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大千,笔随意走
2013-04-29齐亚霓
齐亚霓
【摘 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和语文考核形式的改变,《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有了更明确的目标规定,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选材、写作方法、写作自信心角度,提出改进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效果的具体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写作教学;写作兴趣;选材;方法;自信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如何才能培养起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不再觉得写作是个负担而是一种需要甚至享受,从而提高考试作文分数?
从我近几年的教学经验来看,从写随笔入手引导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一条不错的途径。写随笔,是初中三年一以贯之的练笔方式,相较于正式作文,随笔的形式更自由更好驾驭,所以如果能循序渐进指导学生写好随笔,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会得到很好的提升。
一、从指导选材引发学生写作兴趣
我了解到,学生在小学阶段写日记,常常发愁没有写作话题或者写作素材。初一刚入学时,我就给学生明确,我们定期要写的“日记”换名字换要求了:随笔,顾名思义,就是“笔随心走”的意思,主要写自己学习生活中的事,写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可以不像写作文那么拘束。比如刚入学时,可以写自己对新校园的观察,对新老师和新同学的认识,写自己面对新环境时的内心感受。这样一来,学生不担心自己的选材有没有“重要意义”,只要是自己心中所想就可以。这样,每一个学生都有话可写,比如很多学生写了对小学老师的怀念,对中学老师的希望,第一次上晚自习的新奇,第一次受到中学老师肯定时的喜悦……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又会觉得生活日复一日,没有什么新鲜的题材可选,这个时候适当用当下学的课文作为范文,会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初一学习了第一单元课文《童趣》之后,学生对作者写到的童年小事非常感兴趣。文中的事件很小,只能算是作者自己自得其乐的心理活动,但作者都能把它写的趣味盎然,这源于作者善于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细小的美,且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我便指导学生写一写自己童年生活中类似的经历,看谁的经历更能体现细致的观察力和大胆的想象力。毕竟是稚气未脱的孩子,他們能写出自己从玻璃珠里看到的天堂,从花蕊中走出来的翩翩仙子,从蚂蚁迁徙中看到的家族故事……课文《蝉》、《紫藤萝瀑布》,写的只是生活中的寻常小物和寻常景色,但作者能把这些事物和人生联系起来,让学生意识到身边的许多物象值得关注,如果有心,还可以从中悟到生活的哲理。这样一来,日月星辰、阴晴雨雪、春花秋叶,都成了学生笔下的好素材。我至今记得,我怎样沉醉于学生写的夜与星空的静谧,我还记得,一个女生在写大院里一棵桑树的命运时,泣不成声……
让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社会热点,也是很不错的取材方向。比如老人倒地要不要扶、食品安全监管、莫言获诺奖、“神十”上天太空授课等等社会热点话题,先引导学生去关注去思考,然后让他们尝试把自己的想法用文字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增长了社会知识、提升了社会责任感,而且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发出自己的声音,增强了学生的成长感受。
通过这样一些指导,学生认识到了:只要用心,生活就是写作素材的源泉,有心人可以从日常生活中随便撷取一段时光或一个事件,把它们变成滔滔汩汩流动着灵性的文字。会选材,学生便有了写作的底气。
二、从指导写作方法提高学生写作技巧
刚上初中的孩子,有很多人保留着小学时的叙事习惯,要么是流水账式的简单叙事,要么是层次分明的二段式:第一段流水叙事,第二段用一两句话写自己从这件事中懂得的道理。其实有的选材还是很不错的,但因为叙事文字的干瘪,就使得整篇文字素然无味,最后一段的议论也往往牵强生硬,词不达意。所以在积累素材的基础上,写作技巧的指导也尤为重要。
为了对学生的写作方法进行有效的指导,除了以课文为范例,引导学生赏析课文写法精妙之处以外,我还特别注意利用课堂即兴练笔进行有效指导。有一次,学生告诉我在上节的英语课上同学们参与度很高,争先恐后举手回答问题,每个同学都觉得那节课自己特别有成就感。于是,我让他们共同用文字描述那一节课堂场景,并从他们的作品中挑出两种典型,把流水账式的记叙和生动记叙进行对比,让他们注意各自的叙述方法和用词,再让学生尝试重新修改。在修改过程中,他们认识到,要在叙事中注入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准确用词是关键,描写要生动形象,善用修辞是关键,巧妙的叙事角度也是写作成功一个重要的因素。我至今记得学生在随笔里对各位任课老师的生动描写,从口头禅到习惯性动作的细致描写,从外貌到气质的生动刻画,都让人觉得其人如在眼前;至今保存着一份随笔习作,一个独坐的学生写自己的孤独,不从自己写起,却从自己的“乖同桌”—— 一名叫“孔器”(空气)的同学写起……
经常做这样的习作练习,学生的叙事能力会得到较大提高,流水账式的随笔会少很多。
三、从鼓励性评价培养学生写作自信
据心理学研究,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有两个,交往动机和荣誉动机。拿随笔写作来说,他们很希望别人在自己的文字中认识自己,理解自己,并肯定自己。在随笔的批阅中,我总是挑作品的亮点来表扬,要么在学生写的好的句子下面画上波浪线和旁批对他的写作方法以示肯定,要么是用鼓励性的评语肯定他在文中写到的想法或做法,甚至有时会就他在文中的一些看法和他展开文字性讨论。在讨论的文字往来中,我能感受到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在不知不觉中进步,一些原来觉得自己写不好文章的孩子也慢慢找到了感觉。
同时,我也很重视随笔的课堂讲评,总要挑一些写得好且不涉及隐私的篇目拿出来当范文读,然后师生共同赏析文字的优点。所以,每次的随笔讲评都是学生最为期待的时刻,他们既希望听到同学的好文字,又希望得到自己的文字被老师同学认可的那份欣喜。这样一来,学生在写随笔时有了倾诉感和成就感,写作兴趣也随之提升了。因为平时的随笔中有了素材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写起作文来也就没有原来那么艰难了。
最重要的是,学生在写作中通过素材的观察积累、方法技巧的摸索运用中获得了心灵的丰盈——大千世界皆在胸中;获得了流畅表达自我的快感——想写就能写;获得了成长的自信——我有我态度我有我声音。
如果学生能够因此保持写作的兴趣和习惯,那是终生受用的事情。就这一点而言,提高作文分数反而是次要的事情了。
参考文献
[1]罗伯特·斯莱文.教育心理学(第7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