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谷咖啡家国梦

2013-04-29郑惊鸿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3年9期
关键词:咖啡

郑惊鸿

没想到那滴滴香浓、享誉全球的雀巢咖啡竟出自云南德宏的后谷基地。

当做了全球5大咖啡供应商20年的原料供应后,2009年11月23日正是漫山的咖啡鲜果收获的季节,这个从我国彩云之南端芒市成长起来的“后谷”,终于挺直了腰杆,亮开嗓子,以比国际巨头每吨高出1008元的价格首次报出中国自己的收购价,终结了云南咖啡豆长期被低价收购的历史,咖农听闻,无不雀跃。

后谷的底气从何而来?去年岁末,站在德宏芒市观音山基地,指着连绵山峦环抱中那一片又一片嫣红的咖啡树,云南咖啡协会会长、后谷董事局主席熊相人聊起三年前的那个“首次”,兴奋地对笔者说,“呶,这25万亩基地以及连接着的78个专业合作社和如今已经加速运转年产万吨的精深加工生产线,是我们后谷这个中国大地之子的坚强后盾。”

只要喇叭一响,我们寨子里的人全到齐

——加入合作社,我们村组织更有凝聚力了

2012年的最后几天,我们走进芒市城西北风平镇傣族的大寨子芒赛村。穿过路两边齐整排列着的蔬菜大棚,在村中极具傣家风情的文化广场一侧,蓝白相间的几间簇新的平房格外醒目地挂着——芒赛咖啡专业合作社,尤其是那窗棂上跳跃的金灿灿 “孔雀”,和那穿梭往来穿着艳丽的村民,一下让你的思维跳跃到了“泼水节”。驻足品评间,一辆三轮摩托载着鼓鼓的两麻袋停在了仓储库前,后谷咖啡芒市分公司经理尹南戈告诉我们,是村民卖咖啡鲜果来了。果然,敞开口袋,是嫣红的鲜果。

“23斤、25斤,一共48公斤1056元,你家没有赊账吧?”

“没有,我都是现金买肥哩。”

技术员王岩过明翻看了账册,记录、确认后,请对方签字,立马点钱。过完秤收好现金,笔者拦下小伙子同他聊了起来。

32岁的桥岩相过,10年前和村里老乡一起到深圳电子厂打过工,辛辛苦苦干了一月,等发了工资扣除了伙食等各种费用,才发现根本没太多的钱寄给家里。所以这几年桥岩相过就在家里种种地再搞点副业,他说,“日子也过得蛮不错,已经娶妻生子还盖起了房。这不,咖啡果这两年价格好,2010年我把几年前父亲种得不成材的杉树砍了,改种咖啡,合作社免费提供种苗、技术、培训,还就地收购,10月我家的8亩咖啡开始收获了,到今天已经卖了1000多公斤哩。技术员给我估过产,夸我管理得好,初产每棵树最少能收3公斤。我是严格按照技术员的要求种植,一亩300株,你算算就知道,我这8亩咖啡应该能收一万四五,加上我种的七八亩的西瓜、四五亩的水果玉米,一年五六万的收入应该是有的。”正说着,手机响了,桥岩相过直囔:“对不住对不住,村口我家烤鸭店,伙计来催了。”

按采访常规,笔者想找芒赛村咖啡合作社的社长聊聊。“我们陈翔社长今天不在”,指着合作社外墙上的值班表,王岩过明说,“今天我值班。”尹南戈介绍:“咱们合作社领头人都是村支书或村长担任,合作社骨干聘请的也都是村里党员干部,从周一到周日每天固定安排专人轮流值班,当天值班者负责这一天所有合作社事务,这一天的工作与其绩效挂钩。具体规定,每发一袋肥料补2元,发一袋农药给5角,新发展一亩咖啡补30元,收购咖啡鲜果一吨补50元,谁值班就给谁,明明白白。”

21岁的王岩过明,中专毕业虽然学的是汽修,但还是应聘当起了合作社技术员,原因是他有文化,还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年轻党员,3年前刚毕业就经过后谷公司选拔统一培训后负责两个合作社的技术管理。他告诉我们:芒赛村由10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组成,250户人家1200人,村子海拔在960米左右,特适合种咖啡种植,现在村里有246亩咖啡,65亩投产,70亩进入初产期,新种111亩,平均每亩的纯收入能保证在3500元左右,所以村民的热情很高,我们合作社信誉好,给社员订的保护价是每公斤2.2元,今年云南其他地区咖啡鲜果每公斤都只卖1.4-1.6元,但我们始终是按最低保护价收,绝不食言。因此我们合作社威望高,村民遇到什么事第一个想的就是到合作社求助。

年轻的王岩过明没有言过其实。在界桃村支书任上已经20多年的老支书线贺保最有感慨。他形象地对笔者说:“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村里喇叭一响,寨子里的人全到齐,这就是现在依托咖啡合作社后,我们村干部的凝聚力。现在村里许多其他工作也变得好做,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啦,因为后谷的支持,我们合作社免费给村民提供种苗,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卖给合作社咖啡鲜果是当场给现金。这么跟你说吧,只要你家种一亩咖啡,你所需要的任何农用物资,在我们的小超市里都能赊账给你。这个魅力有多大?你说,我们说话能不管用吗?”全寨62户种咖啡714亩,如今家家都有电话、摩托车,户户用上了新式卫生间、太阳能、电磁炉,还有许多人用上了冰箱、洗衣机。日子好过了,邻里矛盾也少了,农忙时节不用请帮工,互相帮忙就做了,界桃村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文明村。

我现在的愿望,就是买台轿车看精彩世界

——加入合作社,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甜

风平镇东南部的菲洪村也是傣家人的聚居地,山坝结合的丘陵地带,最高海拔1300米,也是适宜种植咖啡的地区。2012年12月29日下午,走进偌大的村庄,家家户户都是崭新的楼房,水泥路通向每个家门口,窗棂上依旧的金孔雀,让你一下子知道置身的是傣族人家。村咖啡合作社外墙值班表上显示,当日是王小福值班,经理尹南戈说,“巧了,今天是村支书值班。” 果然在合作社书屋里,王小福正在整理书架和村民的学习心得。怎么这年头还有人写学习心得?笔者很诧异。原来,后谷公司出资10万元建起了合作社之家,还给每个合作社配备了投影机、电脑、书屋等,每月合作社放两场最热门电影吸引年轻人在看电影之余参加培训,而书屋的书是任何合作社成员都可以拿回家看,也可以留在自己家用,但有个条件,必须留下一份学习心得。“后谷公司就是不一样,处处能根据我们傣家人的性子和村民的急需开展工作,还真管用,每次培训课都坐满了人。”

54岁的王小福是退伍军人,已经当了四任村支书,他说“这第四任,最舒心,寨子里的乡亲也跟干部最亲。”他说村里有种咖啡传统,山上有400亩10年以上的咖啡老树经技术员重新嫁接产量很高,由于效益好,从2008年起,大家纷纷上山开荒,这几年新种的300多亩也开始投产。寨里人家因此可以拿到三份钱:土地流转的租金、当产业工人的工资、自己山上种咖啡卖的钱,而且不要任何成本,当然这里不算自家的劳动力。所有的种植成本都是公司出了,就连你家种的其他农作物用的物资,都可以在合作社小农超中赊账领用,平时急用钱,也可以来合作社先领一点。像到基地承包咖啡种植,公司一亩每月先是给40元的生活补助,一般的人家都可以包30亩左右,一个月1200元足够一家子伙食开销了,投产后再按收成扣除。现在村里91户人家,家家盖新房买摩托用上了城里人的各种电器。你看,那村头不是开了一家汽车、摩托修理店吗?新开张的,生意好着嘞。

37岁的线波喊定是合作社社员,很热情地邀请我们到她家喝茶。典型的傣家人肤色,穿着很时尚的短靴和流行的撞色毛衣,脖子上是白金项链吊着玉佩。宽敞的院子,四处空地都是咖啡树,既能绿化环境,还能卖钱。老公到邻村打零工,女婿上山摘咖啡果,只有老阿婆肩上背着小女婴。线波喊定告诉笔者,阿婆是她妈妈,小的是她孙女。“哦,年轻的奶奶。”

走上傣家不高的传统木梯,女主人把笔者让进了沙发,城里人客厅应有的装备,线波喊定家也都配上了:数字电视、电话、饮水机、冰箱、电风扇,一应俱全。仔细察看,发现茶几下放着青岛出的“优博”牌配方奶粉和营养米粉、几包南洋红双喜香烟。线波喊定说女儿到基地上班,奶粉和米粉是给4个月的孙女吃的,烟是给老公买的。线波喊定膝下只有一双女儿,小女儿在读书,这大女儿去年招了汉族小伙当家。“加入合作社可好了,家里有15亩咖啡,农药化肥到合作社签字领用就行,既省去了跑腿的钱,还不用担心质量,要是咖啡树有什么事,一个电话技术员就骑着摩托上山了,大家都说合作社贴着我们心哩。去年市场价格好,合作社按最高的2.8元一公斤收我们豆,扣除成本去年收入6万多元。今年虽然价格落了一点,但产量上来了,我们合作社收的也比别处高六七毛呢,所以也不会少。家里还种着3亩水稻,加上养的鸭子、鸡子,都够自己吃用了。”问起现在的生活,线波喊定连说“满意,满意。现在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甜,要说有什么愿望吧?”线波喊定很认真地想了想说:“打算等过了蛇年春节买辆小轿车,农闲时一家子到城里玩玩,就像歌里唱的,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

“线波喊定家,在寨子里算是中等水平,这几年周边建高速公路,寨子里靠种养攒了点钱的人家都纷纷凑钱买货车搞起了运输,家家都富了。”正说着,有两位司机驾驶着大货车在与王小福打了招呼后匆匆驶过。王小福说,“村民日子好过了,赌博斗殴的也少了。村干部靠着合作社,在服务乡亲的同时还有一份不是太多但也不少的收入,所以我们干起活来,按你们北京人的话说,倍儿有劲。”

风险我们来担,只要父老乡亲专心种植

——建立合作社,中国咖啡世界“唇”知道

当今咖啡已位居世界三大饮料之首,全球45个国家种植,3.5亿人消费,成为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贸易商品。从1892年法国传教士在大理种植成功,云南咖啡种植也历经一个多世纪。说起咖啡,云南咖啡产业协会会长熊相人顿时神采飞扬,“比起蓝山咖啡,德宏除了高海拔、酸性土壤外,还有其独特的温差优势,是最适宜咖啡生长的黄金地带”,近30年来云南咖啡产业发展很快,占全国产量的99.9%。云南省规划十二五期间种植150万亩,仅仅两年已达到130万亩左右,但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咖农获得稳定的收入?中央关于建设新农村的文件出台,作为国家龙头企业的后谷咖啡掌门人熊相人就陷入深思,“新农村建设其关键的内涵是如何让农民真正有稳定的收入基础。”与农户摸爬滚打20多年的熊相人积极找寻公司、农户、市场的利益交集点和共同发展的支撑点,在赴日、韩考察中他似乎找到了持续发展咖啡产业的突破口,很快他的思路得到了地方政府支持,开始探索公司+基地+合作社的后谷发展模式:

后谷公司帮助基地农民建立自己的咖啡产业合作社,公司无偿为合作社提供资金建立办公场所,提供投影机、电脑、小农超及技术员,无偿为合作社提供种苗、技术,所需的农资由后谷公司和农资供应公司联合提供,合作社向全体社员统一供种、统一生产、统一标准、统一服务、统一收购,让加入合作社的农民只做分内的事——专心生产,合作社聘请村两委成员领头人当合作社的理事长、监事长,参与合作社的日常管理,轮流值班,按劳取酬,服务酬劳由公司负责承担,合作社购买农资费用由银行提供贷款,后谷公司则是贷款的担保人。

4年来,后谷公司斥资千万为基地78个咖啡专业合作社盖起了活动室,带动了5.1万农户在种植咖啡中实现了稳定增收,咖啡产业就在公司+基地+合作社的特有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中发展壮大,目前后谷在云南9个分公司的基地种植咖啡达到25万亩,占全省种植面积的五分之一强,通过合作社有效控制了种植程序和标准,确保了咖啡增产的同时品质得以提升,而通过土地与资本、技术等的合理配置,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土地利用最大化。有业界评说,后谷模式的最大亮点在于有效改善了农村生产关系,提高了生产力,真正实现了公司发展、农民增收、产业发展,尤其是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建立的“银企、村企”基层党组织结对互帮共建,突破了农村金融的服务瓶颈,消除了农村矛盾。2010年后谷咖啡基地通过了有机认证,为产业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延伸中国咖啡产业的链条, 2008年后谷第一次大手笔地投资亿元建起了中国最大的年产3000吨的速溶咖啡生产线,2009年又引进国际顶尖丹麦技术和德国生产的主要设备,与科研院校联手大胆自主创新,最终以大大低于国际上通行的运营成本价格4.63亿元建起了年产万吨的咖啡生产线,打破了欧美的长期垄断,实现了同时能生产3种咖啡产品的梦想。伸直了腰杆的后谷终于在2009年年底咖啡收获的季节,以每公斤高于纽约市场10美分的价格,首次报出中国自己的收购价,终结了云南咖啡豆长期被低价收购的历史。“因为这个自主创新,我们生产1吨速溶咖啡粉就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厂家便宜1-1.5万元。这样的竞争优势,全世界没有厂家能做到。”

为加固咖啡这条产业链,补齐短板,从2008开始,后谷与科学家们一起加快产品研发,中科院院士周俊领衔的工作站,为后谷咖啡产业壮大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短短几年,40个囊括了从低端速溶到高端的专利产品,以其鲜香、柔和、细腻、醇美畅销日、韩、新加坡及欧美的27个国家,同时国内的市场份额也不断扩大,2012年资产总计超过20亿元,销售收入7.3亿元,出口1.1亿美元,成为国内最大的集咖啡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龙头老大。在延伸产业链的同时,合作社咖农收益也从人均1300多元攀升到6800多元。

咖啡消费是追求精神世界的产物,根据国人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有国际友人预言,未来10年,中国咖啡将进入一个井喷的时代。对此,熊相人用几个数据来展示他的梦想:2017年建成10万吨深加工生产线,中国的产量将占据世界第六位。2020年前实现咖农种植收入50亿元,实现咖啡速溶粉出口100亿元,实现国内咖啡市场年销售额1000亿元。

后谷办公大楼,有个大大的广告词:中国咖啡,世界唇知道。

后谷办公大楼,还有个醒目座右铭:让父老乡亲告别贫困,让后谷芳香溢满全球。

猜你喜欢

咖啡
关于咖啡的9个真相
Coffee time手磨咖啡器设计
下午三点的咖啡
101咖啡
京都好咖啡
咖啡慰我心
一颗咖啡糖
“啡”我思存
咖啡
墙上的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