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骨车鸣水入塘,雨来犹可望丰穰
2013-04-29韵晓雁
韵晓雁
在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华农业文明陈列大厅,有一个长约2丈的木板槽筒,木槽内装有活动榫铆的木链,上面串联着许多形似龙骨的木板,槽筒的一端是一个轴承装置,轴承向两边延伸处还有脚踩装置,正上方架设有木质的框架结构,而槽筒的另一端有一个连接上下木链装置的倾斜的木条,叫做鹤膝,是保证整个木链在两头弯曲处转动的装置。从结构上看,这应该是一个刮板式链条传动装置,这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很多人对它并不陌生,甚至是他们童年家乡生活中不可磨灭的生活场景。上了年纪的人们还记得电影《柳堡的故事》中熟悉的旋律和苏北广袤的田野上咿咿呀呀转动的水车。这就是上世纪80年代前还普遍存在于中国南方乡间的水车,准确地说,这是一种古老的排水灌溉机械工具——龙骨水车。
中国自古以农为本,俗话说靠天吃饭,丰沛的雨水对于田间作物来说就如甘露一般,但难免有天不尽如人意的时候,为保证农作物的旱涝保收,劳动人民就发明创造了用于灌溉农田的工具与机械。从远古时期先民们使用过的尖底陶瓶,到西周开始出现的桔槔、辘轳等具有简单机械结构的提水工具,以及东汉时期出现的更加高效的提水灌溉机械——翻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龙骨水车。龙骨水车因形状酷似龙骨而得名,据史书记载最早是由东汉毕岚发明的,后来经三国时发明家马钧进一步改进,此后不断被完善,成为千百年来我国农村最重要的排水灌溉工具。但直到元代,在王祯《农书》的“农器图谱”——“灌溉门”中,才对水车的类别、形制、功能有了详细介绍。
龙骨水车适合在地势较为平坦,离水源不远的农田排水灌溉,提水高度为1~2米。龙骨水车一般被安放在河边,槽筒下端和刮板直伸水下,利用链轮传动原理,以动力带动木链周而复始地运转,木链上的一页页刮板就能顺势将河水提升到岸上,进行农田灌溉。龙骨水车的出现,对解决排灌问题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最初的龙骨水车的动力是通过手摇制动来进行的,一般被叫作手摇龙骨水车和拨车,唐代出现了脚踏式制动水车——踏车和以畜力为动力装置的牛转龙骨水车,宋代出现了风力龙骨水车,元代出现了水力龙骨水车。龙骨水车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得以不断改进,灌溉农田的效率也得以大大提高,如人力踩踏水车进行灌溉,一人一天只能灌溉不到5亩农田,而利用畜力则可灌溉10~15亩,风力和水力水车则可以达到一架一天20亩以上,甚至到60亩。除了有两人踩踏进行的龙骨水车外,后来甚至出现了四人、七人踩踏的大型脚踏翻车,也使得效率大为提高。
龙骨水车不仅仅是中国农业历史发展的一个活生生的见证,同时也是中国优秀农耕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页。关于龙骨水车,不仅有很多耳熟能详的诗词歌赋、民俗文化,还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文化典故和民间传说。以宋代为例,当时经济中心南移,加之水稻品种和产量增多,耕地面积增加,使得水车的快速发展成为必然,越来越高效的水车被发展和完善,成为当时农耕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画面。在这一背景下,宋代很多诗人和文学家将这一随处可见的田园景象作为自己述怀的依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宋代诗人章甫所写“前村后村水车声,咿咿轧轧终夜鸣”,宋朝诗人陈与义《罗江二绝》中“荒村终日水车鸣,陂北陂南共一声”这样描写水车声声不绝于耳的农村农事景象;也有宋代梅尧臣《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三首水车》中“既如车轮转,又若川虹饮。能移霖雨功,自玫禾苗稔”,南宋陆游《春晚即景》“龙骨车鸣水入塘,雨来犹可望丰穰”,清蒋炯《踏车曲》“……左足才过右足续,踏水浑如在平陆。高田低田足灌沃。不惜车劳人力尽,但愿秋成获嘉谷”等对农民在田间踏车载歌,排水灌溉场景的生动描绘,以及农民对秋后收获的殷殷期盼。
此外,龙骨水车名称的由来,是一种民俗观念的反映,具有图腾崇拜的象征意义,一则中国人自古就有关于对龙的崇拜,用龙暗含祈雨之意,希望风调雨顺,来年好光景,也希冀这个力量的象征潜意识中增强人们战胜自然的信心。
龙骨水车承载着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的故事转了近2000年,在现代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在远离城市的地方,这些看似毫无生命的大家伙,依然发挥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还在田间水畔咿咿呀呀地唱着,一如那动人的歌谣,一道从历史走来的美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