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模式成为常态
2013-04-29
模式,逐渐取代模仿,在中国电视界成为常态。不管坊间怎么不屑,对于一个行业来说,这都是进步。实力强大的美国电视业,其荧屏上热播的也多是引自英国、荷兰乃至澳大利亚的模式节目,比如《美国达人》《美国之声》《谢天谢地,你来啦》等。
不过,进步了,不意味到位了,中国电视人依然在路上。
现在,怎么走
外埠的节目模式,对于中国电视界来说,已不再是天边的月亮遥不可及。各地各级电视台,去欧洲去美国去日本去韩国考察过N次,各种国际电视节(如戛纳)再加上IPCN、世熙等公司机构,想引进一档品质尚可的模式节目,并非难事。
可关键在于,引进之后如何作为。若是仅标榜正版之名,在今日意义不大。更重要的是,对于生产主体而言,通过“节目宝典”的学习、洋人监制的讲解、节目彩排中的演练,以及在节目录制中的吸收和微调等环节,得其精华——幕后生产机制的再造升级,价值更大更深远。面对收视率的大考,仅参考模式,不贴地思考、反复琢磨,只能算是背考试大纲;只有在生产机制层面有所突破,方能举一反三。
生产机制不是自生自灭的,它的实践主体是节目团队。通过引进外埠模式、学习优质经验,节目团队的能力在累积,且这种累积效应持久。比如,星空传媒旗下灿星制作能够做出《中国好声音》,得益于同一团队在之前三季《中国达人秀》节目中的历练和反思。如果说达人模式是只“大鱼”,那么,《中国达人秀》给予灿星制作的是“渔”之术和道。这样一来,内容产品不仅是有品牌的,生产团队自身的品牌也由此建构,于是,更多的项目机会落到灿星制作头上,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在2013年,灿星出品的央视一套《舞出我人生》《中国好功夫》,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娱乐梦工厂》,东方卫视《舞林争霸》等节目,是为明证。
反过来,因为模式成为常态,许多引入模式的机构普遍遇到一个问题——找谁来做?现在是节目模式多,优质团队少。这种状况也证明“节目模式引进——生产机制再造——节目团队建构”链条的重要性。
因为“有模式没团队”的尴尬现状,可以想见,即便引进优质外埠节目模式,但能够“出头”的模式节目也不会太多。另一方面,聪明的中国电视人也逐渐觉悟:在几乎涵盖各类别、各形态的外埠模式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不适合中国国情、社情、观众情的。比如与我国宣传管理政策不匹配的高额奖金类节目等。
最后,再深入全球节目模式流动的本质,即对于文化传媒生产的品牌化处理。想明白这点,文化传媒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可加入品牌化处理的考量。诚然,模式在中国乃至全球都不是一个大生意,真正有识的文化传媒业者不该也不会只盯在这一点上。以《中国好声音》为例,它就不仅仅是一档优质的引进模式节目,因为“好声音”在中国的品牌效应,也在商业演出、企业代言、视频业务合作、移动业务合作、游戏业务开发、影视剧拍摄等多个文化传媒领域同时拓展。哪怕仅仅在节目领域,从“选人”的“好声音”也延伸到“选歌”的“好歌曲”。
接下来,往哪走
从模仿到模式,是一种进步。在这一前提下,为了今后不走岔路,我們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不要急于输出。笔者曾上过一档讨论中国电视现状及走向的节目。有一“老专家”嘲讽所有引进的模式节目, 并抛出民族主义论断:要做自己的原创节目,要尽快走向世界!
做自己的原创节目?这一点,我非常认同。但尽快走向世界?我的看法是:为什么要走向世界?还尽快?若从产业化角度思考,如果外埠市场明确能够带来收视和收入方面的利好,当然要走出去。但事实呢?我们看到,全球影视市场的热土就在中国。当好莱坞大片频频加入“中国元素”,力图在中国挣得大票房;当知名节目模式公司在欧美发展疲软,异常重视中国市场开发,甚至有些版权纠纷都考虑到“中国特色”而不了了时,家门口的地界,就应该成为中国电视业者首先考虑的范围,何必舍近求远,让洋人轻松地赚、得意地笑呢?
立足中国,从模式到原创。我非常认同和呼吁原创节目的繁盛,但“一口吃不成胖子”的道理众所周知。正是有了《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舞林争霸》等节目的多年积累,星空传媒现在才敢说“我们要开始原创”,才敢做诸如自创模式的《中国好功夫》《中国好歌曲》。但我们也深知,即便是做原创节目,首要的也是在中国电视市场上获得充分的收视和美誉度认可,然后才考虑向全球输出自己的优质节目模式。
综上,可以归纳为“三步走”:第一步,继续做好做精引进模式节目,全国形成若干个优质生产团队,按市场规律,虽激烈却良性竞争;第二步,开始原创节目的精品化拓展,进一步扩大本土电视市场份额;第三步,优质的“中国创造”节目模式进入全球电视交易市场,类似流行音乐领域的k-pop风潮。
最后,还是要提到政策。广电节目生产的路往哪走,在中国,还是离不开政策面的考量。制播分离,要进一步充分落实,需要广电政策以及电视台体制变革的支撑,“禁令”或“霸王合约”频频,会伤害有市场竞争力的生产主体(特别是体制外)的信心和动力。比对英国业态,为什么他们有那么多优秀的节目创意公司和优质节目模式,这与其传播政策的支撑和鼓励息息相关。此外,若能再往深处突破,是否优质的节目公司能基于清晰的市场化和风险博弈规则,独立运作已有的电视平台,特别是那些尴尬生存的三线卫视?这也需要政策的“护航”。至少在目前,还是壁垒重重。但也正如星空传媒内部常常说的,“即便你躺在阴沟里,也要仰望星空”。只要能为转型社会的民众提供优质的电视节目产品,只要能为中国广电产业的健康和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我们就应该与广电政策的制定者和监管者的价值理念不冲突。若一切顺利,届时回头看模式,会发现其只是这条大道上诸多路标中的一个而已,何妨吟啸且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