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课故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2013-04-29谢琴琴
谢琴琴
列宁曾说:“爱听美妙的故事是儿童的天性。”绚丽斑斓、情节生动曲折的故事带给孩子们无数的欢笑和快乐。每次,当给学生们讲故事时,教室里总是特别的静。故事就像一块磁铁,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们。于是,笔者尝试着将故事搬进了品德课堂。由此,激发了学生对品德课的兴趣,减少枯燥乏味的严肃说教,让品德课堂更加熠熠生辉。但是,要将故事资源利用得恰到好处、淋漓尽致,却也并非易事。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实践与思考,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多渠道开发故事,有效充盈品德教材
故事让抽象的道德教育更加形象具体,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品德教材中除了个别几课有专门的“故事屋”栏目外,其他大部分都以图片为主。因此,需要我们通过其他的渠道去找寻故事,甚至是自己编写故事,创造故事。
1.留心生活,撰写故事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所以,我们可以留心生活,将学生身边的生活故事带入课堂。
在执教《我长大了》一课时,笔者发现,班中有部分学生很会做家务,在家非常懂事,而有一些学生却是小公主、小皇帝,自己的事情还是不能自己做。于是,笔者灵机一动,将学生的生活点滴提取出来,撰写成故事,呈现于课堂中。“同学们,他呀圆头圆脑,胖乎乎的。在家里可是爸爸妈妈的得力小助手呢!他会……大家都夸奖他长大了。你们知道大人们为什么说他长大了吗?”
正因为是班中学生的故事经过提炼整理而成的,所以,很有信服力,也容易引起情感的共鸣。因此,当学生展开讨论时,很快就达成了共识,认识到了成长的含义不仅仅在于身体上的长大,更多的是指知识的增多、生活技能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增强。
2.依据兴趣,改写故事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准导入新课的环节……”所以,同样是《我长大了》一课,笔者将上例中的生活故事编写成了一个童话故事。将故事的主人公定位为一群可爱的小鸡。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生大声喊:想!)讲什么故事呢?看!(师出示一张可爱的卡通小鸡图)
师:对,老师今天就来讲一个《小鸡长大了》的故事。请边听边想:鸡妈妈为什么说小鸡长大了?(师讲:《小鸡长大了》的故事)
低段的学生喜欢各种卡通人物,喜欢听各类童话故事。因为很多的童话故事情节生动,语言优美,总是能带给学生们无数的欢笑和快乐,所以,能自然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依据教材,补充故事
我们的教材故事不多,但图画很多,那么我们何不将这些“画”变成“话”呢?
记得在执教《动物、植物和我们》一课时,笔者将教材中的两幅关于森林的插图串联起来,编了一个《森林王国》的故事。“在一个大森林里,住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有胖乎乎的大熊猫,特别爱吃竹子;有可爱的小白兔,一蹦一跳的总抱着根胡萝卜;有脖子长长的长颈鹿……有一天啊……”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更重要的是笔者还在故事中融入了该课的知识点。让学生们在听故事的同时,还学了知识。
有时,笔者还让学生参与搜寻故事。如《欢天喜地过新年》一课,其中故事屋中“年”的故事仅仅就几幅图片。于是,笔者让学生回家去问爸爸妈妈有关“年”的传说。结果,课堂上学生们七嘴八舌,讲了很多不同版本的故事,而且个个都讲得有声有色。在这样的故事交流会中,学生们快乐地接受着新授知识。
二、多形式演绎故事,有效落实课堂教学
品德课程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中”。故事教学的应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要让品德课的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我们必须改变这样一种认识:凡是故事都是要去说的。在我们的品德课上,我们可以讲故事,也可以让学生去猜故事、写故事,还可以让学生亲自参与演故事,给学生看视频故事,让夸张的表情、动作来直接地触动学生的思维。
案例:《孝敬父母》一课——
大元帅陈毅是孝敬父母的楷模,他为生病在床的母亲洗尿裤、吸痰的事迹,总能触动孩子稚嫩的心弦;小小子路百里负米、王祥卧冰求鲤、八岁孩童吴猛恣蚊饱血……这些故事总能让学生的内心深深震撼。这些感人的故事资源,我们就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的演绎,让课堂变得多姿多彩。
1.听故事,让动情言语激起情感涟漪
马克思说:“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但“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20倍”。(马卡连柯语)当我们老师在深情讲述“陈毅的故事”时,往往会将自己体验到的情感融入故事之中,会有随之相伴的表情、动作,会有与学生眼神的交流、心灵的碰撞。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自然就情景交融地勾勒出了故事中的场景,自然激起了学生情感的涟漪。
2.读故事,让灵动的文字直击心门
文字往往带着灵性,能把人带入另一个境界,让人陶醉。当学生充分地读,细细地品味故事时,他们被那些朴素的文字深深震撼。子路、王祥、黄香等人的行为与学生产生了心的碰撞,情感的共鸣。此时,教师又恰到好处地安排学生书写感受,那深深的感动、浓浓的敬意都通过流淌的笔尖传达了出来。
3.看故事,让动态的画面感染真情
亲耳听闻,不如亲眼目睹。现如今,网络资源的充实,让我们很轻松地就可找到各种视频故事。就算没有直接可用的视频,我们也能通过高超的信息技术进行改变、创作。当我们将静态的故事变成动态的画面时,学生们不仅听到了故事,还冲击了学生的视觉,当多种感官都被调动的时候,学生的思维碰撞也变得激烈,从而促进学生更深入地感悟故事背后的意义。
三、多角度利用故事,有效延伸品德课堂
任何事物都有其多面性,换个角度去看,往往会有不同的发现。当故事带着它特有的趣味性融入我们的品德课堂时,我们也多角度地利用了它。我们不仅让故事的内容巧妙地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让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帮我们有效地达到教育目的。而且,我们还利用了故事中的主人公制作成形象卡,用于书写,用于奖励。
如:教学《从一滴水说起》时,我们编写了一个《水的自述》的故事,用水滴的口吻讲述了水的重要性、水资源的严重匮乏。课的结尾,教师分发给各小组一张由卡纸制作的可爱“水滴”,让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将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节约用水写在“水滴卡”上。这小小的水滴卡让学生觉得可爱、亲切。同时,这个小水滴,又让学生时刻想起那个故事,起到一种警示作用,时刻提醒学生要节约用水。
又如:不少故事中的动物形象,由于长期以来的耳濡目染,已经成为了学生心目中的公众形象,某种精神的代言人。所以,我们决定利用这些故事形象来开展课后的评价,从而引导学生真正落实课后践行。
当学生能坚持勤奋学习,做学习的有心人时,我们就奖励他一只勤劳的“小蜜蜂”,鼓励他继续努力;当学生有进步时,就奖励他一条跳跃的“小鲤鱼”,希望他能再接再厉;当学生三心二意,做事马虎时,我们就用一只贪玩的“小花猫”来提醒他……我们还用一些形象来进行中队命名,将这些故事形象融入到班级文化建设和班级管理之中。
故事,就像一块磁铁把学生深深吸引;故事,就像一颗糖果让学生回味无穷;故事,就像一盏导航灯指引学生大步向前。虽然故事小小,却拥有着大课堂。我们会继续探索故事的奥秘,让故事在品德课的教学中释放更多的能量,让品德课堂散发无穷的魅力。
(浙江省奉化市莼湖镇尔仪小学 3155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