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超高层建筑防灭火对策的几点思考

2013-04-29牟萌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年9期
关键词:防火对策超高层建筑消防

牟萌

摘 要:在分析了过去的超高层建筑发生的火情案例的前提下,通过分析火情的发展速率,群众的撤离以及建筑构造等几个层次的内容,阐述了这类建筑的火情特征,而且对它的火情特征,通过多方面的内容来展开论述工作,分析了这类建筑的灭火方法。

关键词:消防;超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防火对策

1 此类建筑的火情特征

1.1 火情的发展速率非常快

因为这类建筑中有很多的结构,像是管道等等,当火情出现的时候,它们就像是烟囱一样,导致烟雾不断的扩散。这类建筑体是相对封闭的,当气体对流的时候,烟雾会以非常快的速率散播,当建筑的高度不断的增加的时候,这种反应就会更加的显著,一些时候其扩散的速率可以上升到一秒钟八米的速度。浓烟还会导致可见性非常的低,使得群众的撤退面对不利现象。通过分析国外的一些信息我们发现,很多人就会被浓雾给熏死,或者是被烧死,这些情况占据在总的伤亡中占据的比例非常的大,造成很多悲剧事故的出现。通过测试有着浓雾的场地我们发现,因为浓烟中有有毒成分,假如人无法在六分钟之内撤离的话,其就容易遭遇不幸。在高空中,风速会伴着建筑的高度而不断的增加,此时灾情借助风速,就会更加的严重。

1.2 群众的撤退非常的不容易

当灾情出现的时候,电梯已经不再运作了,由于消防梯不是非常的高,当灾情出现的时候,人们的内心恐慌,会发生踩踏问题,撤退就变缓了。上海金茂大厦曾做过试验,身强力壮的消防队员从顶楼向下跑,结果最快跑出大厦的队员用时35min,正常情况下,人流密度为1-5人/平方米时,水平行进速度为0.60-1.35m/s,在楼梯上垂直行进速度为1.5-3.6m/s,明显慢于烟雾垂直方向扩散速度3-4m/s,更比不上比超高层建筑中可能出现8m/s的烟雾垂直方向扩散速度。在这类建筑中,大部分是写字楼和大厦等,其人数众多,在撤退的时候,动作就非常的慢。

1.3 主体不具有优秀的耐火特征

容易出现塌陷的钢构造,因为它的跨度比较的大,而且承担重量的水平也很高,被大面积的用到高层建筑体里,不过当发生火情的时候,其因为受到高温的影响,伴随着气温的增加,它的强度也开始降低,一般在五百度左右的时候,就不具有受力性了,容易出现一些形变现象,无法合理的使用了。如果它的气温大于一千度的话,它的强度就会迅速的降低,在救助的时候,钢结构因为受到热量而变大,遇到冷之后又开始变小,容易发生形变现象,使得建筑不稳。

2 应对方法

2.1 认真的设计防火区域

针对每层的实际使用特征,以及装修物质的抗火性特征等,开展防火区域的设置。针对低层来讲,为了应对大面积的公共区域和防火区域的规定,一是可以采用设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二是在主、附体之问加装耐火分隔,如采用防火卷帘门配合耐火墙体使用。这样,就可使防火分区扩大1-2倍。一般如果高层的耐火性不高的话,要降低它的区域规模。垂直耐火分区方面,除应对竖井、电梯井每隔2-3层设置防火分隔外,对于使用玻璃幕墙的楼体,应设置耐火的上、下窗间墙,以减缓火势沿外墙垂直蔓延。玻璃幕墙与窗间墙之间应采用阻燃材料填实,使烟火不致沿隙上窜。

2.2 设置优秀的撤离通道

每个防火分区内应有不少于两座防烟楼梯,构成不同疏散方面的出口,当一方受阻时可向另一方疏散。大楼的平面应尽可能的设计成环形走道的形式,但在实际设计中,不可避免的出现袋形走道时,应在其尽端增设垂直避难口或缓降器,便于撤退。如果人不能从屋里到走廊中的话,要布置一个联通的阳台,这样就能从别的区域撤退了。因为撤退的时间非常的久,导致很多人要想脱离建筑的话,得很久的时间,所以,布置一个暂时性的避难场所就很有意义了。通常,每隔10-15层设置一避难平台,下层的避难平台适当扩大,以容纳向下疏散的人员,并采取防烟、防火分隔等措施,确保群众的安稳。所有的避难区域要有一个能够连接在一起的楼梯,而且要将其设置防火间隔。

2.3 超高层建筑采用混合结构优于全钢结构

由于钢结构耐火性差的特点,除采用耐火涂层或厚抹灰进行防护外,建筑核心支撑部分使用钢结构加混凝土进行支撑,与全钢结构相比,火灾时建筑支撑结构不会很快被烧软变形,从而大大降低了建筑坍塌的风险。在超高层建筑上普遍使用加气混凝土,也可以提高建筑的耐火性能。

2.4 控烟系统的设计

控烟主要是达到防止烟气渗入防火分区、蔓延至其他楼层和延长烟气扩散时间的目的。分析到群众撤退时的具体状态,应对前室、楼梯问和临时避难平台采用强力送风加压。在超高层建筑的顶部、中部和底部设置送风机加压,使竖井保持正压。在走道、厅堂等人员暂时停留的地方,宜采用强制减压方式,降低烟雾对群众的影响。

2.5 配备适应超高层建筑火灾的消防设施

配备自动报警系统,包括探测器、区域报警器、集中报警器和人工报警电话、按钮等。根据防火分区的划分,合理配置自动喷淋灭火系统,避免出现喷淋盲区。近年新出现的细水雾喷淋技术,和以往的喷淋比对来看,它的需水量不是很大,并不会出现液体乱飞的情况,对于装置的破坏性不高,而且费用也不高,是后续的喷淋工艺的发展趋势。

在超高层建筑内部配置适用于高层供水的管路和泵系统;为配合消防车等外部供水设旌提供接口。在超高层建筑中,还应按照规范的要求设置消防电梯。在火灾的情况下,方便消防人员到达起火地点和人员疏散。电梯门、控制盘、机房的防火性能,送风口的设置和电梯井的气密性都应满足防烟分区的要求。

2.6 应对方法

首先是及时的分清火情和發生火情的区域,明白火情的特征和建筑体的构造以及撤退等的具体状态。其次最好是使用建筑自身的消防装置,在里面进行救助。对于那些小规模房间的火情,一般是强攻。如果灾情已经发展的很严重的话,最好是在分区等位置进行救助,将灾情控制在区域之中。如果火情无法被掌控的话,就要及时的将群众撤退到安全的位置避免出现问题。要结合气候和火情现象,配合飞机等救助。

2.7 群众撤退

采用风险评估的方法,对火灾情况下,人群的疏散规律、疏导技术、疏导方式及对疏导速率的影响进行评估。如果消防梯无法使用的话,就应该在建筑的一边设置一个能够运行的网,而且要保证其是使用抗火物质生成的,分析道高楼会释放大量的烟雾,而且有碎东西掉下的情况,要确保该网和楼有一定的间距。如果条件充足的话,最好是用飞机来救助。还应该在避难层布置电梯,其只可以在该层运行,而且是独自供电的,能够在其和第一层之间往返行动。

3 结束语

通过分析全球的具体情况,我们发现,目前的消防能力以及装置等的水平,还不能适应超高层建筑自身独特性。特别是9.11事件导致的非一般的火情问题,它有着非常显著的骤然性特征,而且其破坏能力非常高。所以,在使用这种建筑的时候,要综合当今的技术能力,确保其火情能够控制在一定的区域之中。由于科技高速发展,这类建筑的防火能力一定会得以显著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树平.建筑火灾中人的行为反应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

[2]章孝思.超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J].华中建筑,1992,10(4):25-26

[3]孙晓乾.火灾延期在高层建筑竖向通道内地饿流动及控制研究[D].合肥:中国科技大学,2009

[4]刘君梅.日本超高层建筑的防火防灾对策[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1,(10):75

猜你喜欢

防火对策超高层建筑消防
《消防界》征稿启事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漫画说消防
消防也幽默
刍议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与防火对策
超高层砼泵送技术在长沙希尔顿酒店项目中的应用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与管理研究
中国超高层建筑发展及经济效应分析
高层超高层建筑中的电梯设计
古建筑建构材料火灾隐患及防火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