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未知的数字出版未来
2013-04-29胡晓东
胡晓东
长期以来,中国互联网行业唯一的风向标就是美国硅谷,而中国的IT创业者动辄以模仿为荣,“中国的Google”“中国的Facebook”“中国的XX”……其中不乏成功者,但当我们审视它的成功真相,往往是彻底改变了模仿对象的既有模式,走出了一条新路。乃至今天,中国色彩为国际互联网舞台留下了新的印迹,如淘宝网、腾讯。同时,硅谷企业由于其文化土壤与市场环境的不同,进入中国市场却往往举步维艰,近的如高朋,远的像eBay。
亚马逊模式在中国
数字出版产业也是一样。汉王科技最早举起“中国亚马逊”的旗帜,以电纸书概念一举上市并轰动一时,最终却因为内容断环而销声匿迹;随后,国内最强大的原创内容提供商盛大文学接过汉王的火炬,推出Bambook电子书,率先以内容付费为盈利的模式强势出击,却因用户量不足逐渐淡化远去;当当网,这家国内最大的图书电商网站,拥有庞大的图书用户与流量基础,着眼电子书分销平台,挟一流图书资源及阅读器终端产品,向“中国的亚马逊”之梦做最后的冲击,至今却未见成效;而亚马逊也终于按捺不住对巨大的中国市场诱惑,Kindle在经过长期的准备后,大举入华。它的“中国梦”会实现吗?我们认为:亚马逊模式只适合美国,这个模式在中国行不通,别人不行,它也不行。
亚马逊电子书的成功得益于美国精装书与平装书的出版发行机制,平装书往往在精装书销售一年后发行,而与平装书同价的电子书则与精装书同步发行。从数据上也可以看到,Kindle电子书大行其道之后,精装书的数量并未下降,而平装书市场则受到极大的冲击。同时因为电子书传播速度快、购买便利,使图书总销售量得到了增长,整体形成了良性循环。从这个意义来讲,Kindle是“电子化平装书”,它聪明地利用精装书与平装书发行机制的时间差与价格差,读者因为“便宜、及时与方便”而购买电子书,也使得Kindle一举成功。而中国不存在这样的发行机制,只剩下正版与盗版之间的时间与价格缝隙可供利用,这样就使Kindle书店及其他类似模式的电子书平台价格越来越低,这样的产业链很难说是健康的。
也许有人会说,电子书无介质成本,如果能够依靠低廉的价格获取海量用户,那还是有前途的。这种说法在当前不成立,因为中国数字阅读的主要矛盾与阅读无关。一方面,数字阅读是移动互联的分支,目前虽然移动互联终端销量已经远远超过了PC,但移动商务只占互联网商务规模3%不到,用户不会或者不习惯利用移动互联终端买东西;另一方面,国内用户内容付费习惯需要很长时间的适应期,盗版的冲击也不容小视。“移动互联支付习惯”与“内容付费习惯”这两座大山,要想移开非一朝一夕可为,也不是一家公司就能做到的,无论它多大。
同时,在图书内容方面也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必须面临数据源差的问题。因为历史问题,很多出版机构数字化基础不够,数据源良莠不齐,格式转换本身就会出错,而更多的则是扫描版PDF文件直接OCR转换,错字错段、丢字缺词非常普遍,缺少图片甚至封面就更多了。以多看为例,为了保障整体质量,对得起“精品”两个字,必须人工审校挑错,这方面付出的人力、财力、物力难以想象,有的书制作需要0.5个人日,而审校往往需要2~3个人日。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中文版式本身就是复杂多变的。在版式方面,西文书版式简单、变化较少,95%的图书纯文字,别说图文了,甚至连字体变化都不多。但现代中国版式强调图文混排与字体变化。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一本宋体的书里你看到一段楷体的字,自然反应就是对话或引文,看到一段黑体的字你就知道是强调,版式所形成的“阅读思维习惯”在中国人的头脑里根深蒂固,如果缺失,所丢弃的不仅仅是美感。这两方面的原因也使得追求“大而全”的规模化、标准化、工业化运作模式举步维艰。
数字出版=科技+人文
可以看到,中国的出版与阅读有着很强的个性化特质,单纯以互联网科技驱动的、视国际成功经验为圭臬的模式行不通。但是,当我们看到地铁里、咖啡馆中,每个人都在盯着手机与pad的时候,更应该坚信数字出版在未来的广阔前景。事实上,科技与人文是数字出版这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两者的驱动力缺一不可。那么,科技能做什么,人文的价值又有几何呢?
技术首先改变人们的行为模式,继而由行为模式改变思维的方式。举一个例子,在胶片相机的时候,由于经济成本与时间成本的高昂,“摄影”行为的目的是为了“留影”;而进入数码相机纪元,“个人摄影创作”本身成为主要目的,至于要不要留下来“看”却不那么重要;等到了手机相机占主流,人们照相的目的已经演变成“自我表达”,连创作的欲望都边缘化了。同样,文字也在经历着这样的变迁。在纸质时代,人们对于文字的核心印象来自书籍,而书籍千百年来都在“以文教化”“著书立言”的框框里,面对纸上的文字,我们习惯“受教育”“学习”,而文字本身也赋予神圣的含义,所以要“敬惜字纸”。进入互联网时代后,文字的使用量骤然增加许多倍,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论坛、博客乃至今天的微博微信米聊,文字走下神坛而成为日常聊天吐槽的工具,文字的对面不再是那位高不可攀的作家或老师,而是我们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更重要的是,我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仅仅是文字的交流,图片、音视频、超链等所有丰富我们体验的手段都变得唾手可得。
技术的力量既然如此强大,为什么不是数字出版的决定因素呢?因为技术固然满足了我们的欲望,加快了内容传播的速度,但它并不是“欲望”与“内容”本身。比如说,在纸质书时代,我们是否也在想象——如果这时出现一张图片就好了,如果可以一点就能查字典就好了,如果能听听声音就好了……以前做不到,现在做到了而已,而你是否能有足够的兴趣去看完一部由电脑写的诗呢?技术无生命,而内容却有灵魂。如果内容本身无法适应技术的变化,再好的形式也是“新瓶装旧酒”,新鲜一时却无以为继。
回到内容我们会发现,纸质书电子化其实只是数字出版的初级阶段,数字出版的春天只会在适应数字出版的内容兴盛时才会出现。我们需要关注读者屏阅读思维与心理的变迁,我们需要用“屏文体”来取代今天的“纸文体”。在屏阅读思维中,人们更乐于接受平等而人性化的文字,就好像聊天一样轻松而娓娓道来;人们希望写作者的面貌越清晰越好,而不是板着脸说:“我是来教育你的”;人们更愿意交流与表达,而不是被动的接收;人们快速地关注话题、追逐话题、遗忘话题;人们了解自己的兴趣,并找到兴趣的归属地。从这个意义来讲,如果文字与用户屏阅读思维匹配,哪怕它印在纸上也是有生命力的;而如果文字是陈旧的,就算再花哨,也会被淘汰。
多看的精品阅读探索
大家都知道,多看科技是一家以技术立足的移动互联公司。多看的数字出版道路非常简单,那就是由总裁王川提出的:精品阅读时光!所谓精品,从内容方面,并非一定要符合某种口味、某种立场、某种“范儿”,因为你不能把自己的趣味强加给用户,而是从浩瀚书海中帮大家剔除那些跟风的、凑数的、没有营养的书,把那些“独立思考、言之有物”的图书不带任何倾向地呈送给读者。所谓精品,从体验上说,既不能炫耀技术与设计,也不能潦草简陋,而是尽可能地把握图书的“精气神”,以让读者感觉最舒服的方式展现出来。多看书城自2012年5月31日上线以来,至今已经拥有800万装机用户与6万多付费用户,书城当前存量为2500本,每天有2000本书销售,月动销率达87%,二次购买率为50%,这充分表明读者对于多看的“精品阅读”是认可的。其实,我们只做了一件事——一切从内容出发。
我们认为,任何的变革都不是空中楼阁,如果我们这一代数字出版人不能够有效地从纸质出版中取得营养,把纸质出版的精神发扬,未来的变革一切都是空谈。因此,必须先让电子书的阅读体验不弱于纸书。做出版的人都知道,图书的版式与装帧必须服从阅读目的,需要有助于体现内容,有助于读者理解,这是图书的根本,并不能说电子书就不需要这些。我们可以借助翻译衡量标准的“信、达、雅”来谈谈电子书的版式与功能设计。首先是“信”,电子书的排版必须尊重纸质书的百年排版标准,如禁排规则、段行间距处理、段首缩进、两端对齐、英文断字等是最基本的要求;其次是“达”,即发挥电子化优势,让用户获取优于纸质书的阅读体验,这里涉及电子化的版式重排以及对图片与多媒体内容的绚丽呈现,也包括如动态目录、批注、书签、搜索、参阅、超链注解等电子化特有的功能设置;最后是“雅”,这是一个高层次的要求,也就是说,怎样将这些功能与读者的自然阅读习惯相结合,让读者自然舒适地用到这些功能而不感到生涩。电子书“外表”的最高境界是功能随需而得的“润物细无声”,并非一堆不知所云功能的野蛮叠加。多看认为,用户消费意愿的根本还是在体验上。同时,这是一个从优质的内容开始,到轻松便利的书讯获取,直至简单方便的购买方式,再到舒适愉悦的阅读体验乃至符合互联网习惯的互动的完整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用户产生厌烦情绪,从而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达成,更不要说培养购买习惯。因此,无论是客户端功能、后台云服务,还是每一本书的阅读体验,均与内容紧密耦合,力求做到极致的体验。
在把握“屏阅读”的文体特色方面,多看也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考虑目前图书内容定制的困难,我们所采用的试验基地是在杂志上。比如,多看与图灵合作基于程序员的杂志《码农》,采取的角度就是把作者、编者、译者、读者全部放在一个平台上,让你从多维度、多角度去分析一个话题。这样可以把话题说得非常透、容量非常大,这个话题支线出很多书籍,一方面帮助出版社推书,另一方面给了用户足够的信息量。又如我们在做的《36氪》杂志,用户需求繁复复杂,比如投资者需要什么、创业者需要什么、普通读者需要什么、电子化的优势等,在这里就可以体现得淋漓尽致,1本杂志通过超链做20本杂志,1变20,根据不同用户特点把它细分精准化。此外,我们在做《北京纪事》杂志的策划时,发现它历史周期长、内容多样,我们就把它的所有内容打散,采取纵向化的方式,老北京的吃、老北京的穿、老北京的喝,把500期的过刊筛选、打散、重整形成100本书。
其实,多看正在做或想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眼里的中国数字出版未来,无法照搬国外成熟经验,面临完全“不可知”的世界,需要无数的试错、无数的探索,如身陷雪原,周遭雾霭重重,只要坚定一个方向,不屈不挠,最终总能踩到实地。幸运的是,我们还有一副滑雪板,那就是用户对数字阅读的强烈需求;一对拐杖,一支叫科技,一支叫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