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对仁爱版教材的一点看法
2013-04-29李长红
李长红
从2006年伊始,重庆绝大部分县市中学都采用了北京市仁爱教育研究所编写的英语新教材。我从2006年开始接触这一教材,通过与学校同行的交谈和这几年自己使用教材的实践机会,对新教材在农村中学的应用发表看法。
一、新教材的特点
1.新教材重视以人为本,强调素质教育,全书采用符合现代中学生爱好的卡通图片及影视图片,图文并茂。如一度被删除的Titanic(泰坦尼克号),不仅课文重新被采纳,还将电影中的一些优美剧照搬上了彩图,很吸引学生的注意。再如Bill Gates(比尔·盖茨)的头像也在彩图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缩短了学生与英语的距离。
2.新教材增加了大量具有鲜明时代气息,接近学生生活实现的课文。如通过一个虚构的摇滚乐队(a Swedish Rock Band),介绍了音乐、旅行等内容。这适合崇尚现代音乐小歌迷的心理。再如Dream(梦),将学生每天晚上易做的“梦”编入课文中,这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新教材注重东西文化的差异,如经常在对话、课文中设计到姓名的差异,问候的差异等。同时,在中秋节(Mid-Autumn Day)这一单元里增加了感恩节的内容,这样,学生就能对比了解两个秋天节日的异同,既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又增强文化意识。另外,新教材有对关于西方的忌讳话题的讲解,如重视别人的隐私,不愿意别人问及有关自己的年龄、宗教信仰、收入、婚姻状况等,如今这一习惯也逐渐被国人所接受。
4.新教材体现真实,反映时代。新教材所设计的语言情景,尽可能地反映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如识别电话号码、传真号码、手机号码、车牌号码、邮政编码学习英语的阿拉伯数字的表达。同时,新教材的内容也尽可能地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如网络知识,电子邮件、报刊上经常出现的缩略词(HK,CCTV,IBM,ID等)。
二、新教材的不足之处
新教材和旧教材相比,更加符合现代语言教学规律,突出了语言的交际应用功能,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适应时代发展的社会要求,确是一套好教材,但是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师资教学硬件设施跟不上农村中学,确有一些不足之处。
1.新教材起点高。农村小学大多数都未开设英语课,即使有,也在极少的小学开展,那也是做做样子,应付检查。师资配备差,同时由于对英语教师的考核不到位,有时连教学任务都很难完成,而新教材是在小学三年英语的基础上编写的,对没有英语基础的农村初级中学来讲,一开始就接触大量的英语知识,难度可想而知。
2.新教材容量大要求高。新教材增加了语言输入量,对词汇的要求大大提高,按照新大纲的要求,初中生应掌握1400个左右的单词和200条习惯用语,但在初中第一册上就要求学生掌握324单词和短语,占初中阶段的四分之一,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学生从一开始学英语,每一Topic都有三十几个生词,对于他们而言,学英语就好像只学单词。每天都必须花大部分时间用在记生词上,许多学生记忆生词的效率也不高,这样极易丧失学習英语的兴趣,在初一就出现了两极分化,继而失去了学习信心。
3.新教材选学内容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新教材知识容量大,与选学内容的增多不无关系。教师对选学内容的选择十分矛盾,一方面,如果老师不讲解,学生就不学,而考试题目(特别是中招试题)经常从这些内容中出题,另一方面,如果讲解必然影响必学内容的时间和精力,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不易完成教学任务,农村中学由于英语课不被领导重视,课时较少,再加上在学生心目中难度较大,在初中就往往成为学生最先抛弃的科目。
4.新教材听力难度大。新教材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每单元都安排听力练习,对于农村中学生而言,家庭经济条件差,没有必备的英语教学设备。学生大多没有复读机、学习机。而学校又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没有语音室,更不用说多媒体教室。同时,周边又缺少学习英语的环境,仅是依靠课堂上老师用英语的环境,仅是依靠课堂上老师用英语讲的45分钟来锻炼听力是远远不够的,另外,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的口语发音不准确,这也加大了听力训练的难度。而现在教材中的听力语速较快,生词较多。常听见学生反映“听不懂”,答案靠乱猜,这种效果可想而知。
5.新教材中课文例文与农村生活脱节。新教材所选用的交际话题侧重于城市学生生活,与农村学生的活动空间距离较大。如发送电子邮件,磁卡电话的运用,饮食等话题,一方面农村中学的教师知之甚少,另一方面对农村学生来讲,某些内容更遥远。如在某一课文中的一些图画中,很多东西连老师都未见过,又如何辨别是乳酪(cheese)还是汉堡(hamburger)呢?
以上只是我,这样一名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对新教材的看法。为了使农村学生学得轻松高效,老师教得愉快舒畅,还望英语教育专家们编写一套适合农村孩子学习的英语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