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的本质就是与科技融合
2013-04-29梁威
梁威
多年前在媒体上看到过乔布斯的言论,大约是“苹果产品取得成功的核心要素是科技与人文的结合”。在过去的2012年,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概念被炒得火热,从科技部联合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等部门建立文化科技创新工程联席会议机制,启动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批准首批16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到文化单位纷纷要专业转型和升级,科技企业悄悄渗入文化产业。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有了极大的飞跃。
但是,我可以比较“严谨”地表达的是:出版从业者在面对科技浪潮时,我自岿然不动者,大有人在;叶公好龙者,偶可见之。所以,如果出版社以及出版集团不想躺在教材教辅上“睡大觉”,是时候放下斯文,捶窗砸门,叫一叫睡在铁屋里的人们了。
一、这一场技术革命会不会绕过出版的弯儿?
中南传媒董事长龚曙光的观点是:面对数字技术,等待是最大的成本,不做是最大的风险。这是业界比较少有而且态度鲜明的拥抱技术的观点。但更多观点,如另一位著名出版人周百义在《三十年的阅读风景与未来阅读价值选择》一文中表示:即使在数字化时代,只要纸介质出版物依然存在,我仍然提倡阅读纸介质的出版物。三联书店总编辑李昕在《数字出版:一盘没有胜算的棋》博文中认为数字出版虽是趋势,但困难很多。
不难理解,产业界对于这一场数字化浪潮的心态是复杂的。2002年前后的那一轮数字出版浪潮后,观望者并不是失败者——我们依旧“做内容”,只留下方正阿帕比、知网等抢着图书馆的生意;2009年前后那轮E-ink的浪潮后,观望者并不是失败者——我们依旧“做内容”,只剩下汉王过山车式的股价,金蟾科技依然做着“赛伦纸”的梦。当下,移动阅读基地或盛大文学也罢,ibook或APP也罢,点读机或电子书包也罢,唐茶、多看、当当、京东、豆瓣、淘花、zaker等,热闹归热闹,若说谁已经走了出版社“做内容”的路,让传统出版社“无路可走”,似乎乏善可陈。那么,在这些老出版家们的内心深处,仍有一丝隐隐的期盼:这一场正甚嚣尘上的所谓数字出版的变革,会不会绕过出版的弯儿?
我想给的是结论:不会!且不多解释。因为我举出的任何理由都会被批驳,而如果诸君从结论出发,冷静思考之后就不难认同:这一场由互联网技术而卷起的科技变革肯定是一场漫过产业头顶的洪水,每一个产业都会浑身湿透。据说校门口卖春卷的大妈都用上了“O2O”,还有谁能置身局外?
二、科技工作者给未来出版如何设计?
1. 阅读终端。如果出版界将来要为这一群破门而入的“技术打手”做历史回顾的话,第一个踹门的,肯定就是阅读终端。互联网背景下PC机的普及,改变了学术出版的产业生态。移动互联网下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正在猛烈冲击大众阅读市场。当然,还有风光一时的“电子墨水屏”,余温尚存。笔者认为,数字出版的供需关联方是数字阅读,数字阅读的终端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足够满足产业需求。能够勉强称得上不足的,一是成本偏高,二是伤眼睛,三是电池。
2. 物流和商流。物流相关技术是3G、4G、WIFI、光纤。光纤或者WIFI的速度自然不必多谈;3G通信的下行速度峰值理论可超过3Mbps,日本和韩国3G网络平均速率已达1400KB/S的水平;已经提上建设日程的4G通信,速度要快很多。据报道,Telstra(澳大利亚电讯)的4G网络平均速度为12.5Mbps。在这样的通信技术支持下,任何数字出版物的物流都是轻松的。据查,在APP store上,一本文字版《红楼梦》是3.1MB,少儿版的《红楼梦》是213MB,有声同步版的《红楼梦》是 537MB(几乎等量于一部100分钟的电影)。
在商流方面,理应关注云平台、电子支付等。我们看到,淘宝网等电商在大众商品领域的成功,亚马逊在电子图书专业领域的成功,苹果公司在APP store上的成功。而且,房子、车子、贵金属、古董等商品都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完成,因此可以确定地说:图书那点事儿,根本不能算是事儿。可“笑”的是,出版业已经广泛在“云平台”“电子商务”上跟进;要“哭”的是,众多“教育云平台”卖不赢一台步步高“点读机”,众多名家名作在方正阿帕比、当当网、阅读基地上的年收益总和不过区区数千元。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哭笑不得的局面在于:一是政府办出版体制下区域分割、资源分割和创新力遏制。二是现有出版单位在电子商务、云平台等技术上的运用,并没有量体裁衣,而是简单地把热词写进商业策划书。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像是3岁孩童穿着姚明的西装。
3. 出版物形态。普通意义上的电子书(Ebook)主要改变是在格式上,txt、xml、html、epub、ocf、cebx、kindle,其实百变不离其宗,服务纸质书的内容平移电子书。值得一提的是富媒体电子书(Advanced-ebook),我估计90%以上的用户都在APP里下载过教育或者少儿类的APP图书或者应用。这是被广泛期许的数字出版物类型产品,它所涉及技术与软件开发已基本无异,也是最近两年苹果工程师和安卓工程师人才紧缺的原因。虽然很多出版社已经尝试这类产品的开发,但由于存在较高技术门槛,真正意义上的技术编辑队伍没有建立,而且苹果公司相对封闭,安卓平台“财源”有限,除了一些体量较小的民营公司乐此不疲,收入尚可,大型出版单位的介入力度有限。
值得一提的是,不论是Ebook还是Adanced-book,它的基础还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形态。而笔者认为,数字时代的出版物形态是有革命性变化的。比如,微博上的“蛮子文摘”,韩寒的《ONE·一个》是不是出版物?更甚者,zaker、flipboard、鲜果传播等APP应用,将内容自动集结与分发,本身算不算是类似于“电子杂志”的出版物?进一步引申,如果按照rss的基本思路,在订阅这一块的功能进一步强化和细化,也就是说,把个性化的需求更多更好地满足,是不是一本量体裁衣的基于大规模定制的“电子杂志”,从而在信息服务这一块将出版与传媒的边界模糊?进一步大胆想象,如果基于维基百科、百度百科等的条目信息,以任务搜索、数据清洗与挖掘技术为助手,能不能同样更个性化地生成《管理学100个常识》等“疑似出版物”,从而在知识服务这一块将出版流程进行改造?如果再加上一台按需印刷机,出版社传统的“编印发”“齐清定”“三审三校”的工艺流程,是不是会有被彻底解构的风险?
当然,笔者跟很多出版人聊过相关上述“梦想”,大多时候被认为是“瞎想”。此处不辩解,但笔者内心之所以强大的基础是:在这一轮数字化浪潮中,传统工艺与任何现代技术的嫁接都是有可能的,而其中的百分之一的嫁接成果,就是未来!
4. 出版机构。在此,我不得不再次引用龚曙光有关数字出版转型的观点:全员进入数字化生存。业内关注数字出版,大多着眼于数字出版产品,忧心于盈利模式,其产品和模式背后站着的是数字出版人,在数字出版人背后站着的是出版机构的数字化。很多大型出版集团连ERP都没有,也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团队,却要在全球一体化的数字出版市场上去竞争,谈何容易?出版机构与技术的联姻,已经是时下必需。一方面,CIO制度和机构是可以考虑的,条件允许的大型出版单位,还可以考虑成立专门的技术研发中心。一方面,ERP、BI系统、资源管理系统等可以适时采用。此外,要用产品带动出版机构转型,比如选题决策辅助、电子商务、APP产品开发等,纸上谈兵的数字出版是无法深入的。
三、出版与科技融合有什么讲究?
我认为目前的数字出版产品,它与技术的关系大体上有三类:组成、合成、融合。一是组成,电子书大多如此,原封不动的纸书内容加上屏幕阅读的终端。这一类产品最大的问题是,它们只是把内容和技术装在一个盒子里,而不是写进一个产品里,割裂感非常严重。二是合成,内容上有了删减,技术上也有了适配。比如鲜果传播,将个性化选择的图书、博文、微博等进行板块化集成。比如zaker,按频道进行个性化内容选择和推送。内容虽然是广泛存在于网络的,却经过个性化需求的缀合之后,用技术方式呈现给读者。三是融合。这一类比较成功的是点读机、少儿类APP应用、托福考试系统等,这一类产品对内容和技术都有比较深刻和清晰的认识,有针对性地选择内容,恰如其分地运用技术手段,在强大的技术支撑下简约而不简单地呈现内容。既让读者不必却步于技术的畏惧心理,也让内容的美感和价值完美呈现。
当下,可以考虑几种路径来推进出版与科技的融合。一是以科技当助手。比如出版ERP可以优化流程,强化管理;比如数字内容格式转换工具,可以提高数字图书资源的转换效率,节约成本;比如电子商务,可以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品牌美誉度;比如APP应用,可以带动产品升级。二是以科技当产品。比如电子书包,这绝对是一个科技含量很高的产品。要实现传统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资料向电子书包和数字教室的迁移,科技要在其中唱主角。比如学力测评,如何做到信息的科学采集和学力的精准判断,这是目前市场上相关产品的软肋。至于软件公司专门为出版界研发的软件产品也属此类,不必赘述。三是以科技当阶梯。比如大数据的应用,在出版产业既是一个新命题,也是一个有前景的课题。但前景不一定在阶梯项目本身,而在于踏上这个阶梯之上的项目。
对出版单位加快数字出版业务发展的两个建议。一是多种层次结合。数字出版产品虽有技术高下,但无市场高下。从目前市场来看,也许移动基地的电子书收益要远胜于APP应用。所以,现实盈利性的产品和中长期产品要同时规划。二是低成本试错。科技产品本身有失败风险,对于搞科技融合的出版业者而言,尤其如此。虽然错误是难免的,但试错要在谨慎的态度下进行。成本太高的试错,既会挫伤信心和勇气,也会挫伤财力和投资者的信任。
正如华尔街日报所言,我们再次处于三场宏大技术变革的开端,它们可能足以匹敌20世纪的那场变革。这三场变革分别是大数据、智能制造和无线网络革命。信息技术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处理能力和数据存储几乎已经无所不能。大规模数据处理能力使以往无法想象的服务和业务成为可能,我们即将步入难以想象的新市场。
虽然出版产业的内容属性,注定我们要区别于其他产业的从业者,与科技的关系可以更柔和。但在这一轮“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数字出版变革到来之前,种种迹象表明,谁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得更好,谁就能获得一个未来竞争者的优势条件。
出版与科技的融合是一个大命题。但是,每一部鸿篇巨著的开始,都需要一份强烈的创作冲动,一个思路清晰的布局,和一支勤耕不辍的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