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黑斑病与草履蚧防治措施
2013-04-29朱明
朱明
杨树黑斑病分布于整个杨树栽培区,主要危害杨树的幼苗、幼树及成年树的叶片,严重影响苗木的正常生长。杨树黑斑病在嫩梢上也能产生溃疡斑形成枯梢,使杨树提早2个月落叶,甚至会造成实生苗大量枯死,使育苗完全失败。
一、杨树黑斑病
1、 病原
杨树黑斑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的盘二孢属真菌引起的。据报道我国有3种,其特点是:分生孢子盘位于病叶角质层下面,分生孢子無色,双细胞,上面细胞大且钝圆,下面细胞小但略尖。
2、症状
病原菌种类不同或在不同品种的杨树上,其危害症状有一定的差异。杨生盘二孢菌引起的黑斑病在青杨派树种上病斑主要出现在叶背;黑杨派和白杨派树种上病斑在叶面和叶背上都有。病斑褐色,近圆形或角状。叶斑初期为针刺状发亮的小点,后扩大成直径约4~5mm的近圆形的黑斑。在少数树种上,病斑呈不规则形或角状。白杨盘二孢菌在叶面上形成直径1~6mm的近圆形、暗褐色病斑。病斑在嫩叶上为红色,老叶上病斑为黑褐色。潮湿时在病斑上产生1至多个乳白色胶粘状小点,即分生孢子堆。嫩梢上病斑初为梭形,黑褐色,长2~5mm,后隆起出现稍带红色的分生孢子盘,木质化后中间开裂成溃疡形。响叶杨的果穗上也产生病斑。
3、防治措施
在病害初侵染前,最迟于雨季来临之前,向苗木和低矮的幼树喷波尔多液200倍液、70%代森锰锌600倍液、50%多菌灵7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等,连喷2~3次,控制病害的发生蔓延。雨季喷药时,药水中应加入0.3%明胶(或豆粉汁、豆浆),增加黏着力,防止药液被水冲洗掉。对于高大的树木,可组织专业队采用6HY-25型烟雾机集中进行施烟防治,药物可选用8%百菌清烟雾剂或2.5%氟硅唑油烟剂,防治时间应掌握在无风早晨5~7时或傍晚18~20时。
二、杨树草履蚧
1、生活史及习性
此虫1年发生1代,以卵在树根附近土缝里成堆过冬。第2年2月上中旬开始出现若虫,晴天气温高时,若虫出土上树。卵孵化期间和若虫出土早晚很不整齐,长达 1个月之久。一般3月上中旬上树较多。
2、危害特点
杨树草履蚧是一种枝梢害虫,为害杨树、法梧、枫杨、女贞、柳、槐、桃、梨、枣、核桃等,是多种树木的林业有害生物。春季以若虫和雌成虫成堆聚集在树木的树条、腋芽、嫩梢上吸吮汁液,致使芽不能萌发或发芽幼叶枯死,常暴发成灾,导致树木生长严重受阻,严重危害时,整株整片林木枯死。
3、防治方法
3.1认真抓好苗木、林木产地检疫,防止虫害随苗木、林木运输传播。在2—6月调运的杨树苗木、林木,一旦发现有草履蚧应禁止调出。调出后,发现有草履蚧,必须立即销毁。有目的地采取各项林业技术措施,造成不利于草履蚧发生的环境,防止其蔓延传播。
3.1.1选择抗虫能力强的杨树品种造林。
3.1.2冬季(11—12月)对树干周围60~80 cm树盘翻挖15 cm,使土壤表层5~10 cm的卵囊暴露在外,破坏其越冬场所,降低卵孵化成活基数,平均可减少其出土量的2/5。
3.1.3合理混交,营造混交林是间接抑制草履蚧发生的有效手段。
3.2化学防治。在出土高峰期前后到3龄期若虫体背没有形成蜡质分泌物时,有机磷和菊酯。
3.2.1春季萌叶后,三年生以上杨树可利用打孔注射机把内吸性较强的甲胺磷、久效磷等农药注入树干进行防治,一般用药为40%久效磷、50%甲胺磷5~10 mL,用原液、1倍液进行注射,防治效果一般可在70%以上,此法可结合防治杨树天牛进行。类农药的杀伤效果好。同时,虫体较小,人工防治操作不便。
3.2.2草履蚧上树期间每隔10 d对隔离环以下的若虫喷布1遍2.5%敌杀死2 000倍液。
3.2.3雌成虫下树时,在2 m以下树干喷5%吡虫啉胶囊2 000倍液,使雌成虫足趾踩踏中毒而死,并将树干周围落在地面的雌成虫扫除集中处理。
3.2生物防治。大部分若虫第2次脱皮,虫体较大,体背已形成蜡质层,化学防治效果逐渐降低,这时要充分利用黑缘红瓢虫、鸟类、蚂蚁等天敌,这些天敌可抑制消灭草履蚧。天敌是控制草履蚧种群繁殖的重要因素,所以利用天敌不失为防治草履蚧的有效途径,在生产中林农应当注意药物的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