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济宁八角鼓
2013-04-29赵小林李娟娟
赵小林 李娟娟
摘 要:清代中叶,北京八角鼓沿运河传入山东济宁,经过后来艺人们的不断改进,并大量吸收了当地的各种民间表演艺术,同时受当地方言音韵的影响,逐步发展成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济宁八角鼓。该文针对目前济宁八角鼓的生存状况,提出了具体的保护、发展措施:政府职能部门要提高认识、培建立训基地、保护老艺人、要注重文化品牌意识。
关键词:济宁八角鼓 保护 发展
中图分类号:J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c)-0-02
1 济宁八角鼓的发展历史
八角鼓最早是古代满族人用于娱乐的一种击膜鸣乐器,因鼓身有八个角而得名,又称单鼓。鼓体扁小,鼓面呈八角形,在清朝代表当时八旗。传说中,八角鼓是满族八旗的八位首领每人献出一块最好的木料镶嵌而成的,以此来象征满族八旗的团结,八木相拼可得八角,故名八角鼓。
明清时期,济宁就是大运河沿岸比较重要的水陆码头之一,当时商铺云集,经济一片繁荣,这极大的滋养了各种艺术的繁荣发展。济宁与河南接壤,当时诸多河南商贩往往经旱路至济宁上船贩运,在长期的交往过程当中,济宁当地方言与河南方言形成交融趋势,因此两地的方言极其相似,风物民俗也非常相似,艺术交流也极为密切,当时,河南的鼓子曲很快在济宁流行开来,自北京八角鼓流入济宁以后,两种艺术门类又融合了济宁当地的民歌俚曲,三者交融而成了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地方艺术形式—济宁八角鼓。关于北京八角鼓流入济宁的说法有很多,据记载:康熙皇帝(从公元1689年到1709年间)曾经先后四次来沿运河南巡,乾隆南巡时也曾经先后九次入驻济宁,当时皇帝出行会有众兵护驾,在这些护驾的清兵当中有很多人会唱八角鼓,这也是军中娱乐的重要的艺术形式。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皇帝对八角鼓演唱也比较喜欢,因此来到济宁之后,八角鼓的演唱就不间断地进行,当地官人为了迎合皇帝,就让当地的民間艺人学习八角鼓,于是,八角鼓就在济宁生根了。另一种说法是旧社会一些会唱八角鼓的流浪艺人顺着大运河南下时留下的。还有一种说法是一些商人来济宁经商,他们有充足的钱财,为了娱乐享受就自费把一些会唱八角鼓的艺人请到济宁献艺,久而久之,这种北方的曲艺艺术在济宁就占据了一席之地。从济宁八角鼓的来源说来看,济宁八角鼓并不是当地原发性的艺术种类,而是一种外来艺术与当地艺术相结合的再生艺术。
2 现状综述
济宁八角鼓最鼎盛时期是在晚清,当时演唱济宁八角鼓的艺人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一些豪门商贾的宦官文人,他们多以八角鼓视作时尚高雅的消遣娱乐项目;另一部分是一些盲残的贫苦艺人,他们多以此作为乞食之业,但是他们却从不走街串户,也不搭棚献艺乞讨,而是多在豪门富贾喜庆的时候,受邀至其家中进行为期多日的演唱,人们称作“客屋台里的玩意儿”;也有一部分巨富人家专门收养着一班子八角鼓艺人专门来供其演唱消遣。
济宁八角鼓历经一个多世纪,它有着严密有序的牌子曲联缀体的声腔结构,在其最鼎盛时期有四百余个牌子曲小令,但是现在能够收集到的不足一百个了。这些牌子曲长短句,结构比较特殊、平仄韵角格律非常严谨的古体结构,并且又多是字稀腔长、节奏缓慢、衬词较多的庸长旋律,所以,它既难以使人学会,也难以让人听懂。随着时代的变迁,愿意听八角股的人越来越少。自民国以后,济宁八角鼓就开始走向衰败。“文化大革命”期间,济宁八角鼓也遭到了沉重打击。广大从事八角鼓创作演出的艺人们遭到了排挤,他们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忍心丢弃八角鼓这种群众性的曲艺形式,为了生计有的改为算卦谋生,也有一部分艺人改行演唱琴书或坠子了,这也是致使八角鼓艺人断层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仍然守护者济宁八角股的艺人只有孟昭玲、刘福莲、胡静华几位老人了。同时八角鼓的一些音像资料和文字资料在这一时期也全部被毁掉。文革结束后,文化部门再一次对八角鼓进行抢救、挖掘,录制了许多传统曲牌。济宁八角鼓经历了兴盛、低落以及现在的濒临绝迹的不同时期,在这过程当中凝聚了几代艺人的不懈努力。具体的流传谱系如表1所示。
3 原因探析
笔者通过对济宁八角鼓的调查得知,济宁八角鼓现在面临演出人员的极度匮乏,演出曲目急剧缩减,八角鼓的受众体几乎不存在的现状,这很难想象济宁八角鼓曾经的兴盛繁荣,如今却与大众如此疏远。现在济宁八角鼓已经处在濒临绝响的边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同时文化一体化的进程也在加快发展,发达国家的文化艺术与强大的商业手段开始涌向中国,这对我国本土的传统艺术造成了极大的撞击。济宁八角鼓作为一种地方性的曲艺种类正逐步失去它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农耕社会。特别是在当前大众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审美需求在发生着重大转变:大众的审美观逐步趋向流行化。这种审美需求上的重大转变给济宁八角鼓带来了重大撞击,大众不欣赏甚至根本不知道八角鼓,这致使济宁八角鼓失去了观众群体。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精神享受方式日趋丰富,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电视、网络了解世界。那种超越时空、超越地域的艺术享受和惊险刺激的场面就直接进入眼帘。这种快捷方便、自由随意的欣赏方式无形之中改变了人们的审美情趣。随着审美意趣的变化,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在发生着变化,认为济宁八角鼓是落后的、守旧的,对其拒之千里,致使济宁八角股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狭小。
4 对济宁八角鼓的保护发展
4.1 政府职能部门要提高认识
首先当地政府应对济宁八角鼓的生存现状做详尽的调查分析,进而制定出相应的保护、传承措施,并组织相关的艺术家构建专家组,从而形成较为系统的管理体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政府部分应起到宏观调控作用。
4.2 培训基地的建立
组建“济宁八角鼓培训基地”是对济宁八角鼓保护、传承最为有利的措施。把老艺人请进基地进行教授,并采取各种积极的措施,把年轻人吸引到基地来,从而增强八角鼓的后备力量,培训基地必将对济宁八角鼓的保存、传承起到积极的作用。
4.3 对老艺人的保护
现在真正能精通济宁八角鼓的只有孟昭玲、刘福莲、胡静华几位老人了,因此当地政府部门应视几位老艺人为宝,给予“明星”式的保护。有能弹、能唱的艺人对于济宁八角鼓的传承是件莫大的幸事,但艺人年事已高又使济宁八角鼓面临失传的境地。因此当地政府、文化部门要在老人能弹、能唱的岁月里培养出更多的年轻的继承者,可以给予老艺人一定的经济补助,这样他们就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的投入到八角鼓的传承工作中去。
4.4 要注重文化品牌意识
济宁八角鼓作为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目前已经成功申请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出了其存在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当地政府部门、一些知识能人应当强化品牌意识,把济宁八角鼓做成济宁运河文化的重要标志性品牌,这不仅是对济宁运河文化的一种提升,对济宁八角鼓的保护也将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栾桂娟.中国曲艺与曲艺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2] 于林青.曲艺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3] 冯光钰.多重视野中的曲艺音乐[M].香港:华夏文化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