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城市与人居环境的改善

2013-04-29张帆

科技创新导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人居环境生态城市城市规划

张帆

摘 要:吉林市依托其“三面临水、四周环山”的自然山水环境,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以生态的、人文的视角解读城市空间,以生态的策略引导城市发展,以生态的技术优化城市人居环境,探索生态城市规划的设计手法,从资源环境入手,分析山水格局、生态景观廊道,倡导绿色生产及资源循环利用,优化城市生活环境,构建和谐文明、人与山水完美相融的现代人居环境。

关键词:生态城市 人居环境 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c)-0-01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最早是在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从近年来国内外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探索和实践结果来看,生态城市的基本内涵应该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高度和谐,把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社会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统一规划、综合建设,孵化经济高效、环境和谐的生态产业,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社区。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近年来,吉林市把握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优势,在各类城市规划设计中均体现了“生态城市”这一理念,力求建立健康、休闲、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1 “显山、露水”的城市景观

吉林市是中国北方著名山水城市,四面群山环抱,龙潭山、小白山、朱雀山、玄天岭环城而立,加上回转的松花江水,形成“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山水格局。青山、绿水是吉林市得天独厚的标志性自然景观,也是城市空间景观构建的主体

要素。

1.1 城市空间的合理控制

吉林市由2002年6月开始进行《吉林市松花江滨水区总体城市设计及重点区段城市设计》,对松花江及沿江两岸的建设与发展方案进行了多次论证与咨询。

根据城市整体功能分区及现状情况,分为工业与环保、人文与历史、商业与文化、居住于生态及生活与科技五个功能区段。提出了“两岸互动、绿道渗透、开发移转”的设计理念,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景观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凸显吉林市自然山水特色的魅力;其次强调对滨水区公共性的还原与营造,凸显健康导向下的吉林市滨水区活力。

1.1.1 空间控制及引导

沿江两岸的天际线由前景(表层)天际线和背景(纵深)天际线两部分组成:

前景天际线主要强调适宜的尺度和亲切性,注重与沿岸植被和水景相互协调,避免过大体量对沿岸人群的活动造成压迫感;背景天际线是以竖向构图为主,在体量和尺度上一般应当突出其挺拔、宏伟的气势。对于历史形成的前景天际线,宜在周围区域改造过程中形成变化丰富的天际线。

两岸互动开发,左岸高层临江,则右岸高层退后,两岸布置方式各不相同。天际线变化与山体和江水的转弯点呼应。

1.1.2 景观塑造

保护完整的山水、风水体系,强化山水之间联系,街头绿地、街区公园等带状绿地形成景观横向廊道,众多山体公园及各类历史文化遗存沿江两岸分布,成为两岸景观的主节点和次节点,最终形成沿江两岸的“一点多廊、穿江而望、山水相映、城掩其中”景观视廊系统。

1.2 滨江亲水空间的多样化开发

围绕生态、自然、现代、宜居的城市定位,打造滨水文化,提升滨水环境,努力创建功能完备,青山碧水的城市滨水空间这一主旨,吉林市于2001年组织编制了《“清水绿带”—吉林市松花江滨水区城市设计》,并与2002年实施,提升城市形象,丰富市民休闲生活。

“清水绿带”全长57 km,选择沿江用地开敞、现状景观较好、有人气聚集的滩涂地,规划主题景观节点,如江滨公园、青年园、國防园、温德游园等16个主题游园。如今,“清水绿带”已成为功能多样、设施完善、景色宜人、人气旺盛、深受市民喜爱的滨江公共休闲娱乐空间。

同时,规划保存、恢复、创造生物多样性的滨水自然生态环境,使沿江生态环境有机渗入城市空间,营造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长廊。

2 森林科技谷,生态产业新区

《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部新区城市设计》

作为吉林省三大高新区之一,高新北区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承接长吉图规划纲要赋予吉林市产业和科技创新高地的区域责任。

高新北区位于吉林市西北部,距老城区13 km,区内环境本底较好,现状用地以农田、耕地为主,其中分布大面积林地,树木质量较好;水塘及河道较多,有丰富的草地、季节性湿地。规划尊重大型生态背景,借助大片自然林地、水渠河道、东部山峦景观带、葡萄酒庄等优质资源,在尽量保持原貌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利用,打造集“科研、生产、生活、游憩为一体的森林科技新城”。

3 生态宜居的活力社区

在房地产项目开发热潮下,吉林市引入了多家国内房地产行业中优秀的开发团队,如欧亚综合体、吉林万科城、恒大华府等。规划本着多元融合、精明增长的理念,进行大地块有序开发,集大型商业、人文居住、配套公建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打造城市居所型综合社区,并带动周边地区有机发展,使土地利用率达到最大化。

在社区规划方案设计上注重区域自然人文条件,在设计中纳入人文内涵,开放的社区、封闭的组团,构建紧凑的、功能混合的、适宜步行的邻里关系;经济节能,低碳环保;将自然环境与人造社区结合成一个可持续的整体的功能化和艺术化的走廊,倡导“新城市主义”居住理念。

4 结语

规划师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科学引导的作用,保护城市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使其能永续提供人们世代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当代规划师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工作重点。只有将环境、生态保护意识融汇到城市规划建设全过程,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保证,付诸实施,才能为城市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和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吉林市松花江滨水区总体城市设计及重点区段城市设计—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与景观设计院.

[2] “清水绿带”—吉林市松花江滨水区城市设计—吉林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3] 吉林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部新区城市设计—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4] 吉林欧亚城市商业综合体设计—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

公司.

猜你喜欢

人居环境生态城市城市规划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与中国城市发展
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浅析生态城市法制建设的思路
基于自然人文景观资源的人居环境优化探析
“创意人居城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浅谈园林艺术
浅析城市规划中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