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节实验课的反思
2013-04-29邓忠
邓忠
摘 要:通过对一节化学实验探究课的反思,体会“三让”教育理念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实验;探究;反思;三让
我校是一所农村普通高中,四十多个教学班仅有两间化学实验室,每个实验室仅能同时满足14组学生实验,而我们每个班都差不多有56人,所以很多实验小组都是4人
一组。但为了努力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教学,让学生在探究和合作中学习,我们竭尽全力开设学生探究实验课。
一、案例描述
今天为了让学生熟悉金属活动顺序表,我们备课组设计了学生相互协作完成探究镁、铝、铁、铜四种金属与盐酸反应的实验。为了充分利用这难得的学生实验,我要求全班56名学生都写了预习实验报告,并在检查合格后方才被允许进入他们一直向往的化学实验室。进入实验室,我首先强调了实验安全,然后讲解了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学生耐着性子听完了我的“唠叨”,只听我一声令下,开始实验,顿时实验室像开了锅的沸水,一片沸腾之声。突然,实验室中间一组传来激烈的争吵声,“镁与盐酸反应快”,“不对,铝与盐酸反应快”。这时,旁边一组化学科代表果断地说:“请邓老师来当裁判吧”。我大步流星来到他们的实验台前,这时,全班大部分同学实验都做完了,都围了过来,等着我的评判。我冷静地问他们观察到哪些现象,得出什么结论。第一个同学指着镁条说:“好像是铝最快,镁第二,铁很慢,铜没有气泡。”另一个同学说:“不对,按金属活动顺序表,镁应该比铝活泼,我做的效果也是镁与盐酸反应剧烈。”我正准备批评第一个同学记录实验现象怎么用“好像”这样似是而非的词语,同桌另一组一个女生举起了手说:“邓老师,我知道他们两个结论不同的原因了。”一语既出,实验室一片嘘声。“你说说看。”我微笑着说。只见她不慌不忙地说:“他们组4个人,每个人都把这个实验做了一遍,所以到后来盐酸不够用了,到最后一个做的时候就从我们这儿借了一些盐酸,而我们的盐酸因开始浓度过小,实验员老师给我们添加了浓盐酸的。我想正是盐酸的浓度不一样才导致他们的结论不一样的。”“非常好,到实验室来,我们需要的就是动手和观察。”我及时给出了肯定的评价,顺势请每组推选一位同学汇报实验现象与结论。一节实验课就在大家的合围中结束了。
二、案例反思
1.存在三个问题
(1)每小组内完成实验的同学人数不等,有的小组一个人做实验,其他同学仅仅作为旁观者。
(2)个别小组没有明确的分工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分工,因而没有真正的合作。
(3)对于胆小的学生,教师没有进行及时的鼓励和提醒。
2.问题解决方案
在小组合作进行实验之前,教师要先说明,这次实验4人一小组,1号同学做组长,负责组织实验;2、3号同学进行实验的同时做好实验现象的记录;4号同学靠水池边,做好实验的同时负责洗涤仪器(在以后的实验中,这4位同学的角色可轮流互换)。这样的分工可以避免小组合作实验时经常出现的1人实验,其他同学仅充当观察员和记录员的角色的现象,提高了小组成员合作学习的参
与程度。而在进行小组交流与讨论前,教师也可事先说明,要求1号同学当小组长,负责组织讨论;结束后,由4号同学汇报,2、3号同学作补充或纠正。这样每人都有角色,既锻炼了学生总结、归纳、概括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又有利于各组之间的相互学习、补充与交流,以达到巩固和扩大小组合作交流的成果。
在小组合作实验中,教师要把握全局,掌握每一个组员的实验状态,对无所事事和胆小的学生及时提醒。
实验是“最高法庭”,而探究性实验更是中学化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实验探究中合作,在自主合作中探究,真正体现“能让学生想的让学生想,能让学生说的让学生说,能让学生做的让学生做”的“三让”教育理念,长此以往,学生定会通过合作促进学习,提高学业成绩,也更能通过合作学会人际协调、倾听、交流、沟通等,那正是我们课改所期望达到的理想境界。
(作者单位 湖北省秭归县第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