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和谐社会与江西省农村体育发展研究

2013-04-29李越辉

博览群书·教育 2013年9期
关键词:农村体育和谐社会江西省

李越辉

摘 要:从社会学、管理学的角度提出问题,找出研究的切入点。应用文献资料法对和谐社会体育发展的意义和基本特征进行探讨。从社会学角度来分析农村体育和谐发展的社会背景、现实意义和制约因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数理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揭示江西省农村体育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村体育发展的战略对策。

关键词:江西省;和谐社会;农村体育;现状;对策

一、概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呼声。在党的英明的决策下,十六大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国的发展战略,它是实现小康和现代化社会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特征。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关键在农村。因为农村有着占我国占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全社会的和谐。农村体育作为一种社会形态总是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它具有不同的社会意义和基本特征,在朝着构建和谐社会农村体育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农村体育在新的社会形势下被赋予新的内涵,同时农村体育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子系统也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明确和谐社会的时代意义,明确当前农村体育在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意义,明确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农村体育工作的基本特征,有利于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使得农村体育能在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大的社会背景下有着明确的发展方向。

江西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体育总局制定的《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工程意见》指出: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没有占全省总人口绝对多数的农民参与体育健身,就无法实现中华民族身体素质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城镇化政策的脚步加快,江西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大批劳动力的需求使得许多农民转型为工厂工人,他们不再从事繁重的农业体力劳动,因此他需要通过其他途径进行身体锻炼,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更加强烈。在此基础上江西的农村体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全民健身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体育锻炼场地、设施也有所改善,在全省广泛开展的“农村体育健身工程”让1000多个行政和自然村拥有了体育健身器材,对广大的农民群众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及提高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加速了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进程。

二、江西农村体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虽然今年来江西农村体育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但是总体水平相对较为滞后,覆盖的广度和发展的深度相对不足。通过长时间的调查研究,总结江西农村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一、农村体育管理机制不合理。江西省农村体育缺少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和专职管理人员编制,绝大部分乡镇没有体育运动委员会,负责体育管理的主要为身兼数职的科教文卫工作者。二、缺乏健身意识。广大农民群众认为劳动既体育,这种意识一直以来牢牢地扎根于他们心中。他们认为每天从事的体力劳动足以强身健体,而且他们不愿意花多余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缺乏对科学锻炼健康常识的的了解。三、体育人才和场地设施的稀缺。江西农村体育发展滞后,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在于缺乏具有专业素养的体育人才。不管是农村体育事业的组织管理人才,还是负责农民体育锻炼的指导人才都非常稀缺。

三、江西省农村体育发展的对策

根据上述原因,江西省农村体育一直发展缓慢,与城市社区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处于“全民健身活动”的薄弱环节。为了加快江西省农村体育的发展,提出以下几项发展对策:

3.1加强政府指导,实施统筹规划。政府在江西体育体制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这一能够极大促进农村体育发展的工程纳人到政府业绩的考核内容来,作为政府常规工作计划之一。发挥政府引领、指导功能,鼓励各地乡镇或农民自发成立农民体育协会,必要时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和经费支持。建立健全层次丰富的组织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县级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同时农村体育的发展也不能过分依赖政府支持,需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多元化服务体系,增强农村体育自身造血功能。3.2转变观念,培养健身意识。观念意识的转变是一切改革的先决条件,只有去除观念陈旧的根源,才能使改革发展不只流于形式。通过文化宣传制造积极的健身舆论气氛,让农民群众对参加体育锻炼的健康生活方式有直观的感性体验和情感认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农民健身的积极性,培养兴趣。合理利用“三下乡”政策,给农民送去知识和技术的同时,向他们普及讲解体育娱乐信息,举办体育知识竞答等系列活动。随着我国城镇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农民居民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逐渐改变,农民的体育意识和对体育的价值认识将与现阶段的城市居民接近和靠拢。3.2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体育管理模式。可实施三种管理模式:对文化站、学校、公共体育锻炼场、非营利性的群众体育俱乐部等实行公益型管理,主要依靠政府补贴和社会公益资金投入,以“无偿”或“低偿”的方式提供公益性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对体育协会、俱乐部实行半市场化的准经营模式管理,政府提供部分资金支持,部分通过面向市场经营,提高自我补给的能力,为“全民健身工程”提供服务;对以营利为目的的民间体育俱乐部实行市场化管理,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增加农村体育的生存空间和注入可持续发展的活力。3.4大力培养农村体育骨干力量。建立完善的体育人才培养机制,建设一支庞大的高素质体育专业指导和管理运营人才队伍。同时扩大体育人才的选拔范围,如中小学体育教师、高校体育系学生志愿者、农村体育爱好者等等。健全农村体育工作者岗位制度,实行权利和义务相结合的负责制度,经济物质奖励和无偿服务相结合,使全社会的体育人才资源系统得以建立,充分发挥其作用。3.5改善农村体育场地设施条件。江西农村体育锻炼基础设施匮乏,己经成为制约农村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瓶颈”。现阶段江西省财政也难以同时拿出大批的项目资金来大规模地兴建公共的体育场地设施,因此要广开资金渠道,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资助体育健身活动,提倡家庭和个人为体育健身投资,形成一种政府拨款,社会筹集和个人投入相结合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格局。

四、结语

江西省农村体育的发展规模、水平和速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经济发展为农村体育发展提供的物质条件,取决于经济发展带来的个人经济状况,以及由此引发的人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化。

参考文献:

[1]赵爱国:试论我国农村地区大力组织开展体育活动的必要性[J]。体育文化导刊。2005年6月.

[2]徐国根江志强:《江西农村体育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的研究》,农业考古,2007年3月.

[3]徐颂峰,欧阳秀雄,刘烨:《农村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研究》,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2月.

(本论文为景德镇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农村体育和谐社会江西省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江西省音协开展《幸福欢歌》创作采风
江西省音协八届二次常务理事(扩大)会在昌召开
农民体育场地需求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浅谈农村体育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
农村体育公共产品有效供给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群众文化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