的必要性
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就是运用清晰的普通话语音,有感情、有技巧地读书,把视觉形象﹙文字﹚变作听觉形象(语音),准确、鲜明、生动地再现书面语言所表达的感情,从而传情达意[1]。由此可见,朗读具有一定的难点及复杂性。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能凭空想象学生会一蹴而就,不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教学指导,忽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诚然,中学阶段的朗读不必运用一定的表情、手势,也不必脱稿表演。但是,也不能搞“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式的念读。为什么一定要强调朗读教学呢?《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课文”。朗读能帮助学生从字、词、段到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味进行全面感知。人在朗读时,从视觉扩大到听觉,从而增加了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促使读者深入领会词语的含义和文章的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实际上朗读是对作品进行的再创造。通过朗读训练,学生的思想、意蕴既受到熏陶感染,又培养用语音描摹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学生可以从篇章中领会文章的主旨。师生应在课堂上朗读,尤其是对那些富于情韵、语言优美、朗朗上口的作品,或朗读,或吟诵,或吟唱,或记背,积累名言佳句,体验艺术魅力,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形成高雅气质。教师通过朗读可以检验学生对文章的掌握程度、感情倾向和认识水平。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训练作为阅读训练的基本内容之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二、如何进行朗读教学
如何进行朗读教学呢?基本做法:首先,教师须练就过硬的朗读基本功,能经常在课堂上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笔者在每次教学现代诗歌《乡愁》时就首先进行朗读,不管学生是否熟悉老师、是否理解诗歌,他们总能报以热烈掌声,由此可见朗读的魅力。其次,经常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要告诉学生学会朗读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要经常练习,逐步提高,使学生树立明确的朗读意识,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再次,组织一些朗读情景课或其他竞赛活动,不断吸引学生参与,培养他们的朗读兴趣,从而努力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最后,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留心观察与欣赏专业播音员专业播音、影视作品的演员的口头表达及专业朗读作品等,让学生开阔眼界,受到熏陶,从而不断提高朗读水平。
三、如何指导学生朗读
1.指导学生细致地理解作品内容,体会情感,揣摩朗读的技巧。
朗读的基本目标,首先是需要理解所要朗读的作品,其次是寻求适当的表现方法,力求达到正确的思想感情和尽可能完美的语言技巧的统一,以声传情。
朗读时既然要用有声语言把作品的思想内容明晰地表现出来,就必须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作深刻的理解和细致的分析。只有深刻领会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掌握了作者思想发展的脉络,才能正确表达每一句、每一段乃至全篇的思想感情。因为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切地感受它,并获得与作者同样的感情和态度。这样,设计语言表达才有基础。
2.指导学生逐步掌握朗读语言技巧,必须做到准确、朴素、自然。
正确地理解作品是表情达意的基础,而恰当地运用声音的表现技巧是表情达意的条件。因为构成思想感情的语言因素是靠声音实现的。朗读者的声音表现技巧和真实的感情相配合才能以声传情。
准确是指发音正确,吐字清晰,分得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朴素是指不要脱离生活语言拿腔作调。
自然是指要用接近于生活中自然谈话的语言,要真切、自然,切忌表面化地、形式地套用停顿、重音、语速、升降等技巧。
句子语调的抑扬、语速的疾缓、语音的轻重、语句的顿歇是声音表现技巧的主要手段。
(1)语调是指整个句子的音高变化,这种变化是由说话人对他所说事物的态度决定的。
如“今天天气很好”就可读出不同的语调:
今天天气很好↗?(不太相信。语调升得快而高)
今天天气很好↘。(极端肯定。语调升得快而低)
今天天气很好↘!(天气之好出乎意外)
今天天气—→很好。(沉吟)
今天天气很—→好!(感叹)
语调有平直调、扬上调、曲折调、降抑调四种基本类型。
平直调,全句语势平直舒缓,音节拖长拉平,用来表示庄重、严肃等语气,常用于叙述、说明、判断的陈述句。
扬上调前低后高,整个句子的后半句明显升高,句末音节上昂,用来表示反问、设问、疑问、惊讶、鼓励、号召等类语气,常用于疑问句或感叹句。
曲折调高低起伏,变化多端,用来表示嘲讽、反语、暗示、双关、怀疑等语气,常用于疑问句。
降抑调,由高到低,语势渐降,用来表示祈使句。
如朗读茅盾的散文《白杨礼赞》第七段:“它没有婆娑的姿态……守卫家乡的哨兵?”由于句式和句子语气不同,朗读时,前四句采用直调,后面四个反问排比句则应用扬上调。如此就能够很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朗读的停顿指的是朗读语流中声音的停顿。这是根据生理的需要与表达意义的需要而作的间歇、休止。对朗读者来说适当停顿,可以适当地换气,恰当地控制语速,更好地表达感情。
朗读的停顿通常分为语法停顿、逻辑停顿和结构停顿三种类型。
①语法停顿,是根据语句的语法结构所作的停顿。一般情况,标点符号是语法停顿的参考。除此,当一句话中的定、状语较长时,距中心语远的要停顿。例:“微风吹拂着她那/飘逸/秀美的长发。”
②逻辑停顿是指为了突出某一事物,强调特殊含义,而表现出词组、句子、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例:“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久而最短,/最易被人忽视/而又最易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③结构停顿是指表示文章的段落、层次的停顿。停顿的时间长短,段落大于句群,句群大于句子。
(3)重音是指在语音中运用轻重对比手段加以强调予以突出的音,分为词重音和语句重音。重音表现在一句话里的词语上的,叫语句重音。一般讲的重音是指语句重音。
参考文献:
[1]郝凝主编.普通话水平测试.苏出准印(97)第95号,1997: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