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需求调查
2013-04-29于丽张丽马莹莹
于丽 张丽 马莹莹
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独立学院大学生总体上在大多数英语学习需求上呈现集中倾向;在英语学习需求的某些重要方面,不同性别和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显示出显著性差异,而不同年级学生的差异则不明显。最后通过需求分析的结果,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建议。
独立学院英语学习需求分析非英语专业学生一、引言
需求分析指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手段,对需求进行研究的技术和方法。需求分析是课程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师组织教学、使用教材、决定教学方法、评估教学结果的依据。通过需求分析,可以确定学生的学习目的及需要、学习计划、学习优缺点等,便于确定教学计划、作业、课程安排以满足学生的要求并改进教学。本文通过调查独立学院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需求,主要探讨学习环境因素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1.研究问题
(1)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总体分布呈分散态势还是集中态势?
(2)在英语学习需求方面,不同年级、不同英语水平和不同性别的学生是否有明显差异?
2.调查对象
本调查的对象为烟台大学文经学院2010级和2011级的本科生,涉及中文、法律、会计、国际贸易、机械、电子、食品、朝鲜语等不同专业,共706人。
3.研究工具
(1)问卷设计。笔者参照了Dudley-Evans和StJohn的需求分析模式,主要以陈冰冰的需求分析模型为纲,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了学习动机、教材、课程设置、课堂形式、英语教师、英语技能等5方面内容。
(2)访谈。笔者采取口头和书面相结合的方式,对参加问卷调查的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
4.数据收集与分析
问卷调查采用自然班随机抽样调查,当场收回问卷的方法,共收回有效问卷621份。调查后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三、调查结果分析
1.英语学习动机
本调查的英语学习动机主要由兴趣动机、短期外部动机(英语是必修课和取得四六级证书)和长期外部动机(对职业的帮助和考研出国等)组成。这与秦哓晴和文秋芳提出的“近期/远期目的”和“学习兴趣”对应。
从均值可以看出,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主要是外部动机,首先是通过四六级英语考试3.19,其次是对职业有帮助3.02,分值超过了“英语是必修课”2.96,这说明学生还是能看到英语的长期价值。其次兴趣动机的均值为2.44,考研或出国均值2.23。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能够看出在不同的性别上,除了英语是必修课这一动机外,女生在其他动机的分值均超过男生,并均达到极显著的差异。表现在女生对英语更感兴趣,更希望通过四六级,更认为英语对自己工作有帮助。
在年级差别上,对大一和大二学生动机类型的独立样本T检验后发现,二者均值接近,不存在显著差异。
在不同的英语水平上,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可以看出,高水平学生与中等学生在兴趣动机上有极其显著差异,P值达到0.000,说明高水平学生比中等水平学生对英语学习更有兴趣,而在其他动机类型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低水平学生与前二者在短期外部动机上差别不大,在兴趣动机和长期外部动机上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说明低水平学生学习兴趣最低,也看不到英语学习的长期价值。
2.教材与课程设置
教材的需求主要包含了教材的内容、难度和教材的学习进度。70.6%的学生认为此教材内容一般,认为教材难易适中的学生占81.5%,67.6%的学生认为学习进度适中。可以看出,学生在教材的需求上总体呈集中趋势。
在对英语课程设置的调查中发现,学生需求呈集中态势,主要分为两个群体。33.6%的学生认为开设普通英语课即可,而51.8%的学生选择普通英语和专业英语相结合的英语课。
3.课堂学习和活动方式
在有关课堂回答问题的3个常见选择上,只有11.4%的学生会主动回答,59.4%的学生会等待老师点名,而有30.2%的学生希望最好不要在课堂上发言。在喜欢的思考方式上,50.4%的学生喜欢自己思考问题,37.9%的学生通常和同桌讨论,只有12.7%的学生愿意组成小组讨论问题。在教师课堂语速上,44.4%的学生希望老师能大部分用英语,正常语速,30.6%的学生希望老师能大部分用英语,放慢语速。
笔者采用5点制李克特量表列出了14种常见的课堂活动形式,结果表明学生最不欢迎的是复述课文内容或回答课文问题,次之为课堂小测验(均值分别为2.49和2.54);不受欢迎的还有表演英语短剧和二人对话。在受欢迎的课堂学习形式中,看英语视频和学习英语国家文化均值最高(分别为3.58和3.30);次之,学习方法讲解和四六级内容讲解也比较受学生喜欢。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可以发现女生在各个学习形式的喜爱程度皆高于男生,在观看英语视频、学习西方文化、表演短剧、口语对话、英语游戏方面存在具有统计意义的显著性差异,这表明女生总体上显然比男生更愿意参与各种英语口头表达活动。
在不同的英语水平上,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可以看出,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在六种学习形式上存在显著差异,均值由高水平至低水平逐级递减。这六种课堂形式分别为对课堂涉及话题的讨论、表演英语短剧、学习西方文化、做英语游戏、做小测验和感兴趣话题讨论。这说明英语水平越高的学生,越喜欢课本的学习,也更喜欢各种口头表达活动。
在对大一和大二学生课堂类型的独立样本T检验后发现,二者均值接近,不存在显著差异。
4.教师
在8种常见的英语教师特质中,可以发现,74%的学生选择了幽默风趣的老师,其次受到学生喜欢的教师是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的和常与学生交流的(百分比分值为67%和60%);缺乏吸引力的是严格要求的老师和上课认真的老师(百分比分别为18%和29%)。
在不同年级的学生中,鼓励学生这一项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大一学生比大二学生更希望得到老师的鼓励。不同性别和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在教师需求上分值接近,无显著的差异。
5.英语技能需求
在必须掌握的8项英语技能中,学生认为重要的前四项为词汇能力83.4%,口语能力79%,听力76.3%,阅读50%。男女生在必须掌握的技能上没有显著差异。不同英语水平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表现在英语水平越低,越重视阅读能力,也反映水平低的学生对阅读能力没有信心。在不同年级上,语法和听力的需求存在着显著差异,大一学生比大二学生更重视语法的学习,而大二学生比大一学生更看重听力学习。
在想要提高的8项英语技能中,学生认为重要的前四项为口语80%,听力76%,词汇64%,阅读53%。男女生在口语和阅读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更希望提高阅读能力,女生更希望提高口语能力。不同英语水平学生在词汇提高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在英语水平越低,越希望提高词汇能力。在不同年级上,语法和翻译存在显著差异,大一学生比大二学生更希望提高语法知识,而大二学生比大一学生更希望提高翻译能力。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在较大规模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独立学院学生对于大学英语学习的需求情况。
从学习动机来看,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是看到了英语的外在价值。但高分学生和女生很明显对英语更有兴趣,因此当班级男生或低分学生较多时,培养和提高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成绩的有效方法。
在课堂学习形式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愿意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但大多数学生又认为口语是必须掌握和努力提高的技能。而且,男生和中低分学生对涉及课文的口语活动和传统的口语活动如对话和短剧等认可度更低。这就需要老师能够采用更灵活、更新颖的方式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多数学生对使用的教材兴趣一般,认为老师可以补充一些其他实用的和趣味性的学习材料,还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希望能开设专业英语课。这就需要学校建立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开设一些英语选修课程和实用英语课程,学生在达到一定水平后,可免修或少修基础英语,剩余学分可修更高一级的课程。
在对英语教师的需求上,大多数学生希望老师能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并且做到教法灵活多变,而严肃刻板缺乏热情的老师则不受欢迎。这对教师的个性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其实笔者认为这也是对目前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不满意的一种体现。教师若能够表现出更多的教学积极性,以更趣味的方式呈现英语知识,肯定更能受到学生的欢迎。
在英语技能上,词汇、口语、听力和阅读受到学生最多关注。需要看到的是低水平和低年级学生更关注语法、词汇和阅读学习,希望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更多传授这些技能的学习策略。
总之,需求分析是一门课程建设的基础,希望本文的研究结果能为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和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陈冰冰.大学英语需求分析模型的理论构建[J].外语学刊,2010,(2).
[2]刘丽.大学生英语学习需求调查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影响[J].外语研究,2008,(6).
[3]刘芹.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口语教学需求调查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3).
[4]倪传斌.外语需求的特性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2).
[5]余卫华.需求分析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8).
[6]赵庆红.学生英语学习需求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J].外语界,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