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及解决途径探讨
2013-04-29冯秀娟
冯秀娟
一、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至关重要。中小企业对GDP的贡献率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率超过50%,提供了近70%的进出口贸易额。在自主创新方面,中小企业拥有66%的专利发明、74%的技术创新和82%的新产品开发。而资金短缺却成为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普遍性问题。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是目前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最难于突破的“瓶颈”。
从广义上说,中小企业一般是指国家确认为大型企业之外的所有企业,包括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日渐提升。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经工商注册的中小企业有1000万余家,与工业经济总量相比,企业数占90%,产值占60%,利税占40%,提供就业机会占75%。而正是这些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新鲜血液的中小企业却面临着资金短缺,无法做大做强的困境。
中小企业在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独特功能,如充当经济增长引擎、创造就业机会以及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等等为中国各界所认可。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在中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但由于中国当前独特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等因素制约,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许多企业自身难以克服的经济、制度以及法律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在这些难题中,作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融资问题更是首当其冲,成为举国上下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
中小企业由于存在着规模小、实力弱、效益不稳定、信誉度不高等不利因素,往往很难从银行里获得贷款。这使中小企业的发展始终面临着资金瓶颈。尤其是在金融危机袭来的时候,这种融资难问题就变得更加突出。有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末,我国中小企业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比重仅为10%左右。而即便是在2009年我国政府大力刺激经济发展,信贷规模急剧膨胀。2009年上半年新增贷款达到7.36万亿元的情况下,占我国企业总量99%的中小企业依然受困于融资难题。2009年头3个月,全国信贷规模总量增加了4.8万亿,但其中中小企业贷款增加额度只占不到5%,中小企业仍然被大量信贷投放所冷落。
二、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因素
1.企业自身因素
一是我国中小企业多以家庭经营、合伙经营等方式发展起来的,整体素质偏低,不具备规模优势,经营风险大,并且诚信意识淡薄。二是我国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信息披露意识差,导致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同时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决策具有个人色彩。三是我国中小企业缺乏抵押资产,影响其间接融资。
2.金融体系因素
一是我国进入体制改革不深入,现有的股份制银行和地方性金融机构与国有银行业务趋同,市场趋同,不能准确灵敏地反映市场需求,中小企业难以得到有力的金融支持。二是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中小企业很难从资本市场上获取金融资金。三是我国社会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缺少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专业机构和担保机构。
3.金融环境因素
一是受美国次贷危机和人民币持续升值等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内需相对不足、出口不断萎缩对大多数中小企业产生了致命的威胁。二是受国家政策环境的影响,不但缺乏相应的专门法律的保护,更重要的是国家宏观调控和信贷政策对大企业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三是我国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缺乏比较完善的信用评级体系,无法满足企业融资的需要。
三、中小企业融资的解决途径
(一)加快中小企业自身建设
加快中小企业自身建设,完善中小企业的内部经营机制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企业财务制度,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透明度与科学性,充分实现信息公开,解决银企关系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中小企业需尽快转换经营机制,建立使得企业经营信息公开、决策科学透明的经营管理机制。基于现阶段以银行贷款为融资主渠道的现实,而银行在对企业发放贷款可行性分析时重要一环是财务分析,中小企业应尽快建立完善财务制度,编制各种有利于银行等金融机构了解企业经营状况、以便于对企业经营能力及潜力进行分析的完善的报表。
(二)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当前,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有关部门纷纷加快相关的建设步伐,特别是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了专门部门负责管理信贷征信体系的建设。信贷征信系统是社会征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系统目前正在使用的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作用日益明显,已被银行系统接受、采纳,并作为日常管理的一部分。但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一是个人贷款信贷登记系统还未建立起来,使一些个人利用房贷、车贷骗取银行资金屡屡得手。二是各地区、各系统的标准应统一。技术标准越统一,信用信息通用性越强,则征信系统的信息容量越大,社会征信的成本就越低,征信发挥的功能就越强。
(三)完善中小企业贷款的担保机制
目前,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担保机构市场定位问题。目前担保公司一般将业务定位于大型企业的大额担保业务,这样风险小、成本低。还有一部分担保公司定位于为个人贷款业务提供担保,此类贷款稳定,风险分散,收益较高。恰恰忽略了中小企业这一市场。二是风险控制问题。一方面目前的担保机构基金来源少,尚未健全完善必要的风险补偿机制,且贷款倍数较高;另一方面,对担保机构又缺乏统一、有效的业务监管,因而防范风险的任务相当艰巨。三是担保基金与银行运作方面存在一定的矛盾,担保基金提出与银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而银行的经营则必须首先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这一分歧在实践中也一定程度地阻碍了担保基金业务的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有关部门成立一些政策性的专门为中小企业担保的公司,或给为中小企业担保的公司一定补贴,鼓励为中小企业担保的行为。
(四)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能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金融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
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建立完善中小金融机构,形成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这可以结合现阶段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进行。在中小企业分布较多的县及以下经济区域范围内建立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在国有商业银行退出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控股等形式进行改造,在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建立适合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中小商业银行。
2.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打开中小企业融资的直接渠道,拓宽中小企业融资途径。加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3.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基于现阶段中国风险投资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这一现实,这需要我们更多的从国外吸收成功的经验,研究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法律规章制度进行协调与解决,为风险投资基金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现阶段,中国风险投资基金应以政府倡导为主,有各种形式资金进入的、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的市场化运作的管理模式,形成风险管理体制健全、投资经营决策科学民主、内控制度健全完善的投资基金。它应该主要以成长型、科技型、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有发展前景的竞争性中小企业作为投资对象,通过提供发展所需资金及经营管理咨询等服务的形式介入中小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同时,还要探讨风险基金的退出机制,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退出一个企业而转向另一个中小企业,实现风险投资基金的良性循环和保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在这方面,美国风险投资基金的成功经验尤其值得借鉴!
(五)转换政府职能,理顺政企关系,积极疏通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各级政府应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建立从政策上引导、由企业自主决定破产、兼并、变卖等改制方式的机制。引导和鼓励发展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各类中介机构,给予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同的国民待遇。一是要制定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出台具体的可操作的政策性融资措施,推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步伐并实现担保行为的规范化。二是建立和规范中小企业税收支持政策,加强财政对中小企业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基金支持力度。三是要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加快中小企业的产权流动,积极招商引资,扩大中小企业担保的受惠面;要为那些有市场潜力的中小企业进行贷款担保,对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要积极争取上市,通过股票发行募集社会资金,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