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豆 这些事
2013-04-29胡东林
胡东林
又是一年春来到。春天意味着生机,更孕育着希望,然而对于关心国产大豆命运的那些人来说,从种子到种植面积再到最终产量,从进口冲击到下游需求乃至整个压榨行业的境遇,关于大豆的这些事,在这几年里却总让他们难以轻松。
这并非自寻烦恼,杞人忧天。近年来,在转基因大豆大量进口的冲击下,在玉米大豆比价结构不均衡的影响下,非转基因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播种面积急剧缩减,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黑龙江省大豆播种面积6470万亩,2011年大豆播种面积缩减到5193万亩,2012年不到4000万亩,缩减速度之快触目惊心。行业人士屡屡提醒: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扭转这一趋势,中国将失去应对国际大豆市场冲击的最后保障。
没人种大豆,难道不能买人家的?理论上并没有问题,但在现实中却并没有这么简单。对于国家来说,听任一个产业萎缩甚至消亡,让自己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中终归不是好事。一个现成的例子就是去年6月以来美国农业部对美豆单产预期的不断调整,导致美豆价格大起大落,并带动国内大豆市场大幅震荡。回顾当时,如果不是国家储备大豆发挥蓄水池的功能,如果不是国内还有非转基因大豆这一根据地,国内市场的波动幅度将远远不止这些。很简单,丧失了自己的主动权,不论是播种面积还是产量,决定市场涨跌的因素都攥在别人手中,因为这一切都是人家说了算。而且,恐怕我们越到国外进口转基因大豆,国外大豆价格将涨得越高,还不一定买得到。
国产非转基因大豆需要保护,而市场对转基因大豆也有着现实的需求,怎么办?从寻找应对之道的角度来看,期货市场显然还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一位行业人士介绍说,在发达国家包括大豆在内的农产品市场,不仅其交易模式早已实现延期点价购销,电子交易模式也在上个世纪就已实现。其实,发达国家的农产品购销市场就是通过期货市场实现的:农民卖粮通过期货市场,贸易商购销通过期货市场。期货市场通过电子撮合中远期交易,不但各个市场主体购销不见面,而且也没有压价格、压等级、购销停滞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美国农业部报告变脸,沿海大豆企业因为有交割库,可以把期货市场作为客户,卖出全年生产的豆粕实现利润。这些企业不但没有受到冲击,还能用低价豆粕占有市场,冲击非转基因大豆压榨企业。“而黑龙江省的油厂因为没有豆粕交割仓库,只能进货抓紧加工然后尽快出货,遭遇市场价格下跌也不得不承受低价冲击。”黑龙江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如是说。
期货市场与期货交割仓库网络全面构建形成系统,能有效地衔接种植、加工、贸易、流通、信息、科研和资本,对产业链的上下游进行有序传导,实现互相承接推动。在有机高效的市场体系之内,农户粮食没收割就可利用期货市场高价卖出获利;加工企业没开工,就可提前选低价完成全年采购;贸易商则可用基差锁定利润,控制风险;信息机构在市场波动中推波助澜;期货市场的标准化仓单交易,能有效引导种植;游资,也就是西方的商业基金和投机基金的选择不在现货市场兴风作浪,而是积淀在期货市场,为实体产业实现利润服务。显然,这种期货市场优势在于种植、加工的风险和利润转嫁给市场投机者。赚钱的是保值的实体企业,买单的是投机炒家。
就大豆而言,大连期货市场已经成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的利器,而且还有着进一步发挥功能的巨大空间。比如不少人就认为,如果在黑龙江等主产区设立交割库,可以极大带动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2010年以前,由于农户作为自然人难以参与交割,同时对经营环境能否与交割库运行良性对接尚存疑虑,在黑龙江设立大豆交割库的机会并不成熟。但目前,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大规模兴起、市场经营环境日趋完善,同时,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市场规范,监管、监控规则、手段完备,国家辅助“三农”政策的积极落实,在主产区设立大豆等品种的期货交割库时机已至。
贴近现货,服务产业和实体经济是期货市场的宗旨,有了期货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国产大豆路在前方。
期待那些豆茁壮成长,但愿这些成为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