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能听懂课,就是不会解题”现象的成因与对策

2013-04-29马俊

科技创新导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成因对策

马俊

摘 要:数学课能听懂,课后作业不会做;平时数学学得不错,考试成绩上不去;初中时数学学得好,到了高中退步大。导致以上三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数学教师没有搞好初高中衔接,没有引导学生做好从初中学习中突出的“练”字到高中学习突显一个“悟”字的转变是导致以上现象的根源,只有切实做好“练”到“悟”的转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关键词:能听懂课 不会做题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c)-0-01

我们经常听到,同学们反映数学课能听懂,但是课后作业不会做;不少学生家长说:孩子初中数学成绩好,到了高中不知为什么退步这样大?也有学生说:自己平时数学学得不错,就是成绩上不去。带着以上三种现象的成因和对策的探究,我对自己的教学做了深刻的反思,对我校数学老师的授课进行了分析,认为:我们数学教师没有搞好初高中衔接,没有引导学生做好从初中学习中突出的“练”字到高中学习突显一个“悟”字的转变是导致以上三种现象的根源,只有切实做好“练”到“悟”的转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1 成因分析

缺乏初高中衔接,没做到“练”到“悟”的学法转变是成因之一。初中,由于教学内容相对少,每讲完一道例题后都要让学生做相当数量的练习题;课堂上安排学生板演的机会多,重复练习的时间足,重点题反复做过多次;而一进入高中,由于教学内容多,每节课几乎都在赶进度,让学生板演和重复练习的机会少的可怜,课堂上强调的是数学思想,注重的是举一反三,而不是重复练习。初中数学突出的是一个“练”字,高中数学需要突显一个“悟”字。过早地瞄上了高考,教学的起点过高是成因之二。为了高考成绩,每位教师从高一就瞄准了高考,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进了对高考试题的讲解及解题方法的训练,采用的《配练》上的练习题,大都是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从课堂教学到课后练习都给本不适应高中学习的学生过早的加重了负担。没做到先复习,再作业是成因之。根据遗忘规律,在接触新知识的最初阶段是遗忘知识最快的时候,因此,每节课后做作业之前,应当对照课堂笔记,复习巩固当堂内容,之后再做作业,否则,学过即忘,以至于看到题目就害怕,好像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一般。不懂装懂,不求甚解是成因之。部分学生所谓的“听懂了”是懂得了解题的每一步,对于自己没想到的地方是在老师的诱导下懂得的,并不是独立思考的结果,也不是同学间相互探究的结果,这样的懂不是真“懂”。部分学生因为虚荣,课内外从不主动的提问题,以至于问题越积越多,跟不上趟,学习兴趣也慢慢淡化,到后来怕上数学课,作业不是自己做的,是抄来的。作业缺反思纠错是成因之五。由于学生在整体或局部知识的掌握不全、不牢固,作业出错是很正常的事,重要的是我们师生是否对错误的原因进行了必要地分析,错误结果给予了纠正? 如果我们忽略了对作业的反思纠错环节,作业中的错误将会影响我们的进一步学习。不会听课、缺乏合作交流是成因之六。刚进入高中的初中生,大都上课能专心听讲,能尽力完成作业,然而,课堂上满足于听,没有记笔记的习惯,既是记了笔记,也停留在抄写板书内容的层次上,没有对解题分析和数学思想引起重视;课后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不是积极的去互相交流探索,习惯于等待老师来讲解,殊不知高中的数学题,同学之间不交流探索,靠老师的讲是讲不完的。

2 对策与建议

2.1 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制定贴近学生的学习目标

高一学年,教学进度不可过快,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合适的教学进度,确定适当地期望值,教学要贴近学生,不能过早的以高三复习时要达到的水平要求学生,不要从高一就用高考试题训练学生,防止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提问和交流时尽量照顾弱势群体,讲解问题要尽量降低难度和起点。

2.2 全员参与教学活动,有效防止“懂而不会”的现象

课堂上凡是学生能讲的内容和题目让学生先讲,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有些题目”让学生讲出“错误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再通过师生共同的矫正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效果会更好。有些题目,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引出多种思路或解法,再由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共同优化思路,寻找出最佳解法,并给予拓展或延伸,这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重要举措。每节课上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不能是学生所想,也不能是对“学生讲解”的重复,要争取做到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有新的题目、新的问题生成,通过对新颖问题的思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当堂训练是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当堂训练要有时间的限制,要求学生做到限时思考、限时解答,要培养学生限时解题的能力。如果平时的训练没有时间的限制,考场上的你肯定是时间不够用的。

2.3 正确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从已经习惯了的简单重复练习转变为每解决完一个问题都要给予必要地反思,反思解法的对错、反思解法的多样性、反思解法的灵活性,从中“悟”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方法。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悟性,不会思考、不会反思、不会去“悟”,怎么会解题呢?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例题、习题的功能,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教会学生解题;讲解时不要因为节约时间忽略对“为什么这样去做”的分析,学生只听懂 “因为……,所以……”是不会解题的,模仿 “因为……,所以……”也只能做一些“练习”层次的题目,反思这个“因为……,所以……”才会有所“悟”。

2.4 改进学法,从根本上解决“能听懂,但不会解题”的问题

要学好数学,学会解数学题,只有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方法上找出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能听懂课,就是不会解题”的问题。需要强调的两个学习环节是:(1)先复习,再作业。在作业前及时复习当天所学教材,熟记定理、定律,熟悉讲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如果你听懂了,认为自己会了,放弃了复习巩固,做题时就会出现懂而不会的现象。另外,做作业时,要如同参加考试时一样,自己独立完成,切忌照着例题做习题,照葫芦画瓢,否则,就像“葫芦”没了,你照样画不出“瓢” 来一样,考试的时候你还是解不出题目的。(2)勤学好问,加强合作交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往往基础薄弱的同学在学习上是很机械的,只求会解,不求甚解,既是没搞懂问题的本质,也不请教老师,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应该有问题就问,就算这个问題对大家来说是很容易,但你不懂就要问,经常提问还可使自己从怕问变为想问,从不会问变为善于问,问老师,问同学,每解决一个问题,你就有一份收获,有一份成就感,为学习数学种下了兴趣的种子。

2.5 让学生养成认真订正作业的习惯

把作业上、试卷上错误的解法加以修正,这是扎扎实实掌握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从思维的反复性和有效性角度来说,通过订正获取到的知识的印象比一次性思维获得的知识的印象要更深刻,更牢固,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我们要对布置的作业重视二次批阅,即批阅后学生更正,更正后再次批阅,决不让学生一错再错,同一个地方摔两个跟头。

参考文献

[1] 刘得斗.谈谈听课和评(说)课[J].甘肃教育,2001(Z2).

[2] 周冬林.数学猜想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3).

[3] 张国保,时先明.浅析中学数学教育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数学教学通讯,2006(8).

猜你喜欢

成因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色散的成因和应用
对策
谈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