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常见误区及应对策略

2013-04-29梅莹儿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13年9期
关键词:情景交际案例

梅莹儿

对话的主要功能在于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而小学英语教学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交际,既是最终目的,也是教学手段。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见闻、实践经验和反思感悟,阐述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常见的教学误区以及相应对策。

一、开展环节的教学策略:创设情景,聚焦主题,凸显交际真实

对话是在一定情景下的习惯性语言,如果脱离了情景,对话也就失去了意义。

情景设计的好与差也决定着课堂师生互动能否广泛、深入地开展。在对话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化情景对话,让学生拥有话语权,让学生沉浸在英语的语境中,有效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而在开展对话教学环节中,教师在对话教学情景创设上常出现以下误区:

【误区一】明知故问型

案例1:某教师在新授PEP 4 Unit 3中的一个新句子“Whose...is this/are they? Its / Theyre ...”时,现场拿了或脱了几个学生的衣服、文具等到讲台上,然后举着物品大声地问学生“Whose...is this/are they?”

学生积极举手,马上能回答出物品的主人来。

【思考】 这个情景创设的环节,学生的反应看似积极,但都是不需要动任何脑筋的随口应答。提问的答案是预期的,交流的内容是表层的,对学生来说没有多少积极的思考,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成了没有思考价值的信息交流。

【教学对策】巧妙创设“信息差”语境

教师创设情景时应该注意有“信息差”。情景的“信息差”是指在教学情景的选择和创设上中,把对话操练的教学过程尽可能设计得接近真实的交际过程,使教学活动符合真实的交际活动。有了“信息差”,能使学生产生想从对方了解有关信息的迫切愿望和要求,有想开口讲英语的良好动机。这样才能生成真实交际的语言课堂教学,让英语交流更加顺畅有意义,达成运用语言的目的。

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如果能在上课前,趁学生不注意的时候,先收集一些有代表性的衣服、文具、书本等,在课堂上创设“失物招领”的活动,这样教师在问“Whose…is this/are they?”时,师生之间就有了“信息差”,学生迫切想知道这些东西究竟是谁的,愿意开口交谈,使交流在一个比较真实的情景中进行。

【误区二】 支离破碎型

案例2:某教师操练对话“How do you go to the...? I go to the...by...”

为了充分体现出情景教学的魅力,发挥学生想象,教师对于每一种交通工具都设置了一定的情景:supermarket有购物情景,hospital有看病情景;library有借书情景等等,真可谓是“满天星辰,琳琅满目”。

【思考】案例2 中的授课教师创设情景太多、太散,支离破碎,缺乏整体性,教学场面看似热烈,但热闹过后更多是学生的迷茫、稀里糊涂和不知所措。这样不仅会破坏语言情景的整体性,使语言知识点显得支离破碎,而且也容易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机械而枯燥,既不利于学生整体理解对话,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教学对策】情景创设力求“精”而“整 ”

对话教学中的情景创设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更要体现整体教学理念。教师教学时要从让学生整体理解和把握对话内容入手,用话题这一主线把对话中的语言知识点串联起来。

因此针对案例2 中的对话,教师可以出示一幅当地的地图,标注有supermarket、hospital、library、park等地方,创设如下情景:今天是周末,你想邀请几位同学一起去玩。不同的地方根据在地图上标注的离起点的远近可以选取不同的交通工具,路近的可以on foot/by bike;路远的可以by bus/by car。学生想出合理的情景并把新学知识连成一个整体,易于学生发挥想象,自由对话。

二、展示环节的教学策略:启发思维,增加深度,丰富交际内容

在对话教学中,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应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关注对话内容,不能对学生的回答置若罔闻,更应该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调整自己的话语,引出新的话题,增添或转换话轮,从而进一步点击学生思维,使对话交流再一次“探”下去,自然丰富,层层深入。

【误区三】娇小玲珑型

案例3:以下是某教师在教学PEP 6 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中的对话教学片段:

T: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

S:I like winter.

T: Why do you like winter?

S: Because I can make a snowman.

【思考】 案例3是运用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 Why?”讨论最喜欢的季节以及原因的简单对话,似乎到“Because I can make a snowman.”已经结束了,那么如何让这个娇小玲珑的对话内容丰富饱满起来,继续 “滚”下去,才更能体现对话课堂的一种“对话味儿”呢?

【教学对策】 增添“话轮”,彰显深度

在所有对话教学中都涉及话轮,那么我们该怎么艺术性地处理以上对话呢?笔者认为教师要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多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句型和词汇主动引出新的话题,采用“Er, Um, Well”等语气词和适当的连接词丰富对话内容,主导师生之间话轮的保持和转换,实现交际的维持。因此,我们可以作如下修改:

T: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S: I like winter.

T: Why do you like winter?(转换话轮)

S: Because I can make a snowman.

T: Oh,making a snowman is funny. (运用语气词连接)

Er,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winter in Cixi?(增添话轮)

S:Its always windy and cold. Sometimes its snowy.

S: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Mr Jin?

T: Well . Can you guess? (转换话轮)

S1:You like summer.

S2:You like fall.

同学们继续争着猜问……

T:Um,Let me tell you. Alice(班上一女生)and I like the same season. You can ask her now.(增添话轮)

S3:Alice,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Alice: I like summer best.

S4: Oh, I see. You like summer.

T: Right. You are so clever.

修改后的对话,显得完整而饱满:先增添了四年级下册关于天气的提问“Whats the weather like …?”,接着教师在面对学生的突然提问“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时,并不正面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顺水推舟”,还问题于学生,还对话权交于学生,自然实现了对话话轮的转换,多个话轮有机结合,巧妙承接,增加了对话交际的深度,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误区四】戛然而止型

案例4:一教师在课尾与学生讨论回家的话题:

S:Lets go home now.

T:How can I go home?

S:On foot./By bike./By taxi.

【思考】新课程提倡生成性理念,呼唤生成性课堂。在这个时候,教师该如何把握契机,在戛然而止、草草收尾的对话中挖掘对话契合点,适时追问,促成拓展延伸,提升文本价值,在结尾处再掀起一次高潮呢?

【教学对策】穷追猛“问”,盘根问底

我们可以借鉴英语特级教师沈峰老师的做法,有拓展地随机应变,体现“课已终,情犹存,意更深”的对话教学课堂理念,让“对话味儿”更加有滋有味:

S:Lets go home now.

T: How can I go home?

S:You can go by taxi.

T:By taxi?Oh, no,I have no money. (肢体语言)

S:You can go on foot.

T:On foot? Oh, no ,I am so tired today. (肢体语言)

S:You can go by bike.

T:Oh,no. I cant ride a bike.

S:情急之下学生用汉语说——我骑车载着你回家。(师生大笑)

案例中的内容实际已经超出了书本,延伸到了实际生活中。语言本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学生学了之后就是要用,而不是先前的用固定句式来应付老师的提问。沈峰老师就通过一系列的穷追猛“问”,盘问到底,“逼”得学生不停地接受思维和表达的挑战,让学生真正感悟到语言的实用性和交际性。

三、拓展环节的教学策略:趣味操练,挖掘思考,体现交际价值

在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教师普遍认为,只要学生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掌握了新句型就意味着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了。其实不然,这样的句型操练各自为政,相对独立,就没有了交际的价值。我们应该在如何使知识融会贯通,如何挖掘并思考新的语言点\交流点上动脑筋,使新旧知识相结合,成为一个有交际价值的对话篇。

【误区五】 零乱松散型

案例5:某教师在新授六年级My Hobby一单元中学习新句型like doing时,学生对对话操练思维狭窄,不会深入挖掘。他们的回答仅限于零散的语言点的操练,例如:I like making kites./I like cooking...

【思考】学生在语言思维零乱松散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我梳理相关知识,进行有序的主题描述,从而使零乱松散的句子连成整体。

【教学对策】 确定主题,导图梳理

首先教师用一个简单的单词来确定主题:myself,然后,引导学生完成填写下列思维导图mind-map:

在mind-map的指引下,学生不仅学会了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like doing,而且能结合旧知识完成关于主题meself的自我介绍。课后,他们还可以在这节课的启发下,完成关于my father/teacher/friend/pet等言而有物、言而有序的小对话了。

【误区六】单调乏味型

案例6:某教师在教学PEP 6 Unit 1时,问学生“What do you do on the weekend”?这个问题时,学生的回答是:

T:What do you do on the weekend?

S1:I often do homework and watch TV.

T: What about you?

S2: I do homework and play computer games.

T:And you?

S3:I do homework and read books.

...

【思考】 在以上对话中,学生的答案几乎是千篇一律,这其实是将动词短语套入句型中的简单操练,师生的对话始终停留在相对封闭的单调乏味的语言操作层面,而非开放性、多样性的语言运用层面。

【教学对策】 教师参与,开枝散叶

教师应适时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学生真实表达自己周末的生活,可以结合运用五年级上学期的do housework动词短语以及一些表达情感的形容词。老师也可以穿插表达自己的周末活动,与学生拉近距离,真正与学生进行互动和沟通。因此针对案例六的对话,可以进行如下修改和预设:

T:What do you do on the weekend?

S1:I often do homework and watch TV.

T:OK,I watch TV on the weekend,too. What about you?

S2: I do homework and play computer games.

T: All right. I know every student does homework. What else?Do you often help your mom clean the room?

S3:Yes.I clean the room and cook the meals.

T: Oh, you are helpful. Then your mom will be happy.

通过以上对话教学的对策和方法,教师在对话教学中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学生运用起来也非常得心应手。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多样的教学形式,如对话合作小组、限时固定交流和从“说图”到“说故事”等来丰富对话内容,巩固对话教学效果,优化对话课堂。

总之,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不仅是知识,更应该是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的工具。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如何安排教学活动,也在于教师对课堂生成的把握和智慧的运用,更在于是否能够运用语言对学生进行巧妙、自然的引导,引导学生开展真实、有效的对话,从而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浙江省慈溪市周巷镇中心小学 315324)

猜你喜欢

情景交际案例
情景交际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交际羊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楼梯间 要小心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把美留在心里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