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开展好校本教研活动
2013-04-29次仁平措
次仁平措
【摘要】高中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校本教研与原有教研活动,在内容、组织形式以及运行和保障机制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新课改背景下的校本教研特别强调教研活动在教育实践中展开,强调教研活动展开中的理念与经验的共同引领,重视教师之间的合作,同伴互助。在实际教学中必须以改革传统的教育理念为切入点,围绕新课标、新理念、新方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深入探讨符合各校教学实际的教学方式。着力校本教研,推行高效课堂,使校本教研活动更好地提高我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教研活动;组织学习
普通高中新课改在我地区全面实施,我校也不例外,通过西藏教学方式的特点和学校自身的特色,我们将积极投身到这场史无前例的课程改革中,广大教师必须要认真面对。实施新课改关键靠教师,靠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校本教研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新课程实验的成败,那么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校本教研呢?本人通过学习在此谈几点体会。
一、建立机制、深入改革
随着新课改的工作逐步推进,必须需要学校内部管理模式要进行改革,为了适应新课改,学校可设立教育研究室,简称“教研室”这个机构如果得到上级支持可单独设立,也可划归现在的教学副校长为教研主任,教务处领导确定一名教务副主任,吸纳相关学科中成绩前茅且业务骨干、热心教研工作的教师作为兼职教研员。这样从机制上为新课程背景下开展校本教研提供制度保障。也保障了新课改背景下开展校本教研的长期性和实效性。
二、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挑战。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新的变化。①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传统的学校教育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作为知识的化身而进行单向的知识灌输。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自身形象,成为学习的组织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②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本次课改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由以讲授为主导的教学转变为提倡自主探究和引导发现的教学。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必然要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③教师是反思实践者。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通过反思去进一步理解新课程,提高实施新课程的效果和水平;④教师是课程开发者,教师不再只是课程的接受者,而是要作为积极的课程开发者,这是本次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理念,也是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课程开发能力,把课程开发作为职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⑤教师是研究者。教师应以研究者的形象出现,而不是经验和技术型的专家。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深入认识自身的专业行为,教师有必要进行研究。同时,教师作为研究者也可以促使教师对教学过程和课堂行为进行必要的反思与研究,把一些成功的教学经验上升为教学理论,为教育理论的发展作出贡献。
希望全体教师都能认识到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的新角色到底是什么?这样有利于开展校本教研工作。
三、同伴互助,共享资源
高中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校本教研与原有教研活动,在内容、组织形式以及运行和保障机制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新课改背景下的校本教研特别强调教研活动在教育实践中展开,强调教研活动展开中的理念与经验的共同引领,重视教师之间的合作,同伴互助。根据试点省份经验,同伴互助观课是校本教研的一种好形式。观课又称课堂观察,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传统学校比较盛行的听课活动类似。但是,传统的听课活动多半是宏观的,感性的,缺乏规范化和严谨性。听课后,听课者一般较少独立或与被听课教师一同利用听课记录材料来进行研究、讨论、分析课堂情况。而观课活动,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被界为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观课根据观察者目的不同大体可分三类,第一类是作为研究方法的观课,第二类是作为学校考评手段的观课,第三类是作为教师教育方式的观课,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观课,又称同事互助观课。由于观课者与被观课者都是抱着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解决共同教学难题的目的来进行观课活动的,不涉及褒贬奖罚和评价,授课者重视成长与学习,而不是表现或成绩。从而,课堂上能够真正表现自我,同时展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课堂能够保持自然性。观课者不是以评价者的身份观课,而是以学习者、研究者和指导者的多重身份进行观课,会有针对性地进行观课,更多地指向提高课堂教学和其他课堂行为的有效性上。授课者也会勇于尝试困难的课题和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并且乐意向观课者请教怎样解决自己正在面对的困难。观课后的研讨分析活动中,双方都可以诚恳相待,针对所观课题进行深入讨论,观课者与授课者都能从中受益,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同事互助观课活动,带着问题去观课,带着课题去合作研究,把校本教研真正开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大家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努力实现教育人力资源共享。
四、专业引领,指点方向
校本教研是在“本校”展开的,是围绕“本校”的事实和问题进行的,但它不完全局限于本校内的力量,恰恰相反,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是校本教研不可或缺的因素。离开了专业研究人员等“局外人”的参与,校本教研就常常会自囿于同水平反复,迈不开实质性的步伐,甚至会停滞不前,从而导致形式化、平庸化。所以,从这个角度说,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是校本教研向纵深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我们应该积极主动争取他们支持和指导。专业研究人员主要包括省市教研员、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这些人员相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他们的长处在于具备系统的教育理论素养。校本教研是一种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理论指导、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得以深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所以我们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中务必重视外请专家来校讲座,指点迷津。以便在新课程背景下,给我们指明校本教研方向。
五、自我反思,不断进取
反思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新角色的重要内函,全体教师必须深刻领悟反思的意义。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的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沟通。显然,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它具有研究性质,是校本教研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式。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所以,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把“自我反思”作为有效开展“校本教研”的一种重要的途径和方法。通过自我反思得到不断进取目的。
总的来说,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教学行动研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