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弟子规》用于小学德育的探究
2013-04-29陈倩倩
陈倩倩
【摘 要】《弟子规》是对中国传统德育的总结和集中反映, 它从孝、弟、谨、信、仁爱及余力学文着手, 强调从日常生活中的伦常细节做起, 由家庭扩及到学校、社会, 进而培养君子品格。《弟子规》对于个体在家庭、社会中的为己之道, 尤其对于当代基础教育阶段的德育建设,更是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然而现在的小学生道德品质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果《弟子规》能够有效落实,相信这种状况能改善很多。
【关键词】弟子规;小学德育;借鉴;落实
当前基础教育的德育不太理想,尽管教育部门及时采取措施,但效果并不明显。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原有小学道德教育内容与评价标准受到了各种冲击。中华民族自古代以来就是一个极其重视德育的民族,中国的传统经典《弟子规》是我国古代道德教育的瑰宝,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用于现代的小学德育,使中国这五千年的道德结晶重新展现它的德育功效,相信中华民族会在当代重新拥有“礼仪之邦”的美名。
一、《弟子规》在小学德育中实施,能够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质
1.孝亲感恩教育——入则孝,出则悌
从中国小学生道德现状出发,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非常有必要。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长辈们给的过多关爱往往使他们容易形成自我中心主义的性格,出现这样的状况主要缘于孝亲家庭教育的缺失,父母长辈的过分溺爱。然而学校有效德育也没有及时跟上。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使的这一现象更为严重。
(1)感恩须从孝亲开始。有子日:“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知有也。君子务本,立本而道生。孝弟也,其为人之本与?”,让儿童孝敬父母,学会感恩,让孩子们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爱,并把报答他人作为自己的一种人生信念。①《弟子规》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②从家庭生活实践中体会并落实感恩教育。
(2)重手足情谊,敬爱长辈,常怀感恩之心,也是孝亲:重手足情谊,轻钱物,勿恶语相向。礼让长者,尊敬长辈。
2.品行教育——做到“谨”与“信”
(1)衣冠整洁,举止大方,做事稳妥。《弟子规》的本章节对衣食住行、仪容仪表、言谈举止均有详细的说明,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等,①皆是提倡衣冠整洁,注重个人的仪容仪表,举止大方而轻缓,做事也要稳妥。《弟子规》对细节非常的关注,因为做好这些细节,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品德的基础。
(2)诚实守信,注重个人修养的养成。《弟子规》十分讲求提高个人修养,如“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规劝弟子诚实守信,适度看重物质财富而多注重个人修养的提高。目的是培养弟子诚实守信,为人低调向善,多注重个人高尚品德的塑造与养成。
二、关心教育——泛爱众
1.学会关心爱护各种各样的人
“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等语句可见《弟子规》在生存方式是倡导要讲求伦理,在关爱别人中享受心灵的快乐。当自己的帮助得到别人的需要时,才会真正的体会存在的价值。这里所指关心的对象是各种各样的人,这就要求关心者更要有主动性和情感化。我们要主动关心别人,这样我们的心灵上才是感到幸福的。
2.《弟子规》所说的关心还意味着多重含义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这句话告之我们关心就是要多奉献少索取;还有关心意味着推己及人,这句“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便就说了这层意思;“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关心须善待恩怨;“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这就是说管理要有人性化,而且領导要以身作则才好。
三、《弟子规》用于小学德育的实施途径
1.家庭道德教育是《弟子规》落实的第一站
《弟子规》在总叙中就明确提到“首孝悌,次谨信”。这便是要求我们为人首先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言行谨慎,守信用。对于当代小学生,已经习惯向父母索取,认为父母的一切付出是理所当然,却忽视了自己对父母的关爱。对于这些不好的习惯,小学生都应对照《弟子规》中的基本处世之道加以改进。《弟子规》中的孝亲传播了家庭中的一种人伦大道,告诉我们作为子女在家庭中的责任,这些小学生都应牢记于心,并尽力做到。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应从家庭开始,让孩子真正做到“爱家”、“爱人”。
2.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国家要营造良好的传统道德教育环境
以上只是谈到的具体实施细节,如果真想把传统经典落实下来,没有国家政策作后盾是完全不可以的,所以希望国家政府领导人真正意识到这个问题,现在我们已快没有自己的文化了,就连我们至圣先师——孔子也快要被更爱儒家文化的国家给争走了,我们必须反思,不能再拖延了。只有国家想落实《弟子规》,家庭学校社会落实才有一个大的环境。否则便是无源之水。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