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业余田径训练,提升少儿综合身体素质
2013-04-29张广怀
张广怀
【摘 要】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基本形式,是落实《奥运争光计划纲要》的基础工程,因此加强县级业余体育运动田径教学与训练,不仅是我国培养田径运动员的摇篮,更是提升少儿综合身体素质、打造“健康型”少年儿童的重要基础。笔者旨在结合多年的训练经验,就加强业余田径训练、提升少儿综合身体素质谈几点粗浅看法。
【关键词】业余田径训练;少儿综合身体素质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连续3届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国田径之乡”;2次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体育先进县”,是甘肃省唯一获此两项殊荣的县。通渭县体校是一所全省重点业余体校和省高原人才开发计划田径训练网点学校,该校连续11次被省体育局评为“全省业余训练工作先进单位”,2次被国家体委评为“全国重点业余体校先进集体”,一次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自1972年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优秀运动员。“全民健身运动”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因此,县级业余体校在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体育运动员的同时,要高度重视业余体校在提升少儿综合身体素质问题,必须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的原则,按照科学、系统、规范的方法,既要培养运动员又要提升少儿综合身体素质,大力加强县级业余体校田径训练。
一、摒弃传统观念,着力解决对田径训练不重视的问题
县级业余体育学校田径训练,是所有体育项目的重要基础,更是提升少儿综合身体素质的重要训练方法。但很多县级业余体育学校对田径训练还存在着认识不清、思想不明、训练不实、方法不当问题,忽视了田径对提升少儿身体综合素质和少儿体育项目长远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因此,县级业余体育学校无论是领导层还是教练层,都要牢固树立田径训练的“基础”理念,切实把田径训练作为提升少儿综合身体素质乃至“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基础性工程,做到一以贯之,常抓不懈,为强化业余田径训练、提升少儿综合身体素质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坚持分类指导,着力解决田径训练中“一刀切”问题
要按照培养人才与提升素质并重的原则,在田径训练过程中要把“分類指导”作为重要的训练方法,彻底改变过去“一刀切”的错误训练模式。在分类指导方面,首先要正确处理好“专业”与“业余”关系,区分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训练思路。对于那些身份素质特别好、热爱田径运动的学生,要采取“专业化”训练的方式,既要提高他们的综合身体素质,又要强化他们的专业素质;对于那些身体素质较好、热爱田径运动的学生,要以提高他们的综合身体素质为重点,并辅之以必要的专业训练;对于那些只是为了锻炼身体的学生,要设计一套专门的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重点在激发兴趣、提升他们的综合身体素质上狠下功夫。
三、强化科学训练,着力解决田径训练不注重阶段性的问题
由于县级业余体育学习的生源都是基层中学和小学的学生,基地上都没有进行过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训练,因为必须首先着眼于提升他们的综合身体素质,区别不同身体条件、不同身体素质、不同身体状况开展不同类型的训练,特别是要在“打基础”上狠下功夫,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运动时间和运动技术,绝对不能所有的学生都采取一种思路和一种方法。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少年儿童身体发育不同,必须高度重视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发育敏感期科学安排训练,对于10岁以内的学生要多做柔韧性训练,对于10-13岁左右的学生要多做速度性训练,对于14~16岁的学生要进行系统性训练。
四、改进训练方法,着力解决田径训练体系不够健全问题
古语讲:过犹则不及。科学、规范、系统的田径训练方法,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田径训练的有效性。因此,教练在开展田径训练过程中必须确定科学的训练方法和训练计划,健全和完善符合田径运动实际的训练体系。要全面做好训练预测工作,加强对学生运动成绩、竞技能力、训练效应、发展潜力等情况的分析和诊断,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要把训练过程控制作为田径训练的重中之重,把握好素质训练与专项训练、运动负荷与运动强度、练习顺序与间隔时间、力量训练与速度训练、身体训练与心理训练之间的关系,形成科学的训练体系,不断提高田径训练质量和效率。
五、树立服务理念,着力解决田径训练中师生不和谐问题
亲其师,信其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学生与教师的感情如何,是学生是否愿意学习、是否积极学习、是否学有成效的重要基础。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以及教师的课程对学生才有吸引力和凝聚力。因此,教练在训练过程中要坚持“师生平等”原则,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公平、公正的师生关系,怀着博爱胸怀尊重、关心、爱护学生,带着浓郁感情与学生沟通、交流、探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过程是一个温暖、快乐、幸福的过程。教师还要牢固树立“服务”理念,切实把学生当做“第一服务对象”,加强自身师德仪表、知识储备、言行举止建设,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