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F3’H基因PCR反应体系的研究
2013-04-29陶吉寒招雪晴等
陶吉寒 招雪晴等
摘要:从石榴(Punica granatum L.)泰山红品种的花瓣中提取总RNA并反转录得到cDNA。设计简并引物对石榴类黄酮3-羟化酶(F3H)基因进行PCR扩增,筛选合适的引物及退火温度。结果表明,适合石榴F3H基因扩增的正反向引物分别为5′-CGTNGAYGTBGTBGTBGCSKCVTC-3′,5′-TCHCCDGCWATGGCCCAHAYRTT-3′。PCR反应程序为94 ℃预变性5 min;94 ℃变性40 s,54 ℃退火45 s,72 ℃延伸60 s,共35个循环;72 ℃保温10 min。
关键词:石榴(Punica granatum L.);F3H基因;PCR
中图分类号:S685.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9-2168-03
石榴(Punica granatum L.)为石榴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栽培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1,2]。石榴不仅是人们喜爱的传统水果,也是一种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石榴花朵艳丽,其花瓣有单瓣、复瓣、重瓣、台阁等不同花型,红、粉红、白、黄等不同花色[3],观赏价值极高。目前对石榴AFLP[1,2]、ISSR[4]、RAPD[5]、SARP[6]等分子标记的研究较多,而对控制石榴花色形成相关基因的报道较少。类黄酮3-羟化酶(F3H)属于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家族,在花色苷生物合成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催化多种依赖NADPH或NADH的底物氧化反应的功能[7],可将4,5,7-三羟基黄烷酮(Naringenin)和二氢堪非醇(Dihydrokaempferol, DHK)分别转化成圣草酚(Eriodictyol)和二氢栎精(Dihydroquercetin,DHQ)后形成不同颜色的花色苷,使植物表现出不同的花色[8],克隆F3H基因可为研究石榴的花色形成提供分子基础。本研究以石榴泰山红品种的花瓣为材料,对F3H基因的PCR擴增条件进行优化,从而建立高效特异的石榴F3H基因PCR扩增体系,为后续石榴花色形成机理研究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于2012年5~6月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石榴种质资源圃采集泰山红石榴的花瓣,放入液氮速冻后放入-80 ℃冰箱中保存备用。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总RNA的提取结果
2.2 引物对的筛选
2.3 退火温度的优化
3 讨论
PCR是基因分离、克隆和核酸序列分析等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影响PCR产物特异性和得率的因素很多[9],如退火温度、退火和延伸时间、引物和酶的浓度、Mg2+的浓度等,所以对不同的基因来说,应根据实际情况对PCR条件进行优化。
目前石榴F3H基因序列还没有报道,因而无法获得该基因的特异引物。简并PCR技术利用引物序列的6个简并性碱基,扩增位点多,没有物种特异性,与DNA的复杂程度无关[10]。本研究以GenBank中登录的其他物种的F3H基因保守区域的核苷酸序列为参考,设计不同的简并引物进行PCR扩增,由于引物的简并性,使得扩增的特异性有所降低,因而必须对使用的引物进行筛选,以获得最佳扩增引物。
在PCR扩增过程中,退火温度取决于引物长度、序列、碱基组成和引物的浓度[11]。较高的退火温度会使模板复性的准确性提高,从而提高扩增的特异性,但是温度过高会使得引物与模板亲和力变小,以致不能结合,得不到扩增产物;而温度过低又有可能出现非特异性扩增。另外,由于理论预测与实验差别较大,所以不同的引物适宜的退火温度不同,在PCR扩增时有必要进行最佳退火温度的确定。
本研究在对PCR引物进行筛选时,发现F1R2和F2R2这两对引物均能扩增得到目的片段,其中F1R2引物在50 ℃的退火温度下的PCR扩增产物具有特异性,但产量很低,不利于后续实验的进行。而F2R2引物在50 ℃的退火温度下有非特异性扩增产物,通过提高退火温度减少非特异性扩增,取得了较好的扩增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适合石榴花瓣F3H基因PCR扩增的正反向引物分别为5′-CGTNGAYGTBGTBGTBGCSKCVTC-3′,5′-TCHCCD
GCWATGGCCCAHAYRTT-3′,PCR反应程序为:94 ℃预变性5 min;94 ℃变性40 s,54 ℃退火45 s,72 ℃延伸60 s,共35个循环;72 ℃保温10 min。
参考文献:
[1] 苑兆和,尹燕雷,朱丽琴,等.山东石榴品种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的荧光AFLP分析[J]. 园艺学报,2008,35(1):107-112.
[2] YUAN Z, YIN Y, QU J, et al. Population genetic diversity in Chinese pomegranate (Punica granatum L.) cultivars revealed by fluorescent-AFLP markers[J].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2007,34(12):1061-1071.
[3] 汪小飞,周耘峰,黄 埔,等.石榴品种数量分类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5):1093-1098.
[4] 赵丽华,李名扬,王先磊,等. 石榴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J]. 果树学报,2011,28(1):66-71.
[5] 张四普.石榴优异资源的调查收集和RAPD鉴定方法的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4.
[6] 张四普,汪良驹,曹尚银,等.23个石榴基因型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J].果树学报,2008,25(5):655-660.
[7] WERCK-REICHHART D,FEYEREISEN R. Cytochromes P450: A success story[J]. Genome Biol,2000,1(6):1-9.
[8] DOOSTDAR H, SHAPIRO J P, NIEDZ R, et al. A cytochrome P450 mediated naringenin 3′-hydroxylase from sweet orange cell cultures[J]. Plant and Cell Physiology,1995,36(1):69-77.
[9] INNIS M A, GELFAND D H, SNINSKY J J, et al. PCR Protocols: A Guide to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M]. UT, Salt Lake City: Academic Press,1990.
[10] 张伟伟,张衍梅,赵 刚,等. DOP-PCR阴性对照中的产物分析及引物浓度的优化[J].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6,52(2):220-224
[11] SAIKI R K. Th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PCR[A]. ERLICH H A. PCR Technology: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for DNA Amplification[M]. New York: Stockton Press,1989.