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美学渗透

2013-04-29姚晖

新课程·中旬 2013年9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信息技术

姚晖

摘 要:以新课程三维评价目标、课程综合实践为出发点,从“美丑之辨”“美丑之易”“美丑之宜”“美的发现”四个方面阐述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美学渗透。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华美学;道德约束;创造性思维

当前,信息化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在硬件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缩小,但与之匹配的国民信息素养培养明显滞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无疑是广大的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积极探索的地方。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新课标中摒弃了传统教学大纲中过于强调知识内容评价的弊端,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立体评价标准,将能力培养、情感价值引导和知识技能的掌握提升到同样的高度。这给信息技术学科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信息技术学科课程中提高国民信息素养的任务和新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很显然是不谋而合的。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综合实践课程,它可以融合很多其他学科的元素,比如说算法和数学之间的联系,图像处理与美术修养的提高,而作为计算机基础的二进制数更是由于物理上的晶体管性质所决定。培根说:“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实际上,很多学科尽管性格差异明显,但依然能够找到灵犀相通之处。本文权且抛砖引玉,从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美学渗透这个角度,谈一谈个人在学科的综合化渗透对情感价值目标培养的促进作用这方面的理解和体会。

一、科技道德与美丑之辨

信息技术素养培养中我认为最基本的一条就是:科技力量的道德约束。科技只是一种工具,能不能发挥作用,发挥的是什么样的作用,都取决于掌握科技力量的人的道德素质。

1.如何正确合理地利用信息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获取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无论是想获取信息,还是发布信息都更加快捷方便,而其中以网络为最。也由于网络的信息的庞大与相对自由,给青少年学生带来一些不必要的诱惑与烦恼。如何抵御网络低俗信息,如何辨别欺骗信息?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区别美丑,辨别美丑的过程。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美丑相依,有美必有丑。我们要以法为据,根据社会审美道德,取网络之美,弃网络之丑。心正则眼明,眼明则美丑立现。

2.如何把你所掌握的知识用在正确的地方

信息时代要求我们掌握一定的信息工具,具有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只是我们学会了这些本领后,又用在何处了呢?学会了PS修图,去肆意恶搞别人的照片;学会了网络搜索,去搜索抄袭别人的作文;自学了病毒制作原理,去制作病毒攻击他人计算机?只有把掌握的知识用来提高自己水平、造福他人、促进科技进步,这才是真正的科技之美。

二、流行风尚与美丑之易

青少年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对流行时尚情有独钟,那么如何才能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呢?这个问题实际上和中国传统美学上的美丑变化的观点是一致的。

1.美丑相易

美和丑都是一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比如唐人以肥为美,而现代则以瘦为美。流行风尚也是如此,我们要有自己的审美观点,不能人云亦云。

2.妍媸有定

有些东西是人们在社会的长期发展中在美丑观念上所产生的共识,这种美丑通常是不会随时间轻易发生改变的。比如说学习之美,古代的人讲究“学而优则仕”,而现代人则说“知识改变命运”,几千年来其基本内涵依然一致。而在信息技术领域,则讲究原创最美,抄袭丑陋;提倡分享,尊重知识产权。

三、信息自由与美丑之宜

网络的发展给信息传递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但即便是天空,依然要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在信息世界里这种制约便是信息自由的度。在传统美学里则是要求美也要有度,也要适宜,“淡妆浓抹总相宜”便是这个道理。网页中文字和背景颜色的对比,文字、图片、动画的布局,是同样讲究适宜的。信息自由的合理有度,则体现在两个方面:获取信息,要识别信息真伪美丑,尊重知识产权,善用信息资源;发布信息,则要诚信有据,不能恶意造谣中伤。如果超出了合理的限度,就必然受到法律的制裁。

四、创造性思维培养与美的发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已经得到了历史发展的证实。信息技术学科作为科技教育前沿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责无旁贷。

美的发现来自于灵感的爆发,就像杜甫诗中所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很多科学技术的突破也往往得益于天马行空的创造性思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而信息技术教学中,则主要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激发,自学能力的培养。如“图像魅力”章节中可以设计一些学生对素材图像的评析辩论,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在图像处理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设计意图。网页制作章节中,则可以让学生根据已给的素材,设计主题,选择材料,完成自己的网站设计。总之,多给学生一些动手还有动脑的机会,别总是依葫芦画瓢,教师怎么讲学生怎么做,没有一点自己的创造空间。

以上是本人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综合化以及如何用美学思想渗透信息技术教学,促进信息技术课程情感价值目标实现的一些粗浅的思考,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作者单位 江苏省溧阳市光华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如何运用数学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