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肢体痹的源流及临床意义

2013-04-29李满意娄玉钤潘宏伟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3年9期
关键词:临床意义风湿病源流

李满意 娄玉钤 潘宏伟

【摘 要】 肢体痹是按肢体部位分类的风湿病,侧重于反映风湿病的肢体病位。肢体痹可以作为风湿病的二级病名,主要表现为肢体某部位的疼痛、活动不利,以肢体痹论治风湿病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对痹病传统以脏腑为中心进行辨治的有效补充,值得笔者进一步研究和发掘。

【关键词】 风湿病(痹病);肢体痹;颈肩腰腿痛;二级病名;源流;临床意义

肢体痹是按肢体部位命名的一类风湿病,一般表现为某肢体部位疼痛,如颈痹、肩痹、臂痹、手痹、腰痹、骶痹、脊痹、髋痹、膝痹、足痹、腿痹等[1]。肢体痹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文献对肢体痹理论系统论述较少。本文通过对有关肢体痹的历代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以便能使肢体痹理论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1 “肢体痹”病名的源流

肢体痹是按人体的肢体组织部位分类的风湿病[2],即是指病位主要在颈、肩、臂、手、腰、骶、脊、髋、膝、足、腿等肢体部位的一类风湿病。“肢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肢体是指“四肢和躯体”,而狭义的肢体则是指“四肢”。本文所说的肢体为广义的肢体,即包括躯体和四肢。肢体症状一般被认为是风湿病(痹病)的主要表现,因此“肢体痹”在作为病名之前,首先是作为症状而出现的,散见于其他各科的文献中,如“肢体痹困”[3]“肢体痹痛”[4-5]等。1986年王绪辉把痹证称为“肢体痹证”[6],开始作为病名而出现。1988年应林森等[7]把肢体关节症状为主的痹证等同肢体痹,并以“痹证(肢体痹)”的形式出现,1989年王兆铭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类疾病》中正式提出“肢体痹”,其曰:“风湿类疾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与风寒湿邪有关的痹证范畴,包括肢体痹和脏腑痹。”[8]

1993年“肢体痹”被《中国痹病大全》[9]所收录,并给予定义:“是指肢体遭受风寒湿侵袭,气滞血壅,津液涩渗,以致荣卫不和,津液不养,组织因之而发生相应的病变,出现疼痛,肿胀不仁,重着无力,挛缩等证者。”以上所说的“肢体痹”是广义的肢体痹,一般认为包括风寒湿“三痹”和皮肉筋脉骨“五痹”等以肢体关节症状为主的痹病。之后大多医家都采用这种观点[10-11],把以肢体关节症状为主的风湿病称为肢体痹,把有内脏病变者称为脏腑痹。

2003年娄玉钤在《风湿病诊断治疗学》中首次把“按体表部位分类的风湿病”命名为“肢体痹”,并将其与“五体痹”“五脏痹”“五淫痹”等并列,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12]。痹病按肢体部位分类由来已久,如《内经》中就有“腰痛”“足痹”等,之后文献中还有“背痛”“腰痛”“臂痛”“脚痛”等病名。到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诸痹门》首次按“颈项强痛、腰痛、脊痛背强、肩背痛、臂痛、身体痛”等肢体部位将痹病分类,每病再辨风、寒、湿、痰饮、气血等进行论治。这类痹病虽然没有以“某痹”或“某某痹”称之,但其病因病机与痹相同,而且表现为肢体关节疼痛、肿胀、重着、屈伸不利等一系列症状,故也属于痹病(风湿病)的范畴[13]。诚如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所说:“凡肩痛、臂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总名曰痹证。”其后张锡纯更是把痹病归入“肢体疼痛门”进行论述。这类风湿病一般表现为肢体某部位疼痛,如臂痛、颈痛、背痛、腰痛、骶痛、膝痛、足痛、腿痛等,因为是按肢体部位分类的痹病,故可总称为肢体痹[2]。

这里所说的肢体痹是发生于四肢和躯体的痹病,多属于运动系统本身的疾病。

根据病变部位进行分类是对风湿病分类的一种传统方法,在临床工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正如清代董西园《医级·杂病·痹》所言:“痹之为病随所着而命名。”如果把风湿病(痹病)作为一级病名来看[14],肢体痹就是二级病名,颈痹、肩痹、臂痹、手痹、腰痹、骶痹、脊痹、髋痹、膝痹、足痹、腿痹等就是三级病名。

2 肢体痹的病因病机

在肢体痹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早期多以邪实为主,外感六淫之邪或劳损外伤,出现气滞、血瘀、痰凝等病理产物,致经络痹阻,气血不通,而致痹;日久病邪入里,涉及脏腑,肝肾亏虚,筋骨失养,此时多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

2.1 感受外邪 久居潮湿之地,或涉水冒雨,或汗出当风,或气候变化,冷热交错,或长夏之际,湿热交蒸,感受其邪,以致风寒湿热等邪侵袭人体,阻遏经脉,留于关节,致气血凝滞不通而为本病。如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云:“腰背痛者,皆由……卧冷湿地当风所得也,不时速治,喜流入脚膝。”宋代王怀隐《太平圣惠方》论述:“夫腰脚冷痹者,由风寒湿三毒之气共伤于人,合而成痹也。……今肾虚受于风寒,湿气留滞于经络,故令腰脚冷痹疼痛也。”窦材《扁鹊心书》记载:“风寒湿气,合而为痹,走注疼痛,或臂腰足膝拘挛,两肘牵急,乃寒邪凑于分肉之间也。”明代戴思恭《证治要诀》曰:“若坐卧为风湿所搏,或睡后手在被外,为寒邪所袭,遂令臂痛。”李延《医学入门》指出:“大概风湿多侵乎上,肩背麻木,手腕硬痛;寒湿多侵乎下,脚腿木重;若上下俱得,身如板挟,脚如石坠。”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曰:“凡颈项强痛,肝肾膀胱病也,三经受风寒湿邪。”均强调外邪致痹。

2.2 正气亏虚 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体虚,或年老体衰,或久劳伤气,或劳欲过度,致肝肾不足,肾精亏损;或营卫失调,气血亏虚而致经脉失养,无以濡养筋骨、肌肉、关节等,不荣则痛;或时有外感风寒湿邪,气血凝滞,痹阻不通而致痹。如《灵枢·五变》说:“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云:“……血气皆少,善痿厥足痹。”强调禀赋不足易致痹。《素问·宣明五气》云:“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证治要诀》曰:“外有血虚一证,血不荣筋,或致臂痛。”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曰:“由肾虚不能生肝,肝虚无以养筋,故机关不利而痛。”张介宾《景岳全书》曰:“腰痛之虚证十居八九。”清代张璐《张氏医通》曰:“膝痛无有不因肝肾虚者,虚则风寒湿气袭之。”吴澄《不居集·诸痛》曰:“虚劳之人,精不化气,气不化精,先天之真元不足则周身之道路不通,阻碍气血不能营养经络而为痛也。是故水不养木而胁痛,精血衰少而腰痛,真阴竭绝而骨痛,机关不利而颈痛,骨髓空虚而脊背痛,三阴亏损而腿膝痛,此皆非外邪有余,实由肝肾不足所致也。”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则曰:“肝虚可令人腿疼,方书罕言,即深于医学者,亦恒不知。”均强调正虚而致痹。

2.3 痰瘀气滞 跌仆外伤,损伤经脉;或长期劳损, 体位不正;或外邪久滞;或情志不畅,气机郁结;或久病亏虚,气血不畅,瘀血留滞经络筋脉;或饮食不慎,损伤脾胃;或忧思伤脾,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聚而生痰,阻滞经脉;或痰瘀留于肢体、筋骨、关节,痹阻经脉而致痹。如宋代陈自明《管见大全良方》曰:“中脘伏痰,脾气滞而不行,则上下不运而痛。”元代朱震亨《丹溪摘玄》云:“打扑伤损令人腰脊疼,从高坠下,留血凝滞。”强调损伤血瘀可致痹。明代薛己《校注妇人良方》提出:“肩背痛不可回顾,此手太阳气郁而不行。”《证治准绳》曰:“携重伤筋,皆致臂痛。”龚廷贤《寿世保元》认为:“论瘀血湿痰,蓄于肢节之间,筋骨之会,空窍之所而作痛也。肢节沉重者是湿痰,晚间病重者是瘀血也。”清代傅山《傅青主女科》曰:“两臂肩膊痛,此乎经之病,肝气之郁也……”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曰:“久病必入络,气血不行。” 唐宗海《血证论》也云:“瘀血流注,亦发肿胀,乃血变成水之证。”强调痰瘀气滞均可致痹。

综上所述,肢体痹的病因不外“虚邪瘀”[15]。其基本病机是经脉痹阻,气血瘀滞,筋骨失养。肢体痹病位在肢体、筋骨、关节,外因感受外邪、外伤劳损多见,内因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实证多为外邪痹阻,损伤血瘀,痰湿闭阻,阻遏经脉运行,不通则痛;虚证多为气血亏虚,经脉失养。在形成过程中,大多先实后虚,亦有先虚后实者,总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虚实夹杂多见。其本虚为肝脾肾等脏及精气血阴阳之虚,标实为血瘀、痰浊、寒湿、湿热、气滞(郁)。疾病早期表现以邪盛为主,病理出现经络不利,或经络痹阻,或气滞血瘀,日久病邪由表入里,深入骨骱,甚则内舍肝脾肾等脏,出现脏腑痹。

3 历代医家对肢体痹的论述

历代文献对肢体痹有着大量而丰富的论述,其中尤以“腰痛”论述较详,理论体系相对完整,以致现在《中医内科学》中有“腰痛”专篇与“痹病”并列。对于“腰痛”,历代医家有两种认识,一是将其独立于痹病之外,另列“腰痛门”;二是将其归入“痹门”。本文将腰痛归入痹病中的“肢体痹”进行论述。

3.1 《内经》时期 《内经》对肢体痹的论述相当丰富,涉及有“肩背颈项痛”“肩不举”“臂厥”“臂肘挛急”“腰脊头项痛”“腰背痛”“腰脊痛”“腰尻痛”“尻骨痛”“股胫足膝中痛”“腿肿疼”“脚下痛”“踵下痛”等,对多种肢体痹病进行了描述。其中对腰脊部位疼痛论述较多,认为十二经脉皆可令人腰痛。如《素问·刺腰痛》有“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等。《素问·缪刺论》有“脊强反折,不能俯仰”;《素问·至真要大论》有“腰尻痛,屈伸不利,股胫足膝中痛”等表现。并指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灵枢·本藏》则曰:“肾小则脏安难伤;肾大则善病腰痛,不可以俯仰,易伤以邪;肾高则苦背膂痛,不可以俯仰;肾下则腰尻痛,不可以俯仰,为狐疝。肾坚则不病腰背痛;肾脆则苦病消瘅易伤。肾端正则和利难伤;肾偏倾则苦腰尻痛也。”强调腰痛与肾关系最为密切。在《灵枢·经脉》中论曰:“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内经》的论述为肢体痹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3.2 汉晋时期 这一时期,肢体痹理论有所发展,药物治疗也开始应用于肢体痹。汉代张仲景认为“头痛、项、腰、脊背、脚掣痛”等痛证,均属阳病。在《伤寒论》中有“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支节烦痛”“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等论述。在《金匮要略》中论述风寒湿邪侵袭,致病部位不同,曰:“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腠,湿流关节。”并有“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和“肩不遂”“痹侠背行”和“腰痛”等的论述。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记载有肩痛、臂痛、颈痛、膝痛、胫痛、髀痹、跟痛等多种肢体痹。如上肢痹有“肩背痹痛,臂不举”“肩重、肘臂痛不可举”“肩胛周痹”“肘臂腕中痛,颈肿不可以顾,头项急痛”;下肢痹有“髀痹引膝股外廉痛,不仁,筋急”“膝内廉痛引髌,不可屈伸,连腹,引咽喉痛”“痹,胫肿,足跗不收,跟痛”等。

3.3 隋唐时期 本时期论述肢体痹以“腰痛”论述较为系统,被后世所宗。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对腰痛进行了详细论述,曰:“肾主腰脚,肾经虚损,风冷乘之故腰疼也。又邪客于足太阴之络,令人腰痛引少腹,不可以仰息。”认为腰痛病因有肾虚、劳伤、外伤、风湿等,并将其分为“腰痛不得俛仰”“风湿腰痛”“卒腰痛”“久腰痛”“肾著腰痛”五种。同时提出“背偻”之病名“……若虚,则受风,风寒搏于脊膂之筋,冷则挛急,故令背偻”, 并论述了“腰脚疼痛”,认为“肾居下焦,主腰脚,其气荣润骨髓,今肾虚受风寒,故令膝冷也”,并指出“肾气不足,受风邪之所为也。劳伤则肾虚,虚则受于风冷,风冷与真气交争,故腰脚疼痛”。论述足痹曰:“肾主腰脚,今肾既湿,故脚弱而肿。……脚跟忽痛,不得着地,世呼为脚跟颓”或可见“脚下有结物,牢硬如石,痛如锥刀所刺。”《备急千金要方》曰:“盖诸经皆贯于肾,而络于腰,肾气一虚,凡冲风受湿,伤冷蓄热,血沥气滞,水积堕伤,闪肾矢志作劳,种种腰痛,叠见而层出也。”认为腰痛之病因为肾虚为本,邪乘虚侵所致。

3.4 宋元时期 肢体痹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太平圣惠方》详论脊痛的病机,云:“腰胯连脚膝,晓夜疼痛不可忍;腰胯疼痛,筋脉拘急,行动难,两胁妨痛,四肢少力。”乃“阳病者不能俛,阴病者不能仰,阴阳俱受邪气,故令不能俛仰也”;同时指出“奇经八脉,皆贯于肾,络于腰脊”。许叔微《普济本事方》描述了手痹主要症状为肿胀、疼痛和麻木,并形容其疼痛较甚“疼不可忍,渐至断落”。《圣济总录》论述腰痛,曰:“劳伤之人,肾气既衰,阳气不足,寒湿内攻,经络拘急,所以腰髋强直而痛,不能俯仰也。”王执中《针灸资生经》描述上肢痹有“臂细无力,酸疼臂冷”或“肘臂酸痛,臂肿痛屈难伸”,重者可见“肩欲折臂,不能上举”等表现。张从正《儒门事亲》曰:“病两膝膑屈伸有声剥剥然,或以为骨鸣”形象地描述两膝为患屈伸时可有摩擦音。元代朱震亨论述有“背胛节痛”“背冷痛”“腰腿痛”“食积肩腿痛”等。在《丹溪摘玄》中有“臂痰日间发甚”和“臂痛麻木及耳面常发红”等描述。其对诊断有独特见解,如“脉促上紧者,肩背痛;沉而滑者,肩膂痛”;在《丹溪治法心要》中曰:“臂痛是上焦湿,横行经络,在左属风湿,在右属痰湿。”

3.5 明清时期 这一时期肢体痹理论渐趋成熟。《证治要诀》论及颈痹病因,曰:“颈痛,非是风邪,即是气挫,亦有落枕而成痛者。”朱橚《普济方》以六经辨证为依据,将外因腰痛分为太阳腰痛、阳明腰痛、少阳腰痛、太阴腰痛、少阴腰痛、厥阴腰痛。金札蒙《医方类聚》则详论臂痹,曰:“夫臂痛者,其说有五:若臂痛筋脉挛急,不得屈伸,遇寒则剧,由肝虚,为风寒邪气留于经络,故筋挛乾急而痛。……若臂痛不能举……由荣卫之气循行失度,遂受风毒之气,行于血中,随血上下,新故相搏则痛。”《证治准绳》首次按部位论述肢体痹,如:“颈项强痛急之症,此风寒客于三阳经也,寒搏则筋急,风搏则筋弛。”认为颈项疼痛病因“有风、有湿、有寒、有热、有闪挫、有血瘀气滞、有淤积,皆标也,肾虚乃其本也”;论述“肩背痛不可回顾者,此太阳气郁而不行,或脊痛项强,腰似折,项似拔者,此足太阳经不道。有因湿热肩背沉重而痛者。有劳力或看书、著棋久坐而致脊背疼者”“背脊乃督脉所贯,属太阳经,其所以作疼者,乃房欲过度,不恤劳力,脊髓空虚所致”。并对“股”进行了详细解释,指出“股居一身之下,众阴之所归,而其所以作疼者,三经受病也”,又曰:“脾经受湿,下流于股,则肉内酸疼;肝经受寒,下及于股,则筋挛急痛;肾经受寒,下注于股,则骨髓冷痛。”《周慎斋遗书》则提出“脾病致臂痛”论:“脾病则两臂不举而痛,脾不布胃阳于臂,故痛而不举。”清代《傅青主女科》和张璐继王肯堂之后再以肢体部位分类论治风湿病。《张氏医通》曰:“有肾气不循故道,气逆夹脊而上,致肩背痛。……或观书对弈久坐而致脊背痛者。”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与职业、姿势的关系。陈士铎《辨证录》曰:“人有腰膝疼痛,行步艰难,自按其皮肉,直凉至骨,人以为是冷痹也。夫痹而曰冷,正合风寒湿三者之旨。此等之病,虽三邪相合而寒为甚。”冯兆张《冯氏锦囊秘录》曰:“腰痛者,脉大无力为虚,弦为阴虚,涩为死血,沉滑为痰,沉细为气,濡弱为湿,紧数为风。……气滞而痛,胀闷难当,脉必沉弦或伏结。若兼痰积者,脉必兼滑也。”尤怡《金匮翼》曰:“臂痹者,臂痛连及筋骨,上支肩胛,举动难支,由血弱而风中之也。”《医林改错》首次将肢体各种疼痛总称为痹证,已与现在认识一致。张锡纯则是把痹病归入“肢体疼痛门”,并在《医学衷中参西录》曰:“从来治腿疼臂疼者,多责之风寒湿痹,或血瘀、气滞、痰涎凝滞……脾虚可令人腿疼,……至肝虚可令人腿疼。”拓展了肢体痹的辨证思路。

4 肢体痹与西医相关疾病

肢体痹多为运动系统本身的疾病。在现代社会,由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不同职业的工作姿势和体位各异,长久的某一姿势和体位以及久坐熬夜的工作习惯,使肢体某处的病痛越来越多。肢体痹与解剖学关系密切,西医解剖学的发展促进了对肢体痹的认识和学科的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医肢体痹与西医疾病的关系研究越来越多,较早的有娄多峰教授在1983年所著的《痹证治验》[16]等。在《痹证治验》中,就是以“颈项部痹证、肩部痹证、腰部痹证、上肢部痹证、下肢部痹证”等肢体痹分类论治的,并指明了这些肢体痹与西医疾病的关系。之后,这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刻。中西医相互结合,促进了对肢体痹的认识和临床疗效的提高。

4.1 颈 痹 是以颈部疼痛、麻木、僵硬甚则转侧不利,或连及肩臂为主要表现的风湿病。多因正虚邪侵,或损伤而致气血不畅,筋骨失养所致。西医学的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颈部软组织劳损、颈肌筋膜炎、颈椎间韧带及项韧带损伤等出现颈痹表现者,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1]170。

4.2 肩 痹 是以肩关节及其周围的肌肉筋骨疼痛、酸沉和功能障碍等为主要表现的风湿病。多因肝肾亏虚,肩部感受风寒或损伤所致。临床中依其发病特点,还有不同称谓,如“漏肩风”或“露肩风”“五十肩”“肩凝症”等。西医学的肩关节周围炎、骨关节炎等出现肩痹表现者,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1]177。

4.3 臂 痹 是以肩以下腕以上关节肌肉疼痛、麻木、肿胀甚则萎缩,无力抬举为主要表现的风湿病。多因外邪侵袭,痰饮留滞,血不荣筋所致。有些臂痹可连及肩手。西医学的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臂丛神经痛及肌肉软骨韧带慢性损伤等出现臂痹表现者,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1]182。

4.4 手 痹 是以手部麻木、肿痛挛急、屈伸不利为主要表现的风湿病。多因劳损邪侵,痰瘀阻络,筋脉失荣所致。西医学的骨关节炎等出现手痹表现者,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1]189。

4.5 背 痹 是以背部疼痛、沉重,甚则转侧不利为主要表现的风湿病。多因正虚感邪,或损伤而致经络闭阻所致。西医学的肩胛背部肌筋膜炎、肥大性脊柱炎、骨质疏松症等出现背痹表现者,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1]195。

4.6 腰 痹 是以腰部疼痛、重着、麻木甚则屈伸不利或连及一侧或双侧下肢为主要表现的风湿病。多因肾虚腰府失养、外邪杂至或腰部受损而引起气血痹阻不通所致。因其主要病位在腰,故名腰痹。西医学的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脊柱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骨质疏松症、腰骶神经炎或神经根炎出现腰痹表现者,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1]202。

4.7 骶 痹 是以骶部疼痛、酸沉为主要表现的风湿病。多因肝肾亏虚,外邪侵袭,气血不通,筋脉不荣所致。有些骶痹可连及腰、臀腿。西医学的骶髂关节错缝、致密性骨炎、脊柱关节病等出现骶痹表现者,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1]210。

4.8 脊 痹 是以脊部疼痛、僵硬、沉重,甚至强直为主要表现的风湿病。多因肾虚不足,外邪深入而致气血痹阻,督脉失养所致。西医学的强直性脊柱炎、肥大性脊柱炎、椎间盘突出症、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综合征及各种脊柱关节病等出现脊痹表现者,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1]216。

4.9 髋 痹 是以髋部疼痛、麻木、酸困、屈伸不利,甚则强直等为主要表现的风湿病。西医学的股骨头坏死及髋关节的骨关节炎,各种原因引起的滑膜炎等出现髋痹表现者,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1]221。

4.10 膝 痹 是以膝部疼痛,或伴有沉重、酸软、肿胀、骨鸣、屈伸不利等为主要表现的风湿病。膝痹严重者,日久不愈,骨节肿大,筋缩肉卷,可形成“鹤膝风”[2]。西医学的膝关节骨关节炎、髌骨软化症、创伤性关节炎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滑膜炎等出现膝痹表现者,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1]227。

4.11 足 痹 是以足部疼痛、肿胀、麻木,甚则活动不利、畸形为主要表现的风湿病。多因正虚邪侵,或损伤而致经脉闭阻,筋骨关节失养所致。临床以足跟痛较多见[2]。西医学的痛风性关节炎、骨关节炎、跖底腱膜炎、跖骨头软骨病、拇外翻、跖管综合征、滑囊炎及足部畸形等出现足痹表现者,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1]232。

4.12 腿 痹 是以腿部疼痛、肿胀、酸困麻木,甚则肌萎畸形、不能行走为主要表现的风湿病。多因正虚邪侵,或劳损外伤而致瘀血阻络,筋骨失养所致。有些腿痹可连及髋足。西医学的不宁腿综合征、骨关节炎、椎管狭窄症、动脉硬化等出现腿痹表现者,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1]240。

肢体痹包括的范围很广,按大的部位可分为上肢痹(如肩痹、肘痹、手痹、臂痹等)、躯体痹(如颈痹、背痹、腰痹、骶痹、脊痹、胸肋痹等)、下肢痹(如髋痹、膝痹、踝痹、足痹、腿痹等)。除了以上所列肢体痹病外,其他还有头面痹的颌痹[17]等。肢体痹病种很多,不胜枚举,但临床最常见的是“颈、肩、腰、腿痛”。还有些肢体痹看似重复,如背痹、腰痹与脊痹等,但均有不同的临床实用价值。

5 历代医家对肢体痹的论治

5.1 针刺治疗 是肢体痹的常用治疗方法。《内经》最早对肢体痹提出了针刺的穴位和方法,如《灵枢·杂病》曰:“项痛不可俛仰,刺足太阳,不可以顾,刺手太阳也。”《素问·缪刺论》曰:“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刺之从项始,数脊椎侠脊,按疾之应手如痛,刺之傍三痏,立已。”《素问·刺腰痛》曰:“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春无见血。刺腰尻交者,两髁胛上,以月生死为痏数,发针立已,左取右,右取左”又曰:“膝中痛,取犊鼻,以圆利针,针发而间之”并且根据症状的不同提出所主经穴。其后《针灸甲乙经》详细记录多种肢体痹的针灸治疗方法。如“肩痛不能自举,汗不出,颈痛,阳池主之”“膝中痛取犊鼻以员利针,刺膝无疑”“膝寒痹不可屈伸,髀关主之”等。《备急千金要方》提出“针灸之功过于汤药”“针灸攻其外,汤药攻其内”。如针灸四肢手痹、臂肘痹、肩背痹、腰脊痹、脚痹、膝痹、四肢痹,均列出具体穴位 [18]。宋代王执中《针灸资生经》对腰痛的治疗有:“肺俞治腰背强痛。京门治腰痛不得俯仰,寒热疫胀,引背不得息。”对臂痹的治疗更强调了各穴位的特定治疗作用。《证治准绳》则有刺血疗法,曰:“邪在肾,则病肩背颈项痛,取之涌泉、昆仑,视有血者尽取之。”

针灸治疗肢体痹有以下特点,以《针灸甲乙经》为例论述。①部位或经脉用作腧穴治疗如“足痹不可举,侧而取之,在枢阖中……”,这里“枢阖”当代指针剌的部位(穴位)。②明确主病腧穴特征:《针灸甲乙经》在“阴受病发痹”下篇中共列举了19种肢体痹病的主治穴,主要为单穴。有远端取穴法,即“足不仁,刺风府”关于单穴主治病症,尤其是大多数单穴所主治病症关联着远近两处的病变。如“腰已(以)下至足清不仁,不可以坐起,尻不举,腰俞主之。”即腰俞穴既主足清不仁,又主腰尻不举。除依据部位选取穴位外,从“阴受病发痹”还可看出当时已经有了全身整体辨证取穴的治疗认识与方法。③治疗以痛为俞(腧):是先腧穴时期的主要治疗与“选穴”原则。腧穴理论形成以后,以局部取穴为主的方法也保留着“以痛为俞”的治疗原则。如“胫苕苕痹,膝不能屈伸,不可以行,梁丘主之”,所选的穴位基本都考虑在病变近处[18]。

5.2 方药治疗 《内经》以降,治疗肢体痹的方法日益增多,但多以中药内服为主。

5.2.1 辨证治疗 如《金匮要略》曰:“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另用干姜苓术汤治疗寒湿腰痛。《太平圣惠方》记载了大量古方治疗肢体痹,如用附子丸、牛膝丸、独活散、虎胫骨酒、天雄酒等治疗骨极腰痛出现膝胫酸疼、腿膝无力、沉重不利等。《圣济总录》论述腰痹治疗宜通行气脉,调顺经络,平补肾脏;并记载大量治疗膝痹的方剂,如防风汤、虎胫骨汤、牛膝散、乌头丸、巴戟天汤、羌活饮等。《普济本事方》采用牛蒡子散和蓖麻法来治疗厉风手指挛曲、赤肿麻木、肢节痛不可忍。朱震亨认为“手麻是气虚,木是湿痰死血,十指麻木乃胃中有湿痰死血”,并运用补中益气汤、二陈汤、四物汤来治疗。论治腿痹曰:“导气汤治疗两腿麻木,羌活苍术汤治疗膝腿无力,青义丸治疗腰腿重痛。”对于臂痹,采用通气散、二陈汤、当归拈痛汤等方药治疗。并在《丹溪摘玄》中曰:“治臂疾,有痰咳嗽,二陈汤加减。”《金匮钩玄》中曰:“薄桂治痛风,无味而薄者,独此能横行手臂,领南星、苍术等治之,白姜黄能引至手臂尤妙。”在《丹溪心法》中应用四物汤加黄柏、知母、牛膝治疗血热所引起的足跟痛。《普济方》采用牛膝丸补肾壮骨、温经散寒治疗“脚痹冷痛,不得屈伸”。《证治准绳》认为手痹十指的疼痛可表现为一指痛了,另一指接着痛,且痛后又肿,往往感觉是骨头里痛,并指出“先血后气,乃先痛后肿,形伤气也,和血散痛汤主之”,有独到的见解。另外,还记载用渗湿汤加芍药、青皮、苍术、槟榔治疗寒湿痹阻型胯痛,导痰汤加槟榔、青皮、芍药治疗痰浊痹阻型腰胯痛,当归拈痛汤治疗因湿热肩背沉重而痛,补中益气汤治疗因久坐而致脊背痛,导痰汤治疗痰饮流注肩背作痛。孙志宏《简明医彀》用除湿汤加薏苡仁除湿清热以治疗足跟痛。《傅青主女科》说:“手是心腹,一身皆痛……治肝为主。盖肝气一舒,诸痛自愈,不可头痛救头,足痛救足也,并提出具体方药(柴胡、甘草、陈皮、栀子、白芍、薏苡仁、茯苓、当归、苍术),……此逍遥散之变化也。舒肝而又祛湿祛火,治一经而诸经无不愈也。”《张氏医通》称“手气手肿痛曰手气”,可表现为“十指皆紫黑而痛,脉弦细而数”症状,指出此为肝郁脾滞,用加味逍遥散加桂枝治疗。《杂病源流犀烛》中用蠲痹汤治疗“手冷痹”。林佩琴《类证治裁》曰:“肾气逆冲,夹脊而上攻背痛者,系督脉主病,治在少阴(宜川椒、桂枝、茯苓、附子、牛膝、远志、沉香、小茴香);亦有肝浊逆冲,从腹而上攻背痛者,系冲任主病,治在厥阴(宜干姜、川椒、桂枝、乌梅、川连、白芍、细辛、川楝肉)。”《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提到“肝主筋,肾主骨,腰痛是筋骨之病,是以肝肾主之,治疗则以补肾之剂,而引以入督之品”。

5.2.2 引经药应用 肢体痹的治疗重视引经药的应用。如《证治准绳》云:“臂臑之前廉痛者,属阳明经,以升麻、白芷、干葛行之……内后廉痛者,属少阴经,以细辛、独活行之。并用针灸法,视其何经而取之。”详述分清六经而治疗本病的方法。《张氏医通》中详细记载:“背痛须加羌、防引经,肥人少佐附子,瘦人须佐芩、连、丹皮”,并称“腿痛亦属六经。前廉为阳明,白芷、升麻、干葛为引经。后廉太阳,羌活、防风。外廉少阳,柴胡、羌活。内廉厥阴,青皮、吴茱萸。内前廉太阴,苍术、白芍。内后廉少阴,独活、泽泻”。指出背痛治疗应加羌活、防风引经药物。这些论述,至今仍指导着临床。近代陈伯勤在《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中提出了引经药的应用“若病在头颈,则酌加柴胡、粉葛、藁本、羌活、白芷、苍耳子之类”。又曰:“石楠藤利筋骨除痹痛,引药上行,适用于面部及背部的疼痛。”

5.3 杂合以治 肢体痹除针刺方药治疗外,历代文献还记载各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如导引法、食疗法、外洗法、外敷法等,杂合以治,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诸病源候论》首次运用养生方导引法治疗肢体痹,如:“一手向上极势,手掌四方转回,一手向下努之,合手掌努指,侧身欹形,转身向似看,手掌向上,心气向下,散适,知气下缘上,始极势,左右上下四七亦然,去腰脊痛闷。”与当今使用的“托天按地”锻炼方法较为相似。对现在临床功能锻炼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中医外治法对肢体痹有较好的作用,不仅能改善药物的吸收过程,而且能有效地减缓一些药物的毒副作用[19]。如《备急千金要方》就记载大量的外治法,有熨、熏、洗、敷、贴、摩等方法。《太平圣惠方》云:“夫脚腰痛者,由肾气不足,受风邪之所为也,劳伤则肾虚,虚则受于风冷,与真气交争,故腰脚疼痛,宜以食治之也。”强调了食疗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记载了大量食疗用方。《圣济总录》则记载有外贴法治疗背痹。清代邹存淦《外治寿世方》也有中药熏蒸治疗肢体痹的大量记载,如“熏药法,治……手足腰肢疼痛,并酒风脚痛等症。降香、千年健、草乌、闹羊花、川乌、麝香、钻地风、百草霜……”“寒湿脚痛,川椒,葱,姜煎汤熏洗,肿消痛止”“手足软疼,吴茱萸煎汤热洗,避风即愈”。程鹏程《急救广生方》基本汇集了清代嘉庆前的痹病熏蒸验方,如“脚气痛不可忍以致……手脚如搐……,黄建烟熏脚出汗,隔日一熏”“风湿臂痛,秦艽、防风、归尾、木瓜、豨莶草、海风藤、白茄根、麻黄、酒煎四五滚在臂上熏洗”。《证治汇补》内服大圣散治疗脚心痛,另用川乌、川椒、白芷煎汤洗患处。《医宗金鉴》对外伤颈项痛载述颇详,提出用内服正骨紫金丹,外敷万灵膏,并用海桐皮汤外洗、定痛散炙熨等法。曰:“初服万灵丹温散之,其痛即止,次服独活寄生汤宣补之。效迟者,兼用火针针膝眼穴,此转重就轻之法也。”此外,热敷、熏洗、膏摩、牵引等其他疗法在诸多文献中亦有详细记载。

标本兼治是肢体痹的基本治疗原则[20]。本虚以中药辨证内治扶正为主,整体调理;标实以针刺外治祛邪为主,局部治疗,尽快解决痛苦。

6 结 语

肢体痹是按人体的肢体组织部位分类的一组风湿病,侧重于反映风湿病的肢体疼痛病位。这种按肢体部位的分类是风湿病按病变部位分类的方法之一[2],在临床工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肢体痹大多数是运动系统本身的疾病,涉及脏腑较轻较少。在历代中医文献中并无系统论述肢体痹的专著,传统上一般把痹病视为内科杂症,以脏腑为中心进行辨治,使肢体痹长期从属于内科而被忽视。而肢体痹的治疗是重视病变局部,但不忘整体,是对痹病传统以脏腑辨证论治地有效补充。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对风湿病研究地不断深入,肢体痹在临床上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现代中医认为,西医学的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症、软组织劳损、肌筋膜炎、韧带损伤、肩关节周围炎、臂丛神经痛、肩胛背部肌筋膜炎、肥大性脊柱炎、骨质疏松症、慢性腰肌劳损、脊柱关节病、骨质疏松症、腰骶神经炎或神经根炎、骶髂关节错缝、致密性骨炎、股骨头坏死、骨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跖底腱膜炎、不宁腿综合征、椎管狭窄症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滑膜炎等出现肢体痹表现者,应按肢体痹论治。

肢体痹包括多种痹病,但以颈、肩、腰、腿痛为重点,因此不少医院设立了颈肩腰腿痛专科,甚至成立了颈肩腰腿痛医院。临床上不少肢体痹与损伤有关,表现为肢体某一病变部位疼痛、活动不利。肢体痹与现代中医骨伤科及颈肩腰腿痛科关系密切,诊断应重视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应重视针灸、推拿、外治、运动等疗法。由于现代解剖学的进步,促进了肢体痹在病因学、病理学、治疗学、康复学等方面的快速发展,是中医风湿病学领域中可喜的成就[21-23]。

7 参考文献

[1] 娄玉钤.中医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70-245.

[2] 娄玉钤.风湿病分类之我见[J].中医正骨,2006,18(12):50-52.

[3] 陈朗清.湿温变症验案[J].江苏中医,1961,(8):封底.

[4] 北京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中医基本知识讲座[J].赤脚医生杂志,1978,(8):36-40.

[5] 吴胜东.活血化瘀在外科临床上的应用[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79,(2):136-139.

[6] 王绪辉,郑效文,施杞.肢体痹证的造模方法[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6,(3):3-5.

[7] 应林森,王兆铭.试论血瘀与痹证的关系[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88,(1):10-13.

[8] 王兆铭.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类疾病[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

[9] 娄玉钤.中国痹病大全[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90.

[10] 朱文锋,吴承玉.论“痹”的概念及痹病的分类[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7,3(5):45-46.

[11] 刘培英.中西医诊治风湿病史略[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4):198-200.

[12] 娄玉钤.风湿病诊断治疗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1993:90.

[13] 王承德,沈丕安,胡荫奇.实用中医风湿病学[M].

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

[14] 娄玉钤,李满意.“风湿病”的病名源流[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37-41.

[15] 娄玉钤,娄高峰,娄多峰,等.基于“虚邪瘀”理论的风湿病学科体系建立及相关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1):10-15.

[16] 娄多峰.娄多峰痹证治验[M].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3:27-79.

[17] 王璘琳,刘立云,胡沛.平乐展筋丹联合推拿手法治疗颌痹40例[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8):15-17.

[18] 谢育和.痹证学术思想源流的探讨与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位论文,2012:39-40.

[19] 刘美莲,畅立强,史宏.浅谈肢体痹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河南中医,2008,28(11):103-105.

[20] 余安胜,倪明皎.标本诊治法在肢体痹证中的运用[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6,(11):31.

[21] 娄玉钤.中国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67-68.

[22] 娄玉钤,娄玉州,娄多峰.浅谈痹病的分类[J].中医正骨,2000,12(9):21-22.

[23] 娄玉钤.风湿病命名与分类的规范化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9):840-844.

猜你喜欢

临床意义风湿病源流
《源流》前进
风湿病 你了解多少
风湿病能彻底治愈吗?
水痘源流考
“啸”的源流
本帮菜之源流考
免疫性抗体对女性不孕不育检测的临床意义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热性惊厥患儿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浅论慢性胰腺炎CT影像解剖学分型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探讨侧俯卧位在产程进展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