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螟防治技术

2013-04-29徐海艳

吉林农业 2013年9期
关键词:心叶白僵菌习性

徐海艳

玉米螟俗称箭杆虫、玉米钻心虫等,属鳞翅目螟蛾科。玉米螟是世界性害虫,为害寄主种类多达150种,其中玉米为害最重,每年可造成产量损失5%~15%。

1.危害特点

玉米螟以幼虫为害,可造成玉米花叶、折雄、折秆、雌穗发育不良、籽粒霉烂而导致减产。初孵幼虫为害玉米嫩叶取食叶片表皮及叶肉后即潜入心叶内蛀食心叶,使被害叶呈半透明薄膜状或成排的小圆孔,称为花叶;玉米打包时幼虫集中在苞叶或雄穗包内咬食雄穗;雄穗抽出后,又蛀入茎秆,风吹易造成折雄;雌穗长出后,幼虫虫龄已大,大量幼虫到雌穗上为害籽粒或蛀入雌穗及其附近各节,食害髓部破坏组织,影响养分运输使雌穗发育不良,千粒重降低,在虫蛀处易被风吹折断,形成早枯和瘪粒,减产很大。

2.形态特征

2.1成虫 玉米螟成虫体长13~15mm,体黄色( 雌)或黄褐色(雄),前翅内横线呈暗褐色波纹状,外横线呈暗褐色锯齿状。

2.2卵 玉米螟卵块由20~60卵粒组成,呈不规则鱼鳞状排列,单粒卵椭圆形扁平,出产时乳白色(似蜡滴)后渐变为淡黄色,虫卵孵化前中央有黑点(俗称黑头卵)。

2.3幼虫 玉米螟幼虫初孵时体长1.5mm,头壳黑色,体乳白色半透明,老熟幼虫体长20~30mm,头壳棕黑色,体污白色,体背毛片明显。

2.4 蛹 玉米螟蛹15~19mm,纺锤形、黄褐色、体背密布细小波状横皱纹,臀刺黑褐色、端部有5~8根向上弯曲的刺毛。

3.生活史及习性

3.1生活史 玉米螟在黑龙江一年发生一代,在辽宁一年发生2代,在吉林一年发生1~2代 。不论 一年发生几代,都是以最后一代的老熟幼虫在寄主的秸秆、穗轴、根茬及杂草里越冬,其中75%以上幼虫在玉米秸秆内越冬。越冬幼虫在春季化蛹、羽化,飞到田间产卵;化蛹期。 越冬代幼虫在5月末至6月上旬开始化蛹,6月中、下旬为化蛹盛期,田间开始见到越冬成虫,越冬代蛹羽化盛期是6月末;产卵期。 越冬代蛹羽化盛期也是成虫的产卵盛期,成虫产卵盛期是6月末到7月上旬,卵期一般是5~7天;幼虫期。玉米螟卵孵化盛期为7月中、下旬,也就是第一代玉米螟幼虫开始为害田间玉米的时期,为害最严重时期是7月下旬~8月下旬。9月份幼虫进入越冬状态。

3.2生活习性 成虫习性: 玉米螟成虫有昼伏夜出的习性,白天躲藏在杂草、茂密的作物间,夜晚飞出活动,飞翔力强、有趋光性。玉米螟雌蛾羽化后不久开始分泌性外激素,有强烈的性引诱现象,当天即能交尾,1~2天内即能达产卵高峰;产卵习性: 玉米螟特别喜欢把卵产在生长旺盛、植株高大、叶色浓绿的玉米中部叶片的背面中脉两侧。50cm以下小苗和老熟植株上着卵很少,每头雌蛾可产卵10~20块约300~600粒,卵期一般5~7天;幼虫习性: 幼虫多在上午孵化,幼虫孵化后先群集在卵壳上,有啃食卵壳的习性,经1个小时左右开始爬行分散、活泼迅速、行动敏捷,被触动或被风吹即吐丝下垂,随风飘移而扩散到临近植株上。幼虫有趋糖、趋触(幼虫要求整个体壁尽量保持与植物组织接触的一种特性)、趋湿、背光四种习性。所以4龄前表现潜藏,潜藏部位一般都在当时玉米植株上含糖量较高、潮湿而又隐蔽的心叶、叶腋、雄穗包、雌穗花丝、雌穗基部等,取食尚未展开的心叶叶肉,或将纵卷的心叶蛀穿,致使叶片展开后出现排列整齐的半透明斑点或孔洞,即俗称花叶。4龄后幼虫开始蛀茎,并多从穗下部蛀入,蛀孔处常有大量锯末状虫粪,是识别玉米螟的明显特征,也是寻找玉米螟幼虫的洞口。

4.发生条件

玉米螟发生的轻重和为害程度与越冬基数、气候、天敌及寄主植物的种类、品种、生育期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4.1越冬基数 一般幼虫越冬基数大的年份,田间卵量和被害率就 高。如果越冬活虫量在50头以下发生较轻;在50~100头发生中等;在100头以上幼虫死亡率在10%以下发生较重。

4.2气候条件 温度和湿度对玉米螟影响最大,适于玉米螟各个虫态发生的温度范围在15℃~30℃之间、平均相对湿度在60%以上。在玉米生长期间温度可以达到要求,这时各地玉米螟发生数量常与当地湿度和降水有密切关系。春季复苏的越冬幼虫必须咬嚼潮湿的秸秆和吸食雨水,取得足够的含水食物后才能化蛹。成虫羽化后,也必须饮水才能正常产卵。成虫产卵后,卵的孵化、初孵幼虫都要求较高的相对湿度。调查统计,相对湿度在25%以下,玉米螟成虫不产卵或极少产卵;相对湿度在40%以上时产卵量增加;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产卵达到高峰;相对湿度在90%时卵的孵化率达100%。因此5、6月份雨水充足,相对湿度高,气候温和,常有利于玉米螟的大发生;如果5、6月份干旱少雨,则不利于玉米螟发生。

4.3天敌 玉米螟的天敌种类很多,主要有寄生卵的赤眼蜂、黑卵蜂,寄生幼虫的寄生蝇、白僵菌、细菌、病毒等。捕食性天敌有瓢虫、步行虫、草蜻蛉等,都对虫口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4.4抗虫品种 不同品系的玉米对玉米螟抗性强弱不同,玉米螟发生强弱也不同。近年研究抗螟玉米品系在玉米心叶期的心叶中含有抗螟素,可以抑制初龄幼虫的发育,甚至引起植株死亡。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心叶期抗虫新品种,对减轻心叶期螟害将起到重要作用。

5.玉米螟的综合防治

防治玉米螟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在玉米螟生长的各个时期应采取相应的有效防治方法,在全省的各县(市)村屯进行联防,均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5.1消灭越冬幼虫 在玉米螟越冬后幼虫化蛹前期,对秸秆(烧柴)进行白僵菌封垛来压低虫源,减少化蛹羽化的数量。白僵菌封垛的方法是: 越冬幼虫化蛹前(4月中旬),按100g/m3两白僵菌粉的用量,每m3垛面喷一个点,喷到垛面飞出白烟(菌粉)即可。一般垛内杀虫效果可达80%左右。

5.2消灭成虫 因为玉米螟成虫多在夜间活动,有很强的趋光性所以设置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高压汞灯等诱杀玉米螟成虫,一般在5月下旬开始诱杀,7月末结束,晚上太阳落下开灯,早晨太阳出来闭灯。这个方法不但诱杀玉米螟成虫,还能诱杀所有具有趋光性害虫。

5.3灭虫卵 利用赤眼蜂卵寄生在玉米螟的卵内吸收其营养,致使玉米螟卵破坏死亡而孵化出赤眼蜂,以消灭玉米螟虫卵来达到防治玉米螟的目的。 方法是: 在玉米螟化蛹率达20%后的10天,就是第一次放蜂的最佳时期,约6月末到7月初,隔5天为第二次放蜂期,两次每亩放1.5万头,放2万头效果更好。

5.4 消灭田间幼虫 可用自制颗粒剂投撒玉米心叶内杀死玉米螟幼虫。玉米心叶中期,用白僵菌粉0.5kg拌过筛的细砂5kg制成颗粒剂,投撒玉米心叶内,白僵菌就寄生在为害心叶的玉米螟幼虫体内,来杀死田间幼虫;在心叶末期,用50%辛硫磷乳油1kg,拌50~75kg过筛的细砂制成颗粒剂,投撒玉米心叶内杀死幼虫,1.5~2kg/ha辛硫磷即可;用自制溴氰菊酯颗粒剂、杀灭菊酯颗粒剂投放在玉米心叶内,每株1~2g;在玉米心叶期, 用超低量电动喷雾器 ,将药液喷施在玉米植株上部叶片,杀死为害心叶的玉米螟幼虫。可用药剂:40%氧化乐果加4.5%高效氯氰菊酯(或2.5%氟氯氰菊酯);30%速克毙等菊酯类、有机磷类杀虫剂30~50倍液。

猜你喜欢

心叶白僵菌习性
“一带一路”上的国花文化——捷克·心叶椴
螳螂的生长过程和习性是怎样的呢?
习性养成要趁早
分期播种对西藏甘蓝型油菜心叶出叶速度的影响研究
不同储存温度对白僵菌孢子活性的影响
乌桕大蚕蛾的生物习性之初探
白僵菌对酚类转化及僵蚕中4-O-甲基葡萄糖苷化产物的研究进展
结束铅华归少作,屏除丝竹入中年——读《竹太空心叶自愁:近体诗词习作习得录》有感
2种方法复壮马尾松毛虫球孢白僵菌的研究
白僵菌防治温室大棚白粉虱药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