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枯萎病与白粉病防治技术
2013-04-29于春湘
于春湘
枯萎病是黄瓜上普遍发生的一种危险性病害,在一些大棚内,由于连年栽植黄瓜,枯萎病日益严重,成为影响黄瓜产量的重要因素,而黄瓜白粉病是黄瓜的重要病害。通常在黄瓜生长中、后期发病重,造成黄瓜的产量损失,甚至提前拉秧。
一、黄瓜枯萎病
1、危害症状:该病从黄瓜幼苗到生长的后期都能发病,在低温、潮湿的土壤中,开始结瓜时,发病重。幼苗期发病,茎基部变褐缢缩倒伏,维管束变褐色;成株期发病,下部叶片叶脉逐渐退绿,叶片呈掌状黄色病斑,黄叶逐渐向植株上部蔓延发展,全株叶片中午呈现萎蔫状,早晚恢复正常,反复数日后,整株叶片萎蔫下垂,直至干枯死亡。茎基部水浸状腐烂缢缩,后生纵裂呈丝麻状,潮湿时病茎部长出白色至粉红色霉状物,有时其上有桃胶状分泌物。地下根部变褐色,无新生须根,维管束变褐色。
2、发病条件:该病病菌以菌丝及厚壁孢子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厚壁孢子在土中可存活5-6年。病菌由种子、肥料、农具、昆虫及灌水传播,由幼根、茎基部的伤口侵入组织进入导管,并在其中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和菌丝,阻碍水分的输导并产生毒素使植株萎蔫。在地温15℃以上时开始发病,23℃左右最适宜。重茬地,排水不良的粘土地有利于发病。
3、防治措施:(1)药剂灌根防治:易发病的棚室,在定植时,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多菌灵粉剂800倍,或40%双效灵800倍液,每千克药水灌15-20株,以后每10天灌1次,连续2-3次效果较好,并可兼治黄瓜白粉炭疽病。(2)采用嫁接防病:一般采用黑籽南瓜做砧木嫁接黄瓜。黑籽南瓜根系发达,吸肥水能力强,生长势旺,对枯萎病菌免疫力强,增产效果明显。黄瓜苗嫁接部位应距地面2厘米以上,能断绝不定根的滋生。定植时,黄瓜与南瓜嫁接的接口处须距离地面有一定的高度,以避免黄瓜接触地面再长新根,失去嫁接防病的作用。
二、黄瓜白粉病
1、危害症状:病害先出现在下部叶片正面或背面,表现为白色小粉点,后扩大为粉状圆形斑。在条件适宜时,白色粉状斑点继续扩展,连接成片,成为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区,直至布满整个叶片,看上去又象长了一层白毛,所以俗称、白毛病。其后叶片逐渐变黄、发脆,白毛由白色转变为灰白色,最后叶片失去光合作用功能。受害的叶柄和茎,症状与叶片基本相似。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大小(30.2~39.5)微米×(7.38~22.12)微米。闭囊壳褐色,球形,直径67.5~122.4微米,无孔口,表面有附属丝。
2、发病条件:该病喜温湿、耐干燥。温度10~30℃,相對湿度25%~85%,其孢子均可萌发。发病最适温度16~24℃,最适相对湿度为75%。温度高于30℃,湿度超过95%,则病情受到抑制。雨后干燥,或少雨,但田间湿度大,白粉病流行的速度加快,尤其当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交替出现、又有大量白粉菌源时很易流行。
3、特性:病原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或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在棚室保护栽培的作物上越冬。越冬的闭囊壳在气温达到20~25℃时散发出子囊孢子,或由菌丝形成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发病后病斑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在田间进行多次再侵染。
4、防治措施
4.1药剂防治:①定植前,棚室内用硫磺粉进行熏蒸消毒。方法是将硫磺粉和锯末混合均匀,分放几处,晚上密闭温室,点燃熏蒸1夜。发病初期喷50%醚菌酯干悬浮剂150~225克/公顷,或5%烯肟菌胺乳油750~1200毫升/公顷,或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3500~50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8000~10000倍液,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10%腈菌唑乳油1000倍,或40%多·硫悬浮剂500~600倍液,或3%好力克悬浮剂3000倍液。每隔7~10天喷第2次药。②育苗时,床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消毒,控制湿度在60%以下,并保证有足够的光照和温差。挑选健壮的幼苗定植。
4.2农业防治:①加强水肥管理,及时追肥,防止缺肥早衰。不要偏施氮肥,要注意增施磷、钾肥。结瓜期,可加大肥水的用量,适时喷叶面微肥,以防植株早衰。②切忌大水漫灌,可以采用膜下软管滴灌、管道暗浇、渗灌等灌溉技术。定植后要尽量少浇水,以防止幼苗徒长。
4.3生物防治:采用27%高脂膜EW80~100倍液,或于发病初期喷在叶片上,形成一层薄膜,不仅可防止病菌侵入,还可造成缺氧条件使白粉菌死亡,每隔5~6天喷1次,连续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