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创新应用型特色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2013-04-29梁洁黄子娟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3年9期
关键词:外语国际化应用型

梁洁 黄子娟

创新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外语教育的时代使命。我国外语教学的实践见证了外语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型,诠释了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从复合型向创新型的转型逻辑。外语人才的市场需求变化要求独立学院积极深化课程改革。本文简要阐述了独立学院在应用型特色外语人才培养的具体探索与实践中,通过优化培养方案、重点打造国际社区实践平台等方式,构建创新应用型特色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国际社区一、创新培养模式思路构建

1.传统培养模式与国际主流培养模式的碰撞

当前,各外语院校正在优化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方案,一些专家相继提出通识型、创新型等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上海外国语大学曹德明校长认为,国际化是外语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突破口,即:以国际化培养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全力培养善于进行跨文化沟通的国际型外语人才。这是由外语教育国际化、国内经济活动国际化和目前外语教育现状决定的。传统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和参与市场竞争,须跟国际接轨。归纳各国外语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是须以满足社会多元化为需求,围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突出对学生综合、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合格的外语人才应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和综合、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因此,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须以具有扎实的外语基础、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良好的实践创新思维为着眼点和目标归依,突出专业实践拓展能力,制订综合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国际意识,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与良好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应用型特色外语人才的内涵包含着两个层面:一是指具有运用外语进行交际、从事职业或相关研究的外语基础能力;二是指具有满足就业方向的实践创新能力。

2.独立院校创新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培养出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特色化、国际化应用创新型外语人才,是独立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核心理念。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等学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应科学、规范,能体现应用型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培养模式应基本符合培养的目标要求。”因此,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创新且贴近社会需求,主要为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

二、创新应用型特色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1.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运用建构主义理论,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和多媒体技术来优化课程体系建设,结合课堂教学与对象国文化,锻炼学生创新思维模式从而提高学生外语综合实践能力。

(1)注重外语能力培养,夯实语言基本功。在基础阶段,主要加强学生听、说、读、写等基础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流利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地道的写作能力,课程以精读、视听说、口语表达与交际、语音、基础写作等为主;高年级阶段课程设置则突出专业知识的实用性。以“外语能力+专业方向”为特征设置课程结构,在外语专业框架下提供多种选择。开设相对应的方向课程,基础性和选择性课程相结合,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个性化发展空间提供条件,以达到综合一体化。

(2)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拓展创新实践性。独立院校学生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占一席之地,课程设置就须以就业为导向,尤其注重实践环节。不应拘泥于传统模式,创新“在线课堂”式的教学模式,上课的素材多来自国际媒体的最新资讯,丰富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掌握国际舆情。这种在线式的教学模式可应用到语言课程中,例如英语精读课程,每周安排主题教学,学生结合近期国际热点话题用英文做20分钟的报告,外加学生提问环节,为了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度和用英语进行新闻评论、采访的能力;或开设专业实务课程,要求学生形成英语专题视频作品或电子报刊作品,锻炼学生采编制作综合能力。

2.创新人才评价体系

建立学生创新人才评价体系,准确有效的评价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对高校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合格人才的重要手段。

(1)注重综合能力评价,关注应用性发展

从课程设置出发,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突出评价激励与调控,激发学生内在发展动力,关注个体差异发展,不仅在学习成绩方面,还应体现在学习态度、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实现评价体系的多元化,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评价主体过程多样,关注互动性融合

注重评价主体过程多样化,除教育部门及学校主管部门学会评教、教师互评等常规评价体系外,还应对实习单位、用人单位及学生家长收集反馈意见,针对学生专业水平、综合素质、动手能力和市场适应度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体现教育的民主化。

(3)评价方式多元发展,关注实践性教学

注重过程评价,除课堂教学评价外,还应关注实践课程体系的教学评价,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进入业界实习,从认知实习、到专业实习、再到毕业实习,锻炼学生的社会职业适应力。

3.构建国际社区平台

实践性教学国际化的核心体现在于构建国际社区平台,通过国际合作弥补国内外语教学在独立院校教学体系的缺失,使学生体验国外的教育体制,感受异国文化,拓展国际视野,以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综合素质。多数独立院校都高度重视国际交流合作,与多个国外大学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除传统理念中针对对象国文化认知培养的“3+1”办学模式,或双学位培养“2+2”办学模式,还有部分独立院校建立了短期国际专业实训等模式,给学生带来了有针对性的国际实践学习机会。国际化合作办学的模式已由简单的语言培训变为“语言+专业”的融合培养,专业也由学科的单一性转变为多样化。

三、创新应用型特色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1.加强理论专业知识学习,构建知识储备模块

在创新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中,要加强学生外语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在夯实外语语言的基础上,同时关注学生对对象国文化知识的储备,拓展国际视野,为专业学习打好基础。

2.加大国际社区平台建设,构建专业实践模块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要求,学校应扩大政府间学历学位互认,支持中外大学间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这就为学校建立校际合作平台提供了保障。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实践基地建设要以《纲要》的精神为指导,让学生在国际大环境中锻炼发展自己的能力,注重应用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发展。除在课堂教学外,实践基地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培养目标,组建各种实践基地,让学生的创新能力从一开始就根植在社会各行各业中。加大国际社区平台的建设,让学生开阔国际视野,从而掌握更国际化、专业化知识能力。

3.强化创新思维模式训练,构建应用培养模块

独立学院在课程设置方面须从自身拥有的教育资源和实际生源出发,面对社会人才的各种实际需求,在教学模式上突出课程的应用性,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和开发能力。也就是说,要以应用教学型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应用操作能力培养为主线,贴近社会需求,以求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为目标。

四、结语

创新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在探索人才培养的目标、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模式创新等问题后,本文主要探讨了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探索。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在教学管理方面的许多要求与其他类型人才培养是相似甚至是相同的。本文从适应社会需求的视角出发,主要探讨了与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的几个方面,涉及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国际社区实践基地等内容。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一个构成要素,所以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研究还将在其他层面进一步深化。如何以国际化为导向,以课程为基础,突显国际性、创新性、专业性等特点,从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评价体系、构建国际实践社区平台等方面探讨国际化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是今后研究可以挖掘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庄智象等.试论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J].外语界,2012,(2):41-47.

[3]严辰松.与时俱进,培养外语复合型人才[J].中国外语,2004,(1):67-70.

[4]文秋芳.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国外外语教学,2002,(4):12-17.

[5]胡壮麟.对中国英语教育的若干思考[J].外语研究,2002,(2).

猜你喜欢

外语国际化应用型
聚焦港口国际化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